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背景下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协同理论背景下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

刘敬知

宜章县审计事务中心 湖南 宜章424200

摘要:针对政府部门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是其项目审计的重要发展方向。传统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一般是采用事后审计的方式,但是在后续出现问题时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整改。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投资项目不断的增多。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切实履行对投资审计的监管职能,使投资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转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型。

关键词:协同理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

跟踪审计具有监督、预防、控制等作用,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不仅能够充分的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也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工程的质量,防止工程领域出现腐败的问题。目前要不断的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构建监督机制,对审计的评估指标进行一定的设计,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审计的效果,这是改变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失范、提高管理绩效的必然趋势。

1.协同理论概述

跟踪审计主导的协同理论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跟踪审计主导的协同理论运行机制,是指的是相关主体(公众、政府、审计等)、相关对象和要素(如质量、进度、造价、资源)等在协同创新中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方式、功能、程序及运行的原理等。在其领导的协同审计中,追踪审计的职责包括:事件的发生、合作流程与规则的制定、合作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冲突的协调。

利益相关方理论指的是,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他们对项目建设负有相关的责任,并承担了相应的义务,或者他们的利益会因为建设项目的实施或完成而受到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他们与审计监督行为存在着互动关系或利益关系的个人、部门、组织或相关群体。在我国,政府投资工程的审计主体主要有四个层次,分别是:社会公众、政府管理、核心机构和审计监督。

跟踪审计主导的协同理论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跟踪审计主导的协同理论运行机制,是指的是相关主体(公众、政府、审计等)、相关对象和要素(如质量、进度、造价、资源)等在协同创新中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方式、功能、程序及运行的原理等。在其领导的协同审计中,追踪审计的职责包括:事件的发生、合作流程与规则的制定、合作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冲突的协调。

2.协同审计的必要性

在我国,伴随着民生工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和社会公共事务已经从传统的行政垂直对象,逐渐转变成了社会公共参与的对象。在新常态下,人们参与政府治理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以及由于单位制社会管理体系瓦解而造成的社会管理的空位和缺位,这些都需要建立并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模式。当前,对重大政策的跟踪审计是党和国家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新的职责,是扩大投资、促转型、惠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为党委政府服务、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载体,要在新常态审计的要求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在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深度、审计方式等方面都在持续地扩展着。但是,当前,我国的各级审计机构的整体素质都很参差不齐,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也比较少,审计人员当前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等都与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对国家审计业务的开展,可能会产生一些潜在的审计风险。从国家审计治理的视角来看,要通过创新审计管理、采用新型审计技术方法等方式,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改进,加强审计实力,并与社会中介机构、外部审计专家等进行合作,利用外部力量,防止此类审计风险的发生,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合作审计的“免疫”作用来实现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控制,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来说,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手段。

3.协同理论下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的特点

3.1注重利益的均衡性

以工程效益为中心的工程建设,其本质是从单一的或局部的角度着眼于整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只有如此,才能使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和利用,从而达到整个工程的总体目标。

3.2注重利益双方的协同效应

过去,政府投资项目往往只关注各方的独立运营,忽略各方的合作,甚至在一些体制框架内还鼓励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必然会造成利益相关者不能达到总体大于局部的协同作用。通过采用审计模式和相应的审计体系和措施,改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地位、协作关系和整体运行模式,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向有序、可控的转变,从而达到利益相关者的协同作用。

3.3促使系统实现有序状态转化

政府投资项目体系的有序进化,是指当一个系统在不平衡的条件下,不断地与外界的资源、信息等交互作用下,由随机波动引起的系统进入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审计可以使政府投资项目的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协调、沟通、交流,尤其是通过审计报告、公告等媒体的功能,在推动政府投资项目体系的演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4产生自组织效应

协同治理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审计模型不能仅仅依靠官方制度、行政指令、契约协议等手段来形成协同作用和治理秩序,而应该建立在内部协同组织、外部治理的监控、社会公共和市场机制的监督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项目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实现自我组织的效果。

4.协同理论下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的目标与结构

政府投资项目协调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的协调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的协调管理审计与项目的目的是相符合的。政府投资项目是多层次委托-代理体系中一系列责任与权力的结合体,其整体的目的在于使项目的价值得以实现。该总体目标是指基本受托人,也就是社会大众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终极期望。在合理、有效的责任体系安排与治理机制协调、高效运作的基础上,它又是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目的的总称。本文所提出的“审计”是指由社会大众对政府投资活动进行的政府审计,而“审计”则是以受托人的财务责任为基础,其目的必然与公众的期望相一致。

政府投资项目协调治理审计体系,是指以审计目的为指导,对各利益相关者在工程项目中的责任与权力配置进行监控与规范,从而保证各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在工程决策阶段,从进度维度来看,主要是做好工程建议书、做好可行性分析;在工程实施阶段,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签订,施工实施;在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主要进行了工程的竣工和后期的评价。相应地,在政府投资项目的不同阶段,协同治理审计的着力点也不尽相同:在项目决策阶段,它是对政府监管层次上的利害关系人进行监督和协调;在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监督,在工程完工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对各方的利益和义务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验证,并将审计的结果及时公布给社会大众。

5.协同理论下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的审计内容及有效性

对于政府的投资项目来说,其主要涉及到的审计内容包括审计的范围,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审计的重点以及难点。协同治理审计主要指的是与政府的投资项目有一定联系的利益相关方,主要包括项目的业主以及设计与施工的单位等,在项目展开的过程当中,所做的与项目相关的行为以及该行为最终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效果。审计的重点按照不同阶段的施工进程可以分为决策阶段的重点,实施过程的重点以及竣工阶段的重点。而按照事项来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对于审计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批复,现场的勘察情况,设计的情况,招投标过程的情况,隐蔽工程的验收情况,工程变更的情况,工程的成本控制情况以及收支情况,工程结算结果是否准确,财务结算的是否合法等。如果按照相关的利益方来进行划分,主要包括重点的审计勘察单位是否按照合同的规定承担起了对应的义务,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范来完成现场勘察以及工程设计的工作;审计监理单位是否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来履行自我的责任;项目业主是否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定,对竣工财务的决算情况进行合理的编制,特别是要注意造价以及财务方面的决算是否准确。

政府投资项目的生命周期长,涉及面广,在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实时的信息与资源交流。政府投资项目是一个具有高度特殊性的复杂系统工程。这对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协同治理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方式,它在理论上与企业合作管理理论相吻合,其自身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以项目的利益为中心,以项目的总体目标为中心,兼顾各方的利益平衡,促进各方的协调和有效地完成工作,并对项目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布审计信息,以审计数据为基础的评估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6.结语

总之,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既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又能保证投资项目作为社会公益产品的质量,又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避免投资项目的实际效果和投资目的的偏差,具有监督、预防、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参考文献

[1]时现.公私合伙(PPP)模式下国家建设项目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3):87-88.

[2]邓晓梅,黄晞烨,崔晶晶.论工程项目廉洁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4(3):5-10.

[3]李以所.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经济性研究--基于德国经验的分析[J].兰州学刊,2012(6):146-154.

[4]李冬.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12(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