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究

刘欣欣

齐河恒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1100

摘要:与房屋建筑等土木工程相比,公路工程拥有更为复杂的外界因素和施工环境,也拥有更高的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路面作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施工项目,其施工质量情况与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和安全性存在密切的联系,相关人员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下面本文就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 公路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

1.1 原材料质量较差,混凝土强度不足

主要存在以下表现:一是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品种类型选择水泥、粉煤灰等胶凝材料,粗细集料含泥量超标、集配不良,材料计量不精确导致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拌和设备及拌和时间不满足要求导致和易性差等因素将大大降低混凝土强度,包括商品混凝土也存在类似问题;二是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未进行连续搅拌或搅拌速度时间不满足要求,造成混凝土运输途中发生离析、失水。当使用拥有偏大水灰比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时,会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同时也会降低强度。在拥有较大水灰比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自身的性能。当使用拥有偏小水灰比的混凝土进行施工时,会导致施工难度提升,致使混凝土很难被振捣密实,同样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通常现场为方便浇筑,作业人员擅自向混凝土罐中加水(减水剂)以增大混凝土坍落度,从而改变混凝土水胶比,从而影响混凝土强度。

1.2工序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施工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常见问题:一是没有合理控制基层标高,致使超出设计文件要求的顶面高程,继而导致混凝土面层厚度不足,加之前述混凝土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和温度作用下将产生强度裂缝;二是路基、基层等工序施工质量不达标,路面施工后可能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陷、基层开裂等问题或在路面施工前基础已出现裂缝病害但未及时有效处理,在行车荷载和水、温度的作用下,基础产生塑性变形、膨胀变形,形成裂缝反射,最终导致各种形式的开裂;三是浇筑混凝土前,往往忽略对木模板及基层(垫层)表面进行润湿,从而吸收混凝土中的大量水分。摊铺浇筑过程中,存在拖拉振捣棒驱赶混凝土促使其流动,造成混凝土发生离析。过程中,未沿横断面连续振捣密实,振捣棒使用不规范,板底、内部及边角处可能存在欠振或漏振。失水、离析、不密实将导致混凝土存在薄弱环节及强度不足的问题,从而使路面出现裂缝。四是混凝土面板纵横缝设置不合理,纵横缝拉杆、横向缩缝传力杆安装流于形式,细部结构未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精细施工,致使其不能充分发挥传力作用,导致面板受力不均而开裂。混凝土连续浇筑长度过长,面板横向切缝不及时,由于温缩和干缩发生断裂。切缝机具不适用、切缝深度过浅,导致路面应力未完全释放,在临近缩缝处产生新的收缩缝。

1.3 路面缺陷治理措施欠完善,后期维护管养不到位

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纵横缝、龟裂处等薄弱部位处理也极易被忽视,常见的有问题有:清缝灌缝不规范不标准,流于形式。填缝材料性能不满足要求,易老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灌缝养护期间未封闭交通。路面出现缺陷病害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修复而导致质量问题逐渐扩大。公路建成通车后,常常出现重车、超重车上路,超载现象较严重,路面设计承受荷载远不能满足超载重车通行,严重威胁混凝土面板整体质量,势必出现错台、坑洞、开裂、断板等问题,若不及时制止控制超载超重车辆通行,未及时采取修复治理措施,道路将持续破坏,路况愈来愈差直至失去使用功能。

2 加强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措施

2.1 加强前期准备工作

完善及加强前期准备工作,则后期任务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更加顺利,从而保障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质量。前期工作在准备过程中主要包括材料的选择,如水泥、砂石等相关材料的选择,而这些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合理的配比和搅拌,才能增强其在应用过程中的性能,为增强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在选择水泥材料时,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水泥的物理及化学特性进行检验,这样既满足国家规定,又能满足施工要求;在选择砂石的过程中,应选择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石,含泥量也应控制在3%之内,这样才能符合施工要求。此外,当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时,需要对其进行合理保存,确保材料在使用前,其性能不被破坏。可以根据施工要求对材料的防潮性或者其他方面进行管控,确保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成本受损。所以,加强材料在施工场地的保护工作,也是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从而增强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2.2 加强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安装技术。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工作在实施前,应先进行模板的安装工作,并且模板的安装要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厚度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不会弯曲、变形,提高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因为模板在对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摊铺作业或振捣作业中,可助其提高承受力,通过模板支撑,确保各环节不会出现偏离或错位,同时增强浇筑工作在执行过程中的密度,防止浇筑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漏料或间隙,以此增加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凸显浇筑过程中模板的价值和意义。(2)混凝土摊铺技术。传统的混凝土摊铺技术都是依靠人力完成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传统的摊铺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不断增强和完善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创新摊铺技术,融入信息化技术,增强摊铺技术在执行过程中的力度,从而满足施工需求,增强施工过程中的智能化和科学化,以此提高的整体质量。但是,人工混凝土摊铺方法可以在提高摊铺平整性的同时,预留振捣高度,从而提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强度。所以,可以将传统的方法适当保留,同时融入创新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在新方法融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混凝土整屏设备进行摊铺,确保摊铺过程中的平整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摊铺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调整,以此加强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3)连接缝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连接缝主要包括横向混凝土施工缝和纵向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横向混凝土施工缝,可以采用假缝拉杆的形式,对缝隙进行高强度管控。(4)混凝土养护技术。混凝土养护技术一般被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后,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把控公路运行中的质量,还能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加以预防,保障公路的运行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促进社会经济效益。不过,在养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养护方法。

2.3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可以在施工人员开展工作之前对其进行培训,同时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其增强其知识理论和实践内容,这样才能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础上,高效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内容,落实责任制,确保在高素质施工团队的引领下,提高施工质量,增强公路工程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然,除了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外,也可以引进相关的施工人才,在施工人才的带领下,增强施工团队的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其不断完善,才能展现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价值,增强公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因此,首先要分析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才能使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执行过程中更加顺利,同时也能增强混凝土施工应用的合理性。其次,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的形式提升其专业性,让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流程在标准性的基础上进行,以此提高公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从而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服务的同时,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卢剑,颜丽波.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数值分析及疲劳寿命研究[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2(05).155-158.

[2] 叶国元.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控制[J].甘肃科技,2022.(08).156-159.

[3] 庄广坤.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06).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