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治理中水生态系统的生态适应性分析及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河流治理中水生态系统的生态适应性分析及优化

周超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在水生态系统中,河流占据着主体地位,近年来频繁出现河流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现象,逐渐缩小了河流的过流断面和流域面积,严重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难以发挥河流的防洪排涝能力,对水利事业的持续性发展产生了阻碍,因此必须要做好小河流生态治理工作。探讨河流生态治理的基本内涵,明确河流生态治理的关键性技术,以期促进河流生态治理工作的发展,全面提升河流的治理水平。

关键词:河流治理;水生态系统;生态适应性分析;优化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河流国家,河流管理对我国生态平衡以及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河流生态管理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河流区域的许多生态问题都得以改善。但是从目前河流管理现状来看,河流生态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河流生态健康的河流管理,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1我国流域管理现状

流域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系统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对全球环境变化有着重要作用。水资源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为了阐述生态系统的机理,1985年以后,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被应用于生态系统的计算及模拟中,我国也把流域系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流域管理框架,即围绕流域综合规划,综合考虑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基本框架。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表水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流域的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深受重视。流域综合规划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更加印证了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要使水污染总量降低,必须从战略层面重视流域水环境管理。目前我国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方面仍有一些尚未攻克的难题,如水环境功能分区问题、控制指标的选取等。伴随着国家对保护生态系统的呼吁,人们不再以人类需求作为标准,更加考虑生物以及生态系统对环境的需求。传统的流域管理目标以开发治理为核心,现已转变为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优化配置、生态优先和效益最大化的治理目标。但是在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改进。

2河流治理中水生态系统的生态适应性分析及优化

2.1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在下一个项目之后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事情。一是解决河流污染问题,清理烂摊子,落实好垃圾管理政策,呼吁公众保持河流清洁,同时修建排水沟和排水井,增加鼓励开花、种草。或加强河道屏障,可通过改变围墙架设方式进行改造,改善交通流量,减少施工场地,此外,还需清理河道内积土,去除弯曲曲线。以及由于地震或河流影响而导致的河流中的其他障碍物。建设节水工程,精心筑坝,升级加固河道大坝,做好防汛准备,设置警戒线。在开展节水工作时,重点应该是在农田周围建立栖息地,以尽量减少破坏。

2.2河岸生态护脚、护坡技术

利用植物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支护河道坡脚的方式就是河流生态护脚护坡技术,其能够形成完善的河岸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护岸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护岸技术来说,河岸生态护岸技术可以增添河岸的自然气息,紧密融合周围的景观,使两者协调。河岸生态护脚护坡技术的实用性较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该技术的重要价值。工程案例中为减轻内源污染,除了实施清淤措施外,河道、湿地等可因地制宜地种植水生植物、放置生态浮床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改善河道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生物与植物物种应尽量选择本地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入侵。

2.3合理布置堤防线及距离

堤线既要适应河流的走向,又要与洪水流向平行,这就需要设计单位设计合理的堤线,提高河流的抗洪能力。它必须在相邻的大块部分之间保持稳定,并记住不要有尖锐的弯曲或断裂的部分。在布置堤防线时,要认真监控,少占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一方面可以减少冲突,另一方面有利于防汛抢险的开展。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路堤和地形,尽量选择地址稳定的区域。如果散装线位于海滩上,则应加宽其宽度。为了提高体线的精度,设计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分析和论证来进行严格的计算工作。河流的种类很多,有海峡型、直流型、杂流型等。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计算结果进行选型,以提高河段的稳定性。堤坝的距离也是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需要设计单位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准确的计算。首先,设计单位必须根据峰值流量确定稳态河流的宽度,堤坝的距离必须至少是河流宽度的1.5倍。其次,设计方必须掌握场地条件,包括地质地貌条件和水文条件,从开发角度确定最终方案。例如,如果河段有建筑物或山头,则应适当增加与堤防的距离,通过精确的设计可以缓解洪水压力。

2.4加强水环境治理,推进水生态修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企业的大量兴起,水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对流域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对流域水环境进行治理,是为了保障河流环境健康及改善自然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热点话题,特别是流域地表水体的污染。污染物会通过各种方式以各种形式进入流域地表水体中,因此未来的流域生态管理要从单纯污染治理向生态系统管理转变。现阶段,除了要保护水环境外,也要重视水生态修复。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进入新的时代,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加强生态系统的治理及修复,因地制宜,针对实际情况设计治理方案,在加强治理力度的同时要注重治理品质的提升,进而提升水生态修复效果。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系统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反馈,但目前对这种相互作用尚未形成准确的评价体系,因此难以准确分析这种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因此需要建立流域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变化,及时分析问题并妥善解决。此外,优化升级监测站点和断面布局等,建设集高覆盖性、高准确性与权威性为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系统开展科学监测和综合性评价提供数据和支持。

结语

对于河流来说,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生态治理模式。河流生态治理需要准确把握好生态治理的基本内涵,在确保河流防洪能力达到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做好河流自然条件的利用,对河流生态环境加以改善,使河流的各项功能能够及时恢复,全面发挥河流的各项效益,积极促进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9(13):274-275.

[2]王如春.中小河流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以长江流域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19,16(01):37-39+43.

[3]彭滨海,曾艳艳.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8,46(12):80.

[4]胡立春,薛文豪,安慧琳.我国中小河流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吉林水利,2019(11):42-46.

[5]王越,丁艳荣,徐建华.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J].中国水利,2019(06):42-44.

[6]黄河,秦根泉,周天鸿,等.生态治河理念及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技术应用探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2,17(12):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