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代颖

(辽东学院朝韩学院 辽宁丹东118003)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中日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作为人才转移的主要来源,高校也开始肩负起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日语人才的重任,高校日语专业也在逐步发展。随着国家加强日语人才培养,高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本文分析了日本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日本文化的引进和日本复合型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提高日本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日语复合型人才;日本文化;文化导入;人才培养

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日之间的贸易日益频繁,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当代中国的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单一的日语人才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日语人才时,不仅要求具备较强的日语能力,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如何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方面,措施主要集中在改变传统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

一、日语复合型人才的含义

近年来,高校大力探索培养复合型日本人才的新模式。日本复合型人才是指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能将渊博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运用到工作中,能将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内部知识结构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二、日本文化导入在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是传统语言教学的基础。掌握它们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各种外语。这五种技能在日语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文化差异会导致学生在使用这些词汇和语法时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更好地学习语言和文化可以避免这些差异的影响,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使用传统词汇和语法,提高日语学习的有效性。各国的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而语言作为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三、“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措施

3.1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复合型人才岗位“专业”要求高,技术难度高。日语专业学生只有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其他技能,才能适应当今企业的需求。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同时,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掌握各项技能。比如可以开设多门类、专业化强的选修课,或者进行双学位建设。

3.2创新培养方法

一个好的教学团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对日语专业实行定向教学,每个方向都有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但专业方向仍然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培养多样化学生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可以重点培养相关领域的“双师”教师。以“日语+金融”教师为例,除了保证教师具备基本的日语语言技能和翻译技能外,还需要丰富他们的金融知识和技能。例如,定期提供金融知识培训,帮助他们了解金融领域专业词汇的翻译方法,掌握SAP、金蝶、用友等金融系统的基本用法。加强对其他专业知识的理解后,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更深入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更好地把握“日语+金融”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帮助学生将日语知识与金融知识进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跨学科障碍。此外,根据上述调查,很多职位都有明确的专业要求。在当前的背景下,一些高校的四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专业相对单一,就业限制较大。因此,可以采用创新的学生培养方法来培养双学位人才。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外语专业实行5年教学法——前四年学习本专业语言,第五年学习英语,毕业时获得双学位证书。这可以作为制定培训计划的参考,为他们提供额外的专业选择,突破岗位的专业约束,更好地满足当代企业的需求。

3.3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针对目前教学模式单一、人才语言水平不高的问题,高校可以积极尝试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互动,以提高人才的语言水平。在听说方面,可根据企业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将企业所需的专业术语和技能融入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活动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给学生分配话题,让学生自由交流,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播放日本工作场所的影视片段进行角色扮演或配音练习,提高口语水平和学习日语的兴趣。在写作方面,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学校可以设置写作任务,如每周模拟商务邮件写作,积累不同场景下的写作格式和日语问候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日语教科书改革”和“教师专业素质”等方方面面。日本文化的传入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将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日语教学中,是日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深化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吕模,张燕军.日语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与教师自我发展途径探究——评《日语教师课堂教学与自我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05):2.

[2]黄宝珍.2000-2021年国内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02):37-39.

[3]董丽丽.高校日语教材出版模式改革探究[J].采写编,2022(02):136-137.

[4]郑倩.从“文化自信”角度谈二外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3):102-103+122.

[5]孙梦鲁,陈芷悦,熊钰雨,窦硕华.基于企业需求的“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03):170-172+182.

[6]阴瑞.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日语课程创新教育探索——评《新文科视角下的高校日语专业建设个案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3):249.

[7]洪洁.邮电类高校公共日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2,8(04):84-88.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04.021.

[8]蒲玮璐.日语阅读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02):244-248.

[9]张雪梅.文化自信下将中国文化导入日语教学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4):116-117.

个人简介:

代颖,女,籍贯:河南省信阳,学历:本科,就读于辽东学院朝韩学院B2005日语专业,学号:0313420020,研究方向: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