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3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武如鹤

河南省鹤壁市高中  458030

摘要: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在高中物理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习题课不可只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进行题海战术的练习,为达到学生利用物理习题熟练掌握物理知识的目的,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习题方式,创设习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习题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在习题中了解生活实际中如何运用物理知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习题;课堂教学

引言:习题课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习题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内容,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后利用习题进行加深巩固,只有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得足够扎实,才能在习题练习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45分钟,教师为了带领学生对习题进行全部的讲课,讲课速度较快,没有预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去理解物理概念性知识,所以学生需要通过习题练习去巩固、消化物理知识,将物理定律在习题的运用中加深了解。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就是将物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过程,习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也能推动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下,要求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上。

一、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设计原则

(一)合理原则

习题虽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进行灵活的掌握,但是在实际物理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确实离不开物理习题,物理习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用物理知识对实际生活进行了解,促进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推动学生物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高。物理教师也要知道过犹不及,教师要对学生习题量进行把控,避免题海战术的同时确保学生通过物理习题熟练掌握物理知识,在习题课上,教师也要给学生吸收物理知识的时间,且教师在日常习题训练中要注意对学生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只有掌握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程度,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物理习题,慢慢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逐渐喜欢上物理知识,慢慢地喜欢上解答物理题,在解答物理习题过程中感受到学生的自我价值。有研究表明,题海战术对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若是学生物理基础掌握得不好,学生在习题课上积极性不高,还容易出现受挫心理,基础好的学生在习题课上则会更容易找到自信心。当前就高中结业考试的压力,教师还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在习题课上采用题海战术,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教师可能掠过不讲,为了让学生接触各种题型,用广泛的练习避免学生在考试时对物理习题产生陌生感,虽然在大量习题练习下,学生接触了各种各样的题目,但是由于学生记忆存在遗忘现象,大量的习题练习容易让学生混淆物理知识点的运用,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所以物理教师要做好对习题数量的把控。

(二)注重个体原则

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大体成绩差不太多,但是学生和学生间个体不同,学生会存在片刻的情况,折旧需要物理教师在物理习题课上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注意到每个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对学生的习题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如在讲解一道由几个物理知识点杂糅而成的习题时,对于物理知识掌握和运用扎实的学生一经点拨就能快速了解,但是对于物理知识掌握和运用不好的学生来说几个知识点的组合习题可能会非常困难,教师根据这个情况可以在讲解的时候将知识点拆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点。对于习题的练习和讲解,物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对习题进行设计,以满足学生不同个体间的需求为习题课的主要教学设计,从多个角度进行习题设计,设计出适合分层式的习题试卷,在满足基础扎实牢固的基础上兼顾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真正做到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二)细致原则

高中生需要学习的学科很多,如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地理等学科,学生在高中时期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不能将全部精力放在物理学科上,物理教师在进行习题课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能力和解题速度进行联合考虑,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如有关“蹦极”的一像物理习题:“某人为体验蹦极所带来的刺激感,系上弹性绳之后从P点自由下落,a点是其到达的最低位置,b点是其静止悬吊的位置,c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问该人从P点到a点的下坠过程中( )A、在c点时人的速度最快;B、cb段中,人的重力大于拉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在a、b、c三点中,人在c点时的加速度最大;D、在a点时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可以先公布正确答案B,查看学生正确率。整体题目设计符合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个别选项运用了其他运动物理知识,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可能会没有意识到知识点对该习题的运用,所以会有部分学生选错,其中B选项作为学生的纠结选项,教师也要将该选项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习题课上学生就是将物理知识进行运用巩固的过程,在习题练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现状

第一,现在的高中习题课堂教学,还是注重学生正确率,教师还是固执的认为只有习题正确率提高,学生在高考的时候才会取得好成绩,教师没有从这种思想误区中走出来,在习题课堂上教师也没有注意到在习题课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知识单纯地利用解题方法促进学生习题正确率的不断提高,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较差,学生在长期机械式记忆下,学生自主意识缺乏,不利于学生发展。

第二,教师虽然认识到“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运用好核心素养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在习题课堂上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的身心发展规律去制定习题教学模式,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教师对核心素养认知的偏差导致学生发展较缓慢,以至于学生综合水平不高。

三、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途径

(一)创建教学情境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验基础学科,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教师在实际习题课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贴合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学习物理知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也能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去思考事物间的联系,明白物理习题中所运用的物理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物理习题进行综合解答。如在学习加速度习题课上,物理教师可以用:“你们坐车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车子一开起来会有一种推背感?你感受到的推背感有哪些特点?”进行教学导入,学生进行讨论,提高物理习题教学氛围,学生:“车刚起步的时候比较明显,慢慢就好了。”“不是只有刚起步的时候,汽车加速的时候也会有推背感,而且推背感给我一种随车而动的感觉。”教师加入探讨过程,可以借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汽车、火车等开动、加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加速度的变化。可以利用习题汽车甲在10s内速度由10m/s增加到25m/s,汽车乙在10s内速度由25m/s减小到10m/s,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二者加速度是否一致,教师利用生活实际进行授课,拉近学生和物理习题的关系,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答物理习题,也将物理习题最终应用于生活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理解学习

物理知识概念是学生掌握好物理知识的关键内容,对物理概念知识进行正确的记忆和合理运用是解答出物理习题的前提条件。高中物理知识内容大多晦涩难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物理教师可选择用结构图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记忆,只有掌握好物理知识才能解题正确。如在讲解重力习题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重力的相关知识:“重力的表达式G=mg,m是物体质量,g是地球表面重力,地球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复习结束后,带领下学生对习题进行讲解,如学生对于:“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B、一个悬挂于绳子下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子对它的拉力 C、重力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D、在地面上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学生对于这一习题错误之处在于B选项,学生认为悬挂的物体只受到绳子的拉力,但这一现象中存在地球对其的重力吸引,所以B选项是不对的,正确答案是D。

(三)选择适合学生习题

高中物理教师在习题课上要选择适合学生难度的习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正确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在学生积极性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加深习题难度,教师在试卷的设计时,可以在整章试卷上采用由浅入深的习题难度模式,吸引学生对物理习题进行攻克,加强学生的满足感。如:“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逐渐加大难度“用弹簧秤一个木块5N,把木块水平放在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动,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为(1N)”学生在习题中逐渐掌握摩擦力概念知识并在后续练习中进行运用,学生对习题的解答也会有一个正确的物理知识链,促进学生物理习题正确率的不断提高。在选择习题上也要将学生差异进行结合,保证在习题课堂教学中,对班级每个学生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确保学生习题课结束后均有所收获。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物理习题中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主体间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习题模式,满足不同学生个体对学生的需求,加强学生对物理习题的自信心,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物理习题教学课堂中,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颋炜. 从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观察习题讲评的有效性[J]. 物理教师,2020,41(07):42-45+49.

[2]邹正娟. 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1):215-217.

[3]杨乐天.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J]. 中国新通信,2022,24(21):227-229.

[4]张树彧.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探讨[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7):119-121.

[5]罗忠诚.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课程实践研究[J]. 广西物理,2022,43(02):184-187.

本文系2021河南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新教材作业精准设计与教学策略的研究》(立项编号:GZYR202104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