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研究

李娟

江苏澄信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江苏 江阴2144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业以及居民用水量持续增加,公共用水受污染现象也日趋严重。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增多、含量增大,同时对水质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造成了冲击。因此,根据当前水质检测情况,研究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方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以供参阅。

关键词:水质检测;准确性;稳定性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用水量、工业用水量与商业用水量均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特点。在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水质监测工作旨在对水的温度、色度及pH值等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未来变化趋势,进而利用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生产生活用水。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内容。

1水质检测的意义和目标

生活饮用水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若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就会影响人体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80%的人类疾病与水质污染有关,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缺乏清洁的饮用水而造成死亡人数达1240万。饮用水安全足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水质检测是保障水体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对水资源的保护有重要意义。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让水资源进一步得到过滤,保障水体安全都依靠水质检测人员的工作进行。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指标可以将水质检测工作分为两种情况:其一,能够充分反映水质情况的综合指标,如:水质的温度、酸碱度、浑浊度、色度、悬浮物以及含氧量等;其二,水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水质检测目标是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充分了解水质的实际污染情况之后,运用相应的设备对污染物进行数据检测,然后将得出来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找出一定的规律之后掌握水质变化的方向,提高水质检测的质量,使水质检测的结果同时具备准确性和稳定性。

2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

2.1制定水质采样方案

水质检测过程中,因需检测项目较多且对应项目适用的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有效控制系统误差,检测人员应制定水质采样方案。在河流水质采样方案制定时,检测技术人员应对河流深度、宽度进行测定。在确定测定值处于规范标准限度内后,综合考虑水平、垂直情况,进行检测位置的规划以及加固。一般来说,为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应将水质采样点设置在河面(0.35±0.15)m的位置。除确定水质采样种类以及其周边水文环节外,检测技术人员还需综合考虑相应种类水质采样点的地质地貌、被开采、被污染物渗透情况等,恰当选择水质采样点位置,进而判定水质污染距离,确保以正确、稳定的水质采样方案进行执行。

2.2选择合适的水质检测位置

根据水源的不同,选择的检测点也不一样。如针对地下水要在水流垂直方向位置来设置监测点,同时在水流平行方向位置再设置另一个检测点,由于地下水容易渗透形成块状污染,这样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污染从两个方向扩散。而对于渗透度相对较小的蓄水层和渗井来说,选择水源检测点最好距离比较近,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污染。因此在设置检测点位时需要将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以及扩散度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另外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使水质检测的结果更有准确性。

2.3合理控制采样时间

水位的变化性也是水质采样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夏季雨水较多的情况下,河流水质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根据自然环境变化控制水质检测时间,也可以为水质检测的稳定性提供支持。如在对不同季节的水位特点进行分析以后,水质检测人员不能采用集中于同一个时间段的检测方式。在对不同时期内的水质情况进行检测的基础上,提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为后期水质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经验法在水质采样过程中的应用,也可以让检测人员对的采样区域内的水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2.4利用先进的方法对水质进行检测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各项工作当中所采用的技术也有不断地更新和创新的地方,对于水质检测工作来说更是如此。要根据技术的发展采用最为先进的方式,在进行水质的检测过程当中,要首先进行选择方法测量工作,因此采用一个较为先进的测量方法是必要的。在利用先进仪器检测的过程当中,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从而保证测量结果显示的数据更加准确,对于相关检测人员的手工操作步骤也大幅度减少,工作效率将会大幅度提升。例如在水质检测过程当中通过先进仪器的控制和采用,可以快速及时的得到水质相关数据和结果的变化过程,同时也能够将其进行及时的数据保存。水质检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而采用先进的仪器能够大幅度将其中的步骤进行简单化。比如在水质检测当中,传统的方式需要不断地更换试验纸张,去配置相应的试剂,但是利用先进的仪器就能够改善这种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够保证最终的检测质量。

2.5对水质检测的设备进行控制

在保障水质检测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从而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首先,应该慎重选择检测参数,经过开展具体的检测过程最终得出有效的检测数据。为了能够提升数据的精确程度,必须要反复验证几次,从而达到追本溯源的效果。针对水样的质量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对设备进行计量校准,从而保证水质分析的准确度。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对检测仪器进行必要的清洁。只有通过仪器专业的清洗程序以及对使用相关玻璃器皿进行有效清洁,才能防止设备内部存在残留物。由于大部分污水检测项目都是一些化学反应过程,主要将水质的一些成分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对水质污染程度有更加精密的监测,也将了解水质的实时情况。如果相关的仪器和设备中有存在其他物质,必然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所以说,只有保障检测仪器始终处于洁净的使用状态,才能够达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6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能力

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也是重点。在进行水质的检测中,检测人员直接影响整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如果检测人员的技术操作不当,会直接影响水质检测的最终结果,这时加强对水质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承担水质检测工作中的主体,要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借助实战演练的方式对水质检测人员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再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并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可以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人员,让新老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和操作上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可以提升整个检测队伍的质量。例如,在水质的检测中,可以定期开展水质检测技术交流大会,在会上可以针对优秀的检测人员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通过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提高检测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且能够促进水质检测人员的沟通,提高团队凝聚力。据此,通过对水质检测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树立检测人员的责任感,提升其检测技术能力,这样可以保障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质安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水质检测站点的合理设置,有助于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提升。水质检测措施的优化,有助于水质检测稳定性的提升。高效化的水质检测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楠.提高污水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的措施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10):91-93

[2]计俊芬,张沛文.如何提高污水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J].华东科技:综合,2020,0(4):0226-0226

[3]侯小丽,朱丹.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探析[J].写真地理,2020,0(21):023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