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现场“反三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关于施工现场“反三违”

高龙, 苏宁, 王聿根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建筑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在施工时,极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为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造成极大危害。施工现场之所以会出现安全事故,通常与“三违”现象有关。鉴于此,相关单位要重视在施工现场进行反“三违”管理,进而全面提高施工安全性。文章结合施工现场三违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以期切实强化现场施工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反“三违”;施工现场;策略;方法;建议

引言: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反“三违”活动,使项目管理人员对“三违”的危害认识更加深刻,安全教育培训更有针对性,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更加到位,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通过反“三违”活动,保证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管控,持续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力度,增强施工人员对“三违”危害性产生全新的认知,在思想观念上意识到反“三违”管理的价值,并从根源上杜绝出现“三违”现象。为此,施工单位要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底,责任到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从源头做好“三违”管控工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一、施工现场“三违”概述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违章指挥是指在违反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情况下,组织指挥员工和工作人员的作业行为。违章作业是指工人在工作场所内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或制度的作业行为,违反劳动纪律是指职工违反本单位的劳动纪律。“三违”是施工企业最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三违”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不仅危害企业、国家,还危害个人和家庭,对正常生产、职工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对“三违”现象和行为绝不能容忍、漠视,要从自己做起,坚决打击“三违”。

二、造成“三违”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安全观念

从施工安全事故的角度来看,尽管造成事故都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不足引起。建筑工地作业环境中,工人素质一般较低,技术水平较低,安全意识不高,各工序间的工作互相影响较大。同时,存在着环境恶劣,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无论是管理者或一般操作人员,在观念上都未树立全意识,未正确地理解安全与生产、效益的关系,没有认识到违章与事故的关系,也未充分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后果。

(二)缺乏有效安保管理

从法律、法规到企业规章制度一层层要求进行进行保护,但一旦落实起来,就会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安全管理执行不力。任何一项安全管理体系的执行,都离不开执行力的支持。工作中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经常违规的现象,管理人员贪图省事、怕麻烦及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对“三违”现象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达不到预期的反“三违”管理效果。

二、施工现场反“三违”策略

(一)加强反“三违”教育,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加强反“三违”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真正做到“我会安全”。一是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全员管安全,人人管安全,二是加强安全教育,要在原有安全观念基础上,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教育。运用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教育、专项安全教育等教育形式,把安全教育的内容讲细做活。从理论到实践,运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工人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三是按照“一人违反,全班组受教育”的原则,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连带着全体班组和分包单位相关责任人等措施,消除多人对一人的安全教育管理,实现反“三违”激励联合管理教育,真正做到安全教育。四是建立职工“三违”档案,一次违反全班组的纪律处分、二次违章罚款、三次违规驱逐离场。

如何提升安全项目质效: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制度落实、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投入制度明确,满足施工安全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利用中建智慧安全平台结合今日水印相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

(三)完善反“三违”体系,强化安全监督执法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建立和健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能有效地解决安全管理不仅仅只是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而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1]。如果实行全过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以及对管理者的监督能力的放松,在工程管理中就会产生安全管理漏洞,从而酿成安全生产事故。企业根据反“三违”工作要求,制订安全、环境保护目标及计划,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并在企业领导带领下进行考核、优化和完善相关工作,即可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严格有效地执行反“三违”工作,在执行中一视同仁。在施工现场,一切都要有规则,要有记录、要有责任,更要有监督。一是要加强建设工程工地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企业的主体责任,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督,逐步完善监督制度措施,严格执行“三违”的安全管理规定,明确项目各部门、各劳务分包单位的责任,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落实安全监督管理职责,避免职责不清和扯皮。二是要完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定领导带班的安全工作时间表,明确当天的安全监督责任人,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防止“三违”现象,规范和教育职工的安全行为。

(四)树立反“三违”意识,明确现场施工责任

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还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以及事故隐患立即消除制度,分包(协作)队伍安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等等。

项目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危险预防分析,从而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隐患,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性较大的项目要制定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如高边坡、深基坑、悬空作业、竖井斜井、大件吊装、爆破作业、大洞室开挖等等。措施经过审批后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方式应用培训或用书面形式向施工层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操作方法、安全预防措施等有针对性的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提高安全保护意识,同时要履行签字手续。

(五)强化反“三违”人员管理,提升现场施工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人在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切工程都是由人来组织物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纪律严明的建筑团队,才能使高品质的工程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如何把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工人结合在一起,形成“亲卫队”,已成为反“三违”管理者关注的重点。首先,要创造共同发展的环境,既要明确责任,又要有亲和力,使全体职员都意识到自己是现场施工的一份子。其次,要明确施工团队的管理制度,各个岗位的责任,权力清晰,执行命令。一支训练有素的施工队伍,在面临工期紧迫、技术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必须坚决服从上级的指示,在必须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最后,在特定条件下,运用经济杠杆方法,进而收获出其不意的效果[2]

结束语:综上所述,“三违”是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而反“三违”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工作。在反“三违”工作进行时,必须将反“三违”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进而消除“三违”,消除不安全事故,营造一种人人都懂安全、事事都要讲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现场施工现场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01):121-123.

[2]王晓彬.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治理策略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2,36(06):181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