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教育渗透的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教育渗透的路径分析

王芳芳

浙江省乐清市丹霞路小学   325600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劳动教育观念滞后、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支撑、教学资源不丰富等问题。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教育渗透的路径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结合社会实践开展劳动教育,二是借助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三是借助具体课程进行劳动教育,四是通过项目化学习开展劳动教育。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工作。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

一、结合社会实践开展劳动教育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社会实践,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提升劳动意识。例如,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食堂里进行了“我来做一天的小厨师”的社会实践活动后,学生在食堂里亲身体验了厨师们的工作。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劳动意识,还培养了劳动技能。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劳动价值、理解劳动意义,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真正理解劳动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二、借助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

主题活动是一种有主题的活动,是指教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围绕这些活动进行探究和思考。主题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时,可以利用主题活动开展劳动教育。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注重发挥主题活动的作用,可以将相关的内容有机融合到一起,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种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学生去野外观察植物、体验种植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种植的乐趣。通过观察植物生长情况、体验种植过程,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还能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劳动对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三、借助具体课程进行劳动教育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而劳动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特点,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利用具体课程进行劳动教育。

首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设置劳动教育课,比如语文课可开展“种植”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数学课可开展“制作”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态度和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科学课可开展“种植”活动,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音乐课可开展“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比如在一年级开设生活自理能力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自理能力;二年级开设劳动技能课程,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三年级开设职业体验课程,让学生认识社会中各种职业,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四、通过项目化学习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需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因此,学生要能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来获得知识和能力。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习任务为驱动的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反思评价来实现知识的建构。

五、教师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工作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到评价等环节都要注重对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和劳动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要做好统筹规划和设计。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前要做好设计,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个人爱好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做好课堂组织与实施。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时要加强指导,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结束后,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及时反馈学生劳动成果,积极肯定学生劳动中的优点,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六、挖掘整合校内资源,丰富劳动教育的资源供给

劳动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资源。一是校内资源。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空间,如操场、教室等,开辟种植园地、养殖园地等,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利用校内资源,如学校的劳动技能比赛、技能大赛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劳动技能;可以利用学校的场地资源,如校史馆、图书馆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学校周边的农业基地、种植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也是非常好的劳动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场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进行劳动教育。

七、构建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校合作

(一)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自觉将劳动教育纳入家庭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学校要为家长提供培训机会,邀请专家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二)发挥家校联动作用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构建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家校沟通活动,为家长提供相关指导和服务。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活动中来,共同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工作。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的培养,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教孩子学会自理和独立。

八、结束语

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必须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并选择恰当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开发丰富多样的劳动课程资源,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融合劳动教育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实践探究[J]. 俞建蓉;杨建新.学周刊,2022(06)

[2] 谈劳动教育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合路径[J]. 樊小梅.教师,2021(18)

[3] 指向劳动教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刍议[J]. 翟爱勇.教师,2021(18)

[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整合策略[J]. 吴孙勤.智力,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