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危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浅谈危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创新

周维升

新疆中泰化学托克逊能化有限公司  新疆吐鲁番市838100

摘要:近几年,随着化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因危化品储存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明显增多,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国家明确要求化工企业必须针对危化品执行规范化的存储安全管理,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在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减少对人民群众、社会的影响,实现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引言

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均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近几年,随着化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因危化品储存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明显增多,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国家明确要求化工企业必须针对危化品执行规范化的存储安全管理,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在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减少对人民群众、社会的影响,实现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要点分析

1.1以人为本理念是核心

企业安全管理成效深受企业管理者以及广大员工安全意识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整个企业的员工都需要深刻认识到企业安全管理和自身利益实现的关联,在思想层面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全身心地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模式需要得到内部所有成员的认可,这些成员包含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企业基层员工,这些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以及实践操作密切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成效。企业安全管理的前提是全体人员的参与,特别是要密切关注一线员工的意见,这些员工长期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更多别人所不具备的经验,其能够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与意见。

1.2遵循系统性的发展原则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企业生产管理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企业经营所拥有的物质条件、企业生产活动所在环境。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子系统密切关联,子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可以采取系统优化的方法进行解决。

2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中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缺乏

就目前来说,我国多数化工企业在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储存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很多企业也构建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却不够细化,许多制度规范并不明确,比如在突发事件处理时,处理机制有明显缺失。其二,安全管理制度未能有效执行,从而产生诸多安全管理问题。

2.2管理体系融合不佳

(1)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以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对照标准不断完善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实现持续改进的过程。但实际上,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往往与现有管理制度和双重预防机制衔接不够,部分制度仅停留在纸面,落实不力,存在为达标而生搬硬套、或未结合企业生产管理需求进行融合的普遍现象。(2)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运行主要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要求执行,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持续推进,没有及时获取和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政府文件,部分企业对法律、法规、标准的学习和应用不够深入,未能将法规、标准条款转化为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落实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

2.3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管理不到位

管理人员危化品安全管理意识缺乏,专业能力不足是目前许多化工企业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未能准确掌握危化品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导致其在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对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等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此外,化工企业虽然也配置了安全管理设施,但由于管理人员未掌握相关设施的使用知识及技能,导致无法利用相关设施进行安全事故预防,也无法在事故发生后利用设施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使得危害不断扩大,产生重大损失。

3安全生产标准化改进建议

3.1细化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管理系统更全面

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细化,是确保化工企业对危化品进行有效管理的根本保障,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依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企业的现实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持续优化与细化,制定一套全面性、科学性的危化品安全管理系统,于企业内部专门构建危化品监管部门,并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监管部门的责任、权利进行明确划分,保障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马上对应到负责人,以便及时针对事故开展应急管理与处置。同时还要依据企业的具体对监管条例、内容以及绩效考核机制等进行完善,通过科学、完善的监管与考核机制,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将监督、考核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危化品存储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2推进管理体系融合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生产管理需求、安全生产信息化等其他方面的有效融合。在辨识和吸收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生产管理的特点,优化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有效融合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双重预防机制落地需求和生产管理需求,突破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达标瓶颈,在管理、现场、操作3个维度上实现立体的、真实的安全标准化。

3.3提高企业全员安全素质

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要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化,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生理、技术素质,这就要求中小型危化品企业必须注重培训和宣传教育。新《安全生产法》要求,企业应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增强安全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安全教育培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力提高培训的实效。同时,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创新培训载体,多渠道、多方位地促进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大力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普及新《安全生产法》及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强化风险管理思想,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培训学习。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其认识到安全管理与每一位员工都息息相关,而不仅仅是安全管理者的责任;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使得每位员工都具备安全管理基本能力。

3.4完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坚持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根据新《安全生产法》,中小型危化品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完善综合应急预案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专项预案和各岗位现场处置方案三级应急预案体系。企业预案应与周边企业、工业园区、地方政府预案相衔接,预案评审通过后按照规定到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与地方政府形成应急联动机制,提高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科学的预防预警、应急值守、信息报告和现场处置等应急工作程序,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动态管理,定期核查并及时补充更新。

结束语

理念引领制度,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上升为文化。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灵魂,是企业效益之道,是员工幸福之源。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情况和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亲身经历,着重介绍了推动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及要点,实践证明,这些工作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有益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冯建柱.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应把握的10项要点[J].劳动保护,2022,70(10):62-64.

[2]吴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2,27(3):3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