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张娜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01120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创业技能、创新能力,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以及促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恰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分析并研究融合的意义及路径,更好为高职学生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比较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质,若想进一步将两者融合,还需要更加清晰的了解。面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深度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教师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针对性解决,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以及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就业信心,提高就业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将两者之间的融合看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

一、意义

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创业型人才,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来达到创新目的。教师需在充分了解两者融合对学生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两者融合,促进各方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办,主要是源自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新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创新才是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发展能力常态化

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改革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一方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教授、专业技能的提升,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多,致使毕业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也是在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以及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社会需需求满足

知识经济新时代发展需求下,对人才的定义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就能被叫做人才,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才可以。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发展形势下的必然,同时也是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通过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提高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更加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企业输送更多专业技术过硬,创新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三)高职院校学生竞争力强化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不足。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际往往具有的状态,是自信心不足。一方面原因是受其自身学历影响,一方面是受到专业性不强因素影响,最终导致其不具备很高的职业竞争力,限制了自身发展2。而一是可以在创新教育基础上,强化专业知识学习,二是可以在专业技能提高同时,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为其提供理论依据。两相促进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信心,为其毕业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意识较弱化

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工作中,不能将两者很好融合到一起,没有使其发挥出最佳效用。由于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落实,且在具体培养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由此便抑制了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认识路劲待拓宽

部分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其不能很好将其实施于教学活动中,进而错失培养学生的大好机会。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提起重视,在具体的相关技术引进方面,没有依据学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而进行,致使专业教师很难从学校方面获得创新教育支持,因此不能很好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植入教学活动中,也就不能很好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业实践经验。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非常不利,某种意义上会阻碍学生发展。

(三)教材资源较稀缺

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另一体现,是教材内容的编制缺乏创新。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材的更新较慢,教材中涉及的创新创业内容很少,甚至是没有,由此便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2。创新、创业需在专业知识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思维拓展,如此才能更好的将两者融合,促进学生发展。而创新教材中往往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少,两种教材的知识点融合性较差,致使相关知识得不到充分理解,耽误学生发展。

三、途径分析

(一)强化重视程度

要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行。思想意识是行动的方向,因此在提高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有效研究融合方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将这些方法运用其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亦或者是学生个体,都应该对此提起高度重视,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学习思想,培养创新观念,促进两者融合。

(二)提高队伍建设

在提起重视的基础上,通过有效集合相关教育资源,提高认识程度,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可以通过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的同时,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三)深化实践融合融合

需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需求的考虑,建设满足实践需要的基地,为学生提供可实践模拟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开展创新项目、创业项目的开发与孵化,实现“教、学、创、练”一体的融合模式,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增建校园氛围

为学生营造更加和谐的创新氛围,使学生更好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更好融入进学习环境中,充分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例如,学校可以时常组织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社团活动或竞技比赛,强化创新氛围,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起来,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鼓励,激发学生积极性,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创新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深化校企合作

结合新时代校企合作的模式,为融合注入社企新力量。学校教育离不开实践检验,实践的最好方法,自然是企业活动的加持。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办,与企业需求脱离不开,其是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借由企业的辅助作用,创新教学模式,适当调整培养目标,借助企业力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水平、创新创业水平3

结束语:

综上,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这于学生、于学校都是极好的发展路径,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这一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并运用这一理念、方法,使其能够更好为推动学生发展、社会发展提供助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善于借此机会进一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促进关系,充分将两者的融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吴长城,刘少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体系探索——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1,31(3):147-149.

[2]宾敏,刘建高. 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互融教育模式分析[J]. 山西青年,2021(10):3-4.

[3]马小燕,李建荣.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的构建[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5(1):43-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