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刍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刍探

欧秋明

茂名市电白区小良中学

摘要: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孩子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受学习兴趣、态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常见数学学困生问题。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且长期处于挫折的环境中,缺少学习自信心,数学水平发展停滞不前,最终成为数学学困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亟须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认真研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引言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法、习惯、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影响学习进度的特殊个体。在正常教学环境中,学困生难以提高学习效率,难以有效地实现知识内化。小学数学学习难度大增,尤其是对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偏激、情绪化的小学生来说,需要加强数学教师的关注,给予正确的指导,以实现积极转化。

1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价值

数学是一门重思维、重计算的学科,本身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等具有较高要求,整体学科知识学习难度比较大,容易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碰到困难。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他们自学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果,就必须立足于宏观层面来有效转化学困生,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实效性。因为学困生群体在数学学力、学习习惯、自学能力乃至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为了在整个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就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有效转化。

2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2.1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缺乏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学困生存在的表现和原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动力。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理解,部分学生讨厌甚至畏惧数学,将数学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这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疲于思考、怠于回答问题,缺乏求知欲,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2.2学生自身原因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引导模式固然重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极为关键。老师所起的是引导作用,把学生引向正确的知识学习道路上,而在探索与实践中,就需要依靠学生自身来完成。基于数学学科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坚定的学习信念,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上课过程中,紧跟老师的节奏,及时整理课堂笔记,记下重点,将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及时消化,在课后进行及时的回顾与总结,并不断实践、交流、提升,进而内化为个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当前,一些小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在于,没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或是明知正确的学习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去钻研,而导致成绩下降,进而形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成为学困生。进放小学之后,不仅仅学习的科目增加,而且学习的节奏加快,科目的难度也有所上升,多数学困生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而影响学习成果的,有些学生只是将公式进行牢记,但并没有对知识进行反复实践及融汇贯通,这就无法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性,没能通过对知识的梳理而彻底吸收。这是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必须通过逻辑思维的不断强化训练来获得,只是停留在公式层面,无法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2.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造成学困生的另一个客观因素。因为自出生以来,小学生所处的第一个接受教育的环境就是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会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等产生极大影响,也会对他们学习习惯养成和数学知识学习效果等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不同家庭本身有着不同的背景,学生父母文化水平和育儿能力等也都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不同的学生平时在家庭中会受到不同的教育环境影响而出现不同的表现。

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教育策略

3.1情感激发,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情感教育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实现对“学困生”的成功转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采用情感教育原理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情感激发的手段调动“学困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主动针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索,从而在凸显“学困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

3.2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了解

对教师而言,要想更好地解决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学困生的认识,以推动其向数学方向的转化。学困生对小学数学的一些基本公式、概念认识不足。他们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也没有及时地向教师请教有关数学的问题。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会发现自己很想听讲,但由于不知道数学概念的关系,所以无法理解。这样的学生,最后就会成为学困生。在确定了这一问题后,教师要因材施教,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

3.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首先,课前,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整体把握新授课知识框架,尤其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反复阅读,认真思考,对难以理解的内容做好批注;课上,除了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还要学会质疑,敢于发问,真正将教材知识内化于心;课后,要善于反思总结,归纳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学困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才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思路、有方向,才能让他们“会学”数学。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数学学习计划:指导他们合理做好课前预习,明确新课的重、难点,以及存在的疑惑点,以便在课堂学习时重点突破;监督学困生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学会相互取长补短;督促学困生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认真完成课后作业,不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慢慢步入学习的“正轨”,转变学习现状。

3.4开展家校共育,提高转化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转化学困生,还必须要注意有效调用家长的力量,发挥家庭方面的作用,借助家校共育的手段,有效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助力他们有效提升数学学力。因此,在平时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要注意有计划地强化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借助家校合作共育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困生转化的实效性。一方面,要在师生合作共育中构建完善的家校沟通平台与渠道,充分发挥学生家庭方面的作用,助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丰富家校共育的手段与方法,最大程度提高家校共育的有效性。

3.5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要改变小学数学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重视学困生。从实际情况来看,考试的弊端就不必多说了。要求学生得分只能使他们感到厌恶。因此,应从学生自身的因素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等都是抽象的,所以有些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变成学困生。所以,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把枯燥、困难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来,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困生的转型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教师要积极探寻转化路径,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切实为学困生的成长进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曹翠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究[J].今天,2021,000(016):P.1-1.

[2]梁国伟.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

[3]李慧琴.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0(40):0060-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