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董磊

无锡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05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更是高校学生党员党建工作的重要资源。无锡市红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本文将结合无锡地方特色,探究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党建;恩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凝结了党的优良作风,为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具有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i]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乎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如何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用红色文化滋养时代新人,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作为工商名城市、太湖之光的无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党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的地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无锡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光辉事迹,留下一段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能够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建教育的提升提供具体、丰富、有效的育人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有着不同的形态,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纪念场所、红色文化物质产品,如无锡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荡口古镇等;精神红色文化资源是指革命先烈带领中国人民克服种种磨难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如锡商精神、梅花精神等,又如无锡籍音乐家王莘创作《歌唱祖国》背后展现的巨大精神财富资源兼是精神类的红色文化资源。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合红色资源的重要性

1.丰富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红色文化资源蕴藏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拼搏品质,与高校学生党建密切关联,不可分割。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大多采用理论知识学习、课堂教学讲授的方式,党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存在枯燥性,无法生动有趣地传达理论知识。红色文化资源则大大改变了这一局面,有效拓展了党建的工作方式,提供教育工作直观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党史的热情。无锡市红色文化资源场景丰富,纪念馆、红色教育、名人故居都能够成为思政课教学的第二课堂。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的方式,从不同视角感悟历史,激励和鞭策年轻人不断探索、奋斗前行。

2.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正是这种爱国精神,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抵御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提升党建工作的教育力。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爱国故事、革命英烈事迹就是爱国主义情怀最真切的体现,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是对学生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宝贵的文化资源之一。

3.助推高校党建的内涵式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以红色教育为助力,激励、引导学生成才,积极培育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进的必修课。”[ii]无锡本地的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极强,思想价值引领的深刻性也较强,除了能够提供深邃的理论养分之外,更能真正的助推高校党建工作的内涵式发展。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究

(一)汇聚红色能量,注重党建内容整合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所蕴含的文化教育价值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思想内容和价值意义上的高度统一性,是高校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思想教育的优质资源。[iii]首先要组建专业化的红色教师队伍,整合无锡本地红色资源,结合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手段,在第一课堂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可编纂地方红色文化课程,再加入观看红色故事、参观革命圣地、探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形式的党建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真正地让红色文化精神入心入脑。

(二)依托红色资源,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可以为高校发展创造文化氛围,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文化土壤。

加快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要重视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好党团日活动和文艺活动,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同感。高校要发挥学生组织组织在引领、团结大学生方面的作用,依托校学生会、社团形成独具特色的以红色为主题的党团组织,以党建带团建,定期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帮助同学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同时,结合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特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例如马克思学院可邀请党建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举办有关红色文化的学术讲座,丰富学生红色知识理论体系;传媒与艺术学院可积极与无锡本地红色景点联合,组织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活动,形成“地区-学校共建”的红色文化建设格局,进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形成特色鲜明的红色校园文化。

(三)促进形式创新,推动红色文化传播。

高校党建的融合发展要促进形式创新,实现现代式的融入方式,充分利用校园媒体的宣传,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育人作用,策划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节目,利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精确地对版块内容加以渲染,图文并茂,在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无锡红色景点,打造校园红色文化景观,建设红色资源库,营造良好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学生能够更形象、更真实地去感受红色历史、接受红色历史,进而认同红色历史。

四、结语

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在红色资源与高校的党建工作融合开展的过程中,要深入和挖掘红色资源的优势,整合红色资源,营造红色校园文化,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真正将红色资源中的精神内涵和高效的党建工作核心进行融合,提升高校学生的觉悟和思想水平,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优秀的高校人才。


[i] 石韶霞.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中的运用研究[A].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20):39

[ii] 张雪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7):248-249

[iii] 宋红雪.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建路径探究——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J].经验交流,2023(402):108-109

董磊(1994.7.-)汉族江苏常州硕士助教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