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化理念在中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人本化理念在中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夏秀艳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摘要:中职学校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中职学校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班主任担负着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教育管理责任。因此,只有坚持以生为本,重视解决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为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管理;以生为本

引言

教育管理作为中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开展教育管理需立足于科学理念和原则,以组织和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综合素养,提升中职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人本化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治为核心,重视教育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各类人员,使中职师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对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但伴随中职教育不断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凸显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探究人本化的教育管理发展路径具有必然性。

一、当前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模式陈旧

部分中职仍沿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即由教育管理工作者主导,按照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划部署执行,广大师生则处于被动化地位。在此过程中,以规章制度实施教育管理,忽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选择的教育管理方法难以契合学生特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不足,影响中职教育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学生自我管理不足

中职生源质量相对偏低,相比普通高校学生而言,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相对落后,加之中职学习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相对不足,使诸多学生难以把控自身优缺点,对行为习惯的约束度不足,体现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不足。由于当前中职教育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学生难以正确认知自身的不良行为,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评价,对未来发展职业生涯缺少规划。这些由于自我管理不足而引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学生甚至抱着混日子的思想,影响中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削弱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性。

二、人本化理念在中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管理理念,改进课程管理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亦是中职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中职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人才的成长与未来发展。当前中职教育管理秉持传统思想理念,以官僚制的集权管理理念为主导,致使教育管理工作行政色彩十分鲜明,教师是整个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难以真正贯彻落实以人文本。在人本化理念的指导下,中职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创新传统教育管理思想,以课程管理作为重点内容,结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对中职专业设置予以调整,打造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专业构成体系。与此同时,改变课程结构,增强学生课程自主选择权,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时间,解决以往课程教学的诸多问题。总而言之,人本化理念在中职教育管理应用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和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打造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为中职教科研人员提供参与教育管理的机会,营造尊重人的教育管理氛围,切实增强中职人本化教育管理的成效。

(二)完善管理模式,增强管理效率

中职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开展人本化管理过程中,需明确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积极性是根本目标。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是人,虽然面向的管理对象具有显著差异性,但在选择教育管理方法、手段和模式的过程中,应始终以人这一因素为基点。在教师管理方面,由于传统教师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与中职教育发展需求难以契合,因此,基于新形势背景下,中职需正确认知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遵循人本化理念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主体职责和权限,维护教师的基本权益。与此同时,根据中职教师的职业特点,定期开展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广大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亦尤为重要,中职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尊重教师职业和人格,帮助教师解决各类问题,使教师全身心开展教科研工作。在学生管理方面,中职教育管理工作者应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新型教育管理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当代学生作为伴随网络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学生对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加强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交流,打造以个体为单元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中职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以及一些短视频APP等平台,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人本化管理理念,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提升中职教育管理效率和质量。

(三)发展学生为本,实施人性管理

在中职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由于行政管理色彩过于浓厚,导致管理工作僵硬化、强制性,对学生人文关怀相对不足,大部分教师在班级与学生管理过程中,均是按照教育管理规章制度,以行政管理方法命令学生、规范学生言行,导致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十分被动。可见中职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有违人本化理念,且影响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情谊,降低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因此,基于人本化理念背景下,开展中职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诉求,始终坚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人性化管理。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为学生赋予提出质疑、提出问题的机会,增强课堂中的探讨交流,运用多媒体、合作学习、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再如,开展学籍学分管理过程中,应按照终身职业教育理念基本要求,针对学习生涯中停学创业、工作的学生提供大力支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兴趣,选择多门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维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过程中,加强社会调查与研究,明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备技能与素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管理工作,调动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自我管理,拓展社会实践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当前社会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大缺口,自我管理能力是复合型人才的必备素养。基于人本化理念下,开展中职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将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为目标,探索中职教育管理工作新方法和新路径。在培育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应从学习和思想管理两个维度着手。以方便,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中职教师应不断革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主观性与创作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塑造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在开展教学评价过程中,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质疑精神、进步情况,从多维度开展考核评价工作,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时代发展与进步,人本化理念运用于中职教育管理工作,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中职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主阵地,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应深入解读人本化理念的内涵,转变中职教育管理的思想理念和模式,切实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质量,服务中职高质量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耿冰“.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2]凌万里.坚持以生为本,增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5(9):26

[3]王柳.谈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融入与应用[J].才智,201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