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润滑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闫冬 ,李东峰, 姚婷

(  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 分析公司润滑现状,指出开展润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人员培训、制度建设、润滑

问题专项治理等方面,进行润滑管理模式研究,通过润滑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缓设备零部件的磨损、降低备件消耗,进一步提升公司设备润滑技术管理水平。

关键词: 润滑管理; 设备管理;

1 引言

目前公司在设备润滑管理方面存在种种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对润滑工作的认识不足所致。润滑不是简单地给设备加油换油,润滑产品的选型不当、润滑操作方法不规范以及润滑剂的管理不科学都会造成润滑剂的污染、混用和误用,严重时会导致设备隐患,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行效率,同时大大增加了零部件的损耗。因此,本文通过对润滑管理模式的研究,在现有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设备润滑统筹管理,梳理相关制度,规范设备润滑流程,有效落实各项润滑管理规定,建立合理有效的设备润滑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由润滑引起的停机次数,减少备件消耗和维修成本,对企业环保、节能、安全等多项工作产生积极作用。

2 润滑现状

2.1职责不明确,管理分散

目前制丝、卷包、动力、物流四个车间,每个车间根据自身设备的特点及运行模式,制定了相应的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或管理手册,存在着各个车间各自为战的情况,在管理上较为分散。

2.2润滑相关岗位人员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对润滑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换油加油的表面概念上,没有接受过润滑知识培训和专业的技术指导。

3 润滑管理水平提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3.1制度建设

设备管理部制定公司级的润滑管理制度,将分散的管理现状进行有机整合,完成公司设备的润滑的统一管理。制定“五定”管理表。

(1)定点

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保持其清洁与完好无损,实施定点给油。具体包括:

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最好进行标识;参与润滑工作的操作员工、保养员工必须熟悉有关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润滑加油时,要按润滑点标识的部位和润滑点加换润滑油。

(2)定质

设备的润滑油品必须经检验合格,按规定的润滑油种类进行加油,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保持清洁。具体包括:必须按照润滑标准的润滑油种类和牌号加换润滑油;加换润滑油的器具必须清洁,不能被污染,以免污染设备内部润滑部位;加油口、加油部位必须清洁,不能有脏污,以免污染物带入设备内部,影响甚至破坏润滑效果。

(3)定量

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日常耗油量定额和定量换油。具体包括:设备油量最好能够可视化,以便于清楚地知道加油量是否合适;日常加油点要按照加油定额数量或显示的数量限度进行加油,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既要做到保证润滑,又要避免浪费;换油时循环系统要开机运行,确认油位不再下降后补充至油位;做好废油回收退库工作,治理设备漏油现象,防止浪费。

(4)定期

按照规定的周期加润滑油,对储存量大的油,应按规定时间抽样化验,视油质状况确定清洗换油、循环过滤和抽验周期。具体应做到:设备工作之前操作工人必须按润滑卡片的润滑要求检查设备润滑系统,对需要日常加油的润滑点进行注油;设备的加油、换油要按规定时间检查和补充,按润滑卡片的计划加油、换油;对于大型油池,要按规定的检验周期进行取样检验;对于关键设备或关键部位,要按规定的监测周期对油液取样分析。

(5)定人

按照规定,明确员工对设备日常加油、清洗换油的分工,各司其责,互相监督,并确定取样送检人。具体应做到:当班操作人员对设备润滑系统进行润滑点检,确认润滑系统正常后方能开机;当班操作人员或保养人员负责对设备的加油部位实施加油润滑,对润滑油池的油位进行检查,不足时及时补充;保养人员对设备油池按计划进行清洗换油;对机器轴承部位的润滑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润滑脂;维修或保养人员对整个设备润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对跑冒滴漏问题进行改善。

3.2 润滑制度执行

保障制度的可行性:把设备润滑制度作为设备润滑的指导性文件。

保障制度的适用性:各个车间要根据自身设备类型、使用年限,结构特点等因素,检查现有制度是不是符合现在的设备状态。

保障制度的执行性:在制度可行和适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制度。

3.3 设备润滑考核

(1)加强设备综合检查力度

检查设备现场润滑记录、内部检查、巡查记录;核对润滑油(脂)购置、入库、使用、报废记录;保持润滑设备、器具和润滑油嘴以及润滑油脂干净清洁,不混乱润滑油脂牌号;对销号管理的重点漏油部位进行检查。

(2)车间加强内部点检

包括润滑计划、润滑标识、润滑孔位、润滑器具、油脂标号、润滑防护、状态分析、故障诊断、小改小革等内容。

3.4 润滑问题专项治理

(1)成立攻关小组

包括设备管理部润滑管理员、设备技术员、车间技术人员、修理人员、操作人员。

(2)深入排查

容易查找的润滑点,现场能目视到的地方可以直接排查;有些润滑点需要拆开,可以利用停机或者设备大修的时机将设备拆开检查;同时可以把与同年购置或者是同年大修过的设备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3)实行销号管理

各个车间根据自身设备特点,全面排查设备润滑隐患,以机型为主或以润滑点为主,建立自己的设备润滑隐患台账。分等级管理、逐步解决,以卷烟机为例,每一个润滑点要排查出哪一台车是渗油、哪一台车是漏油,哪一台车间严重、哪一台车轻微,要在润滑部位后作出标记,针对什么等级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每一个漏油点实行销号管理。

3.5 加强培训

聘请专业培训教师现场授课,以当前设备润滑技术管理与维护现状为切入点,学习国内外设备润滑先进方案,通过应用案例分析,深入讲解润滑基础知识、润滑技术问题、润滑管理理念等内容。学习油液监测技术规范,油品仓储及润滑器具管理等知识,扩充润滑管理知识覆盖面,全面提升设备润滑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通过对现有润滑管理分析,提出从人员培训、制度建设、润滑问题专项治理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缓设备零部件的磨损、降低备件消耗,进一步提升设备润滑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卓颖,李桂青.烟厂全优润滑管理体系的建立[J]. 润滑与密封, 2012,37( 11):111 - 115.

[2]赵霙.基于润滑油液检测技术的全优润滑体系的建立[J].中国科技信息,2014(5):76.

[3]杨士钊,胡建强,郭力等.在线油液监测技术的进展[J].合成润滑材料,2012,39(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