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售电一体化电费结算服务新模式和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购售电一体化电费结算服务新模式和实施路径

第一作者:张静宇     ,第二作者:李佳楠

国网蒙东供电服务监管与支持中心  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交易中发电侧和售电侧的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参与规模迅速扩大。加快构建适应电力市场结算要求、满足各市场主体交易结算要求的购售电一体化结算服务新模式。本文提出了电力购销一体化结算服务的新模式和实施路径,为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交易的电力购销结算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购售电一体化;电费;结算;服务

引言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化和国家电网公司打造中国特色国际领先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的实施,电力公司应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立省级营销服务中心,推进全省电力购销集约核算,建立电力购销一体化结算管理新模式,有效支持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的电力结算要求,不断提高电费管理精益化水平。

1 购售电一体费结算服务的优势

贯彻落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全面发挥营销中心集约实施、营销监控、创新实践的“三个中心”职能,调整管理模式,变革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流程,有序建成基于全省业务集约的购售电一体化电费结算管理新模式。购售电一体化电费结算服务是根据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要求,建立市场交易模式下发电侧和售电侧的电费核算模型,完善市场交易购售电费核算功能,实现购电费与售电费省级集中核算, 为市场主体提供一口对外、统一规范的电费结算服务。

1.1推动电费结算服务优化升级

开展购售电一体化电费结算, 推动公司电费管理全业务规范化、全流程自动化、全环节智能化、全方位数字化,大幅提高电费结算效率, 实现购售电同期管理,满足电力现货市场电费结算要求,实现量、价、费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电费资金风险可控在控,持续提升电费管理精益化水平。

1.2避免电力市场重复建设投资

由电力营销专业承担购电侧及客户侧电费结算业务,可以充分利用电网企业抄核收业务班组职能,发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业务系统、市场化售电系统等系统支撑作用, 高效开展市场化用电客户电费结算工作,避免业务机构、工作人员、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和投入,符合各方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符合电力市场改革预期。

1.3促进构建能效服务生态圈

由电力营销专业负责市场化电费结算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公司平台优势,依托“网上国网”、省级智慧综合能源平台,为市场化交易各方主体提供竞争报价、能效挖掘、用能分析、市场业务办理等延伸服务,构建共享共赢的能效服务生态圈。

2电力电费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是亟需理清电费结算业务职责界面,将电网企业承担电费结算、执行政府定价政策、履行交叉补贴等电费结算职责落实到位。二是发电侧和售电侧电费背靠背结算方式,可能出现售电公司交易亏损、电网企业垫付等问题,电费资金业务链条长,在途资金缺乏监控,必须加强防范市场电费资金风险。三是电力现货市场将大幅增加结算复杂度和工作量,附加有阻塞处理、偏差处理、价格上限等复杂规则,现有电费管理信息系统难以适应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要求。

3购售电一体费结算服务实现路径

(1)明确业务职责界面

对接公司各业务职能部门、省交易中心以及其他营销支撑机构,明确省营销服务中心负责各类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市场化交易客户电费核算;负责与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市场化交易客户出具并核对电费账单。编制市场化交易电费结算、电费回收、账务管理等业务实施细则, 修订电费抄核收相关管理办法,重构业务流程与管控方式,全面完成市场化交易电费结算职责界面划分。

3.1深度参与电力市场建设

积极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现货交易规则以及零售市场交易规则制定,推动政府将计量装置改造费用纳入输配电价疏导范围,明确中长期、现货两种模式下的电费结算流程。促请政府优化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承担政府性基金和政策性交叉补贴后,参与市场交易;鼓励地方公用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进入市场;有序放开集中式新能源发电机组进入市场。

3.2组建营销服务中心

推进省营销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营,成立省营销服务中心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分管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全过程审核确定筹建工作方案,研究解决筹建过程重大问题。建立电费核算业务部、电费账款部,开展市场化客户交易结算任务移交、电厂基础档案信息线上维护及地方电厂购电费线上试算,实现购电侧和电源侧抄核收支全业务线上处理和核算业务省级集约管控。

3.3明确发电侧购电费结算流程

中长期交易模式下,交易中心根据直调电厂中长期合约电量、电价进行清分,清分结果发送至省营销服务中心,营销服务中心进行电费核算并发送至财务部门进行结算。现货交易模式下,调控中心负责现货交易量、价出清,并将出清结果发送交易中心,交易中心负责按照中长期合约和现货出清结果,清分发电侧量、价结算依据,营销服务中心按照交易中心出具的结算依据计算审核电费,并将购电费推送财务系统进行结算。

3.4搭建购电费核算微应用服务

为满足不同发电企业计费规则,如同一块电能表正反向相减、不同发电客户之间抵扣电量、计费配置条件判断语句等要求,基于营销数据中心,将购电侧各类业务的计费算法进行集中共享,打造统一的购电费核算计费平台,提供电厂机组档案管理、远程自动化抄表核算、计费规则个性化配置、购电费账单生成及报表管理等功能,实现购电费抄核收全业务线上流转,打牢购售一体平台建设基础。

3.5建立“日清月结”结算模式。

中长期交易模式下,交易中心按照市场化客户中长期合约、省外购电进行电量、电价清分并将结果传送省营销服务中心,营销服务中心计算市场交易电量电费,累加输配电费、基本电费、力调电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后形成客户最终结算账单。现货交易开展后,省营销服务中心按照“日清月结”及“月清月结”的模式开展电费结算,即每日采集电量、月度进行电费清算。对于零售客户,根据售电公司与代理客户签订的零售合同(套餐)进行结算;对于批发客户,根据交易中心回传的清分电量、电价进行结算。

3.6加快售电侧结算功能升级

加快业务流程搭建和系统功能迭代升级,搭建营销侧现货交易自动抄表、电量拟合、结算依据获取等业务模块,完善抄表计划管理、缺失数据拟合、异常数据审核、电量电费计算发行、数据交互等系统功能,优化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系统中间库获取频次及数据转接方式,将现货交易日清抄表业务嵌入移动终端,实现采集异常数据现场补抄移动式作业,全面支撑现货交易结算。

3.7完善市场化交易线上服务功能

开展“网上国网”市场化交易线上办电功能接口开发、联调测试,上线市场化客户电表示数查询功能,支持客户在线查询每小时表码数据,推动实现电费结算协议三方签订线上化; 依托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开展历史电量曲线查询、电费账单功能建设,支持现货交易电力客户或经授权的售电公司每日查询电量数据,提供市场交易透明化服务。

结束语

为持续提升电费管理精益化水平,电力公司通过建立“日清月结”结算流程、搭建购售电一体化平台等举措,打造了电费结算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市场交易透明化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秋华. 配电网开放模式下电力销售企业购售电决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

[2]蒋雪萍,周安.基于营财融合视角下的购售电一体化管理[J].企业管理,2017(S1):72-73.

[3]李雅丹. 适应售电侧改革的广东电网公司购售电策略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7.

[4]蒋雪萍,周政,金绍君.基于营财融合视角下的购售电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6(29):185-186.

[5]刘庆伟. 电力市场下购售电价一体化模型研究[D].西华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