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职业教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

刘乐乐,梅媛,孟维康,廖星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050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育环节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而职业核心素养则是职业发展中,对于职业人才素养的需求和职业环境及岗位能力之间具有关联,也是学生拥有良好社会适应力与岗位竞争力必须需要的关键能力。而职业教育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渠道需要首先构建人才培养数据平台,使职业素养体系更加完善,并且依照于职业核心素养体系,制定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及反馈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提升路径

前言

新课程改革的推动,让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受到了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当前已经有针对于普通教育工作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较多研究内容,然而对于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职业教育核心素养提升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于当前职业教育中学生需要具备的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品格能力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构建当代职业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教育模型,提升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

一、职业教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共性素养构成分析

    共性素养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全面发展、理性思维、责任意识以及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指学生在处理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关系时形成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由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两个指标共同构成。而全面发展则是指要让学生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并且通过对于不同专业的占比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得知全面发展占据比例较为均衡,也说明全面发展是所有专业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需求,要求职业院校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工作予以重视[1]。理性思维的概念较为抽象,在教育标准中主要针对的是逻辑思维的要求,理性思维的含义是指逻辑思维、管理和维护思维、计算思维、数据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并且不同专业的教育工作中,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重视度也不同。责任意识是社会参与以及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共同构成的,针对于专业划分来说,公安与司法相关专业会对于学生的责任意识要求更高,但是其他专业教学工作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使学生在今后步入工作岗位之后拥有更好的别的能力。

(二)重点素养构成分析

    重点素养由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构成。首先,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且能从事探究性学习而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求职业院校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中关注合作学习的运用。其次,表达沟通能力是由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以及沟通能力三个部分构成。不同专业对于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要求存在的差异较小,因此也可以说明在职业教育中表达沟通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再次,创新能力。通过分析能够得知不同专业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较为均衡,而职业院校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中,普遍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要求在教育环节中加强对于所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针对于公共管理及服务类型专业的学生,更要注重创新能力提升[2]。最后,合作能力。合作能力也是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中的普遍要求,因此针对于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而言,需要职业院校予以关注,尤其是在财经商贸类专业中,更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能力,才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三)发展素养构成分析

    发展素养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职业气质、人文底蕴以及国际视野。首先,职业气质。职业气质由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构成,而职业气质在整体专业教育过程之中普遍比较受到重视,并且职业气质也能促进学生今后发展过程之中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所以需要着重培养。其次,人文底蕴。人文底蕴由人文素养及传统文化两个部分构成,而人文底蕴也是职业院校,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核心素养。最后,国际视野。在职业院校对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过程之中,对于国际视野的要求普遍比较低,然而不同的专业对于国际视野的要求也具有差异,比如装备制造了相关,类专业对于国际视野的要求就比较高,而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则对于学生的国际视野能力要求不高。

二、职业教育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一)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数据平台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效率与竞争的理念逐步被人们所认知,而社会以及政府和个人都会将效率作为根本,对于教育工作提出要求。尤其是将技术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的职业院校,开始运用“量化计分”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管理。而职业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要把共性素养和重点素养以及发展素养,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之间形成对接,构建完善的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并且把核心素养构成“量化计分”,最终形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把学生的学习核心素养课程成绩与专业成绩,共同在平台上记录下来,让教师能够直接运用平台上的相关数据,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从而针对于后续的教育工作提前制定好对应策略,使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对于教育工作提出的管理要求。

(二)制定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在职业素养核心体系建设背景下,也要求在教育工作之中,建设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与反馈体系,对于不同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课程内容,及第二课程通过教育工作应达到的目标进行评价。评价环节应该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融合的方式,站在共同素养和重点素养以及发展素养等多方面,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结果,让评价工作的开展更加公正合理,能真正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职业核心素养,提升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后续的学习环节中自主改正,使评价育人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3]。与此同时,还要制定职业核心素养的产教融合专业化教学标准,使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完善,依托教育标准,建设职业核心素养资源库,促进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更为丰富,真正确保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得以落实。

(三)依照“三全育人”要求,优化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渠道

    在教育诊断系统设计环节,也可以让职业教育的学生增强职业核心素养,使育人与育才达到统一,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教育环节里一定要避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分离的问题,出现真正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使各类专业课程都能够与思政教育共同进展,将显性与隐性教育保持统一构建协同效应。思政教育中有许多与职业素养和道德意识相关的教育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学习都能够助力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需要教师予以重视[4]。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能够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让思政教育知识在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发挥作用,真正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过程之中,需要首先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教育工作的合理运用,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让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文化教育等,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职业素养。其次,在专业课程之中也要强化责任意识以及文明素养和沟通技巧等与核心素养有关的知识内容讲解,从而真正的帮助学生逐步的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引导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基金项目“职业教育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编号:SQ2023254)

参考文献:

[1]张思皎.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12):108-112.

[2]桑雷,马蕾.企业需求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与要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4):26-31.

[3]张桂颖,徐圣楠,胡岳.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吉林省高职院校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8):63-68.

[4]孙静.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及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