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塔钢塔支节段制作连续匹配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主塔钢塔支节段制作连续匹配施工技术研究

杨萌 ,王福平

中交(福州)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430014

摘要:本项目主塔为钢混双塔双索曲面结构,主塔节段通过焊接连接,节段为曲面结构增加了主塔节段制作的难度。钢塔支节段在厂内进行制作,运输至现场吊装组拼焊接。主塔塔支节段厂内通过在曲线胎架上对以制作的节段至少3+1的模式连续匹配建造,有效解决了曲面节段拼装焊接精度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塔支;预拼装;连续匹配

1 工程概况

漳州市芝山南路跨江桥梁及连接线工程(瑞京路-琥珀路)第二标段位于漳州市芗城区,起点位于姜园亭路-南江滨路交叉口,终点位于瑞京路-芝山南路交叉口,其中主桥(11#墩~14#墩)跨越九龙江,长300m,宽度36m,采用70+160+70m双塔双索面斜拉桥。
    主塔为水滴形主塔,反对称空间布置型式,主塔钢结构部分高62.069m(钢混结合面至塔顶),桥面以上塔高51.37m,横桥向宽36.5m,钢主塔由下而上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钢混结合段(8.37m)、钢塔段(53.7m)及钢横梁段(+18.08m标高处布置钢横梁)。主塔采用矩形截面,顺桥向宽度采用直线变化,由塔顶的3.0m宽增至钢塔底的4.876m。

2  钢梁节段连续匹配工艺研究

主塔节段划分,单个主塔钢塔节段共划分为A2~A15共26个节段,节段高度3.901~7.968m,其中钢混结合段4.469m~5.401m,上塔柱钢节段高度为4.58~7.968m,钢横梁高度3.249m~2.198m其中A3节段最重,约51.2t。两个主塔净重总重量约为1839t。

图2-1钢主塔主塔节段划分图

2.1 钢塔支节段制作精度控制工艺流程

为确保钢塔支节段拼装焊接时接口对接准确,在厂内钢塔支节段时进行连续匹配,若发现节段尺寸和线型出现精度不符时,可及时进行修正,避免现场搭支架改造调整,消除现场施工风险和确保生产进度。

来料检查→下料→板材零件划结构安装线→片体制作→基准板单元上胎定位→内部隔板单元装配→两侧外板单元装配→顶面板单元盖板→焊前尺寸精度检查、调整→节段焊接→支撑工装→质量精度检查、调整→模拟搭载→搭载精度测量→精度分析→切割余量→内部打剪力钉(剪力钉不影响箱梁内部焊接的情况下,可在板单元制作装焊)→涂装→装车

2.2 胎架设计与施工

本着保证质量、实用高效、安全可靠的原则,根据单元件及总装工序生产的实际需要,制造专用的工装设备。在制造前须对这些工装设备进行复查。制作胎架主要包括:板单元切割划线平台、板单元制造胎架、节段拼装胎架。

(1)节段厂内拼装阶段胎架需满足4个以上节段(3+1的模式)同时连续匹配制作,胎架长度不小于20m,宽度不小于6m;

图2.2-1 节段拼装胎架示意图

(2)胎架由胎架立柱、胎架横联、胎架纵联组成。

(3)在基础胎位划出基准板定位横向、纵向定位检验线(地样线),用于分段基准板上胎定位及检验。

(3)胎架区域布置地样线时需注意,第1、3、4轮节段的A10、A5、A15存在桥址调节余量,与其相邻的节段地面基准线随余量沿法线方向偏移,相邻节段的基准线间距需包含余量等额外因素,以实际节段位置布置地面定位检验线,并以此作为节段定位及检验依据之一。

第1轮节段检验线布置,受A10余量影响,总尺寸横桥向X偏移8mm,桥高度方向Z偏移49mm。

图2.2-2 第1轮节段检验线布置图

第3轮节段检验线布置,受A5余量影响,总尺寸单侧横桥向X偏移50mm,桥高度Z方向偏移5mm。

图2.2-3 3轮节段检验线布置图

第4轮节段检验线布置,受A15余量影响,总尺寸单侧横桥X向偏移43mm,桥高度方向Z偏移25mm。  

图2.2-4 4轮节段检验线布置图

(4)胎架横联上设置牙板来控制胎架线型,牙板线型数据以地样线为参考点进行布置;

(5)胎架精度报检合格后,上塔柱节段侧板上胎定位,侧板需与胎位牙板贴合。

图2.2-5 地样线布置示意图

(6)胎架完工后需进行厂内精度报检确认后,方可进行节段制作;

2.3 钢塔支节段连续安装精度匹配建造

2.3.1 制作流程

箱型梁制作主纵梁及箱型横梁为全焊接结构,单箱单室截面。主要由顶板单元、底板单元、腹板单元和隔板单元组成。

(1)检测来料:检查零件的编号、项目工号、材质、炉(批)号、外形尺寸、坡口等。

(2)面板上胎架:节段采用侧板为胎,在胎架上侧造。侧板上胎后依托地样线进行板单元上胎定位。将板单元件对合胎架定位线定位,并与胎架刚性固定。拆除面板上隔板位置胶带。

(3)组装隔板单元:吊装隔板单元,对合底板上的定位线。装配时严格控制割单元件的标高及垂直度,确保满足相关的精度要求。合格后采用CO2气保焊或手工电弧焊进行点焊固定。做好隔板临时支撑,防止倾倒。

(4)组装腹板单元:吊装腹板单元,对合底板与胎架上预先画好的定位线。装配时严格控制割单元件的标高及垂直度,确保满足相关的精度要求。合格后采用CO2气保焊或手工电弧焊进行点焊固定。

(5)焊接:在专用平台上进行焊接。主焊缝采用CO2气保焊打底,埋弧焊填充、盖面。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中要求焊接。

(6)组装顶板单元:吊装顶板单元,单元件对合地标点定位,确保满足相关的精度要求。
主焊缝采用CO2气保焊打底,埋弧焊填充、盖面。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中要求焊接。

主塔节段在厂内单独制作,完工报检合格进行涂装,节段上下环口合拢缝焊接区域不涂,桥址安装完工后补涂环口烧损部位和其它油漆破坏的位置。

精度控制措施

(1)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焊接热输入符合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

(2)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先焊接顶板、底板与腹板的焊缝;两侧的平角焊和仰角焊采用多人对称焊接;长度方向由中间向两端焊接。后焊接横隔板的焊缝;平角焊和仰角焊两人对称焊接,由中间向两端焊接;两侧立角焊两人对称焊接。

(3)钢塔节段制作需连续匹配建造,不少于3+1节。各相邻节段摆放间隙100mm,距离理论端口100mm处划对合线。检查两节段合拢口平整度和对合线距离,用全站仪模拟搭载并分析数据,根据分析数据切割余量(调节段不切)。    

2.3.2节段匹配建造

板单元完成后运至节段拼装区域,上胎进行节段匹配建造;节段上胎前,预先在胎架位置划出节段的定位线检验线,以此作为节段上胎定位的主要依据。定位线检验线布置时,需考虑每个节段实际间距,节段间存在余量的需在法线方向进行检验线偏移。

单个主塔26个节段分为4轮建造;其中第1轮分上下游各7个节段连续匹配建造:

图2.3-1主塔节段第1轮制作图

第1轮节段完工报检合格后,A13节段吊往第4轮胎架区域进行匹配建造,其余节段下胎进涂。

第2轮分上下游各4个节段,受节段运输高度限制(<3.8m),第2轮节段A2、A3、A6以板单元的形式与涂装后的A7节段一起运往桥址进行匹配建造:

图2.3-2主塔节段第2轮制作图

第3轮节段为A4、A5共3个横梁段,A5作为合拢段两端预留50mm余量;与A4匹配建造后不切除余量进涂,待A4桥址安装后,根据A4合拢端口精度对A5两端余量进行现场配切。

图2.3-3主塔节段第3轮制作图

第4轮节段为A13、A14、A15共5个节段,第1轮节段完工后A13节段吊往第4轮胎架区域进行匹配建造。也可视情况仅进行A14、A15三个节段连续匹配建造,但需在完工后对三个节段进行精度数据采集,与第1轮的A13节段精度数据进行模拟搭载分析,以确保节段精度的连续性。

图2.3-4主塔节段第4轮制作图

2.4现场施工情况

芝山大桥PM12、PM13主塔塔支节段于2019年12月18日开始厂内制作,2020年3月15日完成钢梁首节段验收,2020年7月8日,全部主塔塔支节段安装完成。
  因钢结构加工厂内制作钢梁节段采用了连续匹配技术,钢塔支节段在采用塔吊吊装安装时,均未出现接口不匹配等精度问题,有效降低了高空作业安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钢塔支节段安装效率。   

3结束语

芝山大桥主塔钢塔支施工中采用的厂内连续匹配施工技术,有效避免现场拼装可能出现的接口错台、接口和曲面板不匹配等精度问题。也避免现场高空修正工作,降低了钢塔支节段安装的安全风险,提高了现场安装的效率,对同类型主塔节段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20)人民交通出版社

[3]赵加亮,宋华伟.预制钢箱梁节段接口匹配工艺及接口环缝焊接变形的规律[J].钢结构,201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