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分析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4

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分析与探究

王伟   ,王卫胜,  ,郝丽华  ,谷永镇,  ,郭富山 ,常立国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聊城  252100

摘要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采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I、RI较低,且P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比较无区别(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SV升高,而RI和PI均下降,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脑氧代谢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SjvO2升高,且CaO2和O2ER均下降,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NIHSS评分治疗前对比无区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1、6个月的NIH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BDNF和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运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不仅能够使患者的脑氧代谢和血供状态得到改善,还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预防不良脑血管事件。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血流动力学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的是因为多种因素使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流供应障碍诱发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变性坏死,从而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的一种脑局部功能丧失疾病,具有可逆性、短暂性、反复性以及局灶性的特点,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复发率以及发病率,可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也是诱发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1]。通常情况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在临床上表现为构音障碍、共济失调以及偏瘫等症状,因为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大,合并诸多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其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指出,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通过对远离器官、心脏组织开展短暂缺血再灌注,可以减轻其他器官在再灌注或者急性缺血时的损伤,不仅具有操作容易、无创性等优点,也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方法[2]。因此,本文探讨了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40-76岁,平均(57.5±8.3)岁,其中18例为女性、27例为男性,疾病类型:10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5例为脑梗死;观察组年龄42-77岁,平均(57.6±8.4)岁,其中19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疾病类型:9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6例为脑梗死。两组疾病类型、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且经颅内MRI或CT检查证明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脑缺血性损伤者;(2)发病至入院时间<48h;(3)临床资料完善;(4)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

1.2.2排除标准:(1)合并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双相情感障碍者;(2)合并恶性肿瘤、免疫功能异常以及肝肾功能异常者;(3)合并心脏病、行支架成形术或者心源性栓塞的脑梗死者;(4)临床资料缺失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即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给予对症治疗如神经营养药物、脑保护剂、吸氧、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脂、降压以及降糖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在疾病发作时,尽量保持卧床休息,调整枕头高度为人体与床面保持20°,避免对头部血液供应产生影响,并且在转动头部或者仰头时,转动幅度不要太大且动作缓慢。同时,在患者沐浴或外出时,家人要陪伴在患者身旁,避免出现摔倒,并且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1.3.2观察组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联合治疗,即选择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生产厂家:控普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京食药监械

(准)字 2014 第 202260851 号,型号规格:BB-RIC-D2),治疗时,协助患者合理摆放体位,一般为卧位或者平躺,对患者双侧上臂加压至200-220mmHg间歇缺血训练,维持5min,然后放气休息5min,再进行5min的200-220mmHg加压,重复循环5次,持续45min。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具体加压刻度时,应该将训练者的实际血压数作为基本依据,增加40mmHg,若正常血压为140mmHg,则增加血压至180mmHg,可以发挥远隔缺血的效果,每次间隔5h,每天2次,持续治疗1个月。

1.4观察指标

1.4.1血流动力学参数 

分别于治疗前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椎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包括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rate,PSV)。

1.4.2脑氧代谢指标 

在治疗前后,运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患者的脑氧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动脉内氧含量(Arterial oxygen content,CaO2)、脑氧摄取率(Cerebral oxygen uptake rate,O2ER)以及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Jugular bulbar oxygen saturation,SjvO2)。

1.4.3不良脑血管事件

治疗期间,统计两组的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脑出血、急性脑梗死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并且计算发生率。

1.4.4外周血炎症因子 

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10min肘静脉血,以每分钟3000r转速进行10min离心处理后,对上层血清进行分离,保存于-20°C条件下待测,然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进行检测。同时,还要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进行检测,采用配套试剂,并且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

1.4.5神经功能 

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这一量表的评估维度有11个,包括肢体共济失调、上下肢运动、视野、凝视以及意识水平等,总分为0-42分,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得分呈正比关系[3]

1.5统计学分析 

由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并且运用X2检验计数资料对比,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下降,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如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6个月

对照组(n=45)

12.3±2.6

8.7±1.4

5.7±0.8

观察组(n=45)

12.7±2.5

6.5±1.1

3.1±0.7

t值

0.664

9.365

6.386

P值

>0.05

<0.05

<0.05

2.2两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PI、RI治疗后下降,而PSV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两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x±s

PI

RI

PSV(cm/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5)

1.66±0.19

1.45±0.12

0.71±0.08

0.2±0.04

35.46±4.66

41.02±5.45

观察组(n=45)

1.68±0.16

1.22±0.11

0.72±0.04

0.52±0.01

35.12±4.34

44.56±5.34

t值

0.155

6.498

0.221

6.475

0.382

7.48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可比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PSV在治疗后升高,而PI和RI均下降,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如表3。

两组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x±s

PI

RI

PSV(cm/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5)

1.54±0.23

1.35±0.16

0.67±0.04

0.59±0.02

46.56±4.34

50.26±5.77

观察组(n=45)

1.56±0.25

1.09±0.11

0.69±0.04

0.48±0.01

46.98±5.45

56.45±5.91

t值

0.029

6.464

0.187

5.474

0.118

6.34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两组脑氧代谢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O2ER和CaO2均低于对照组,且SjvO2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4。

两组脑氧代谢指标比较(x±s

CaO2(ml/L)

O2ER(%)

SjvO2(%)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45)

174.34±14.34

162.98±11.54

33.97±3.28

22.98±2.13

53.23±4.98

56.23±4.35

观察组(n=45)

175.63±15.23

150.02±10.22

31.83±3.27

17.34±1.22

51.09±4.56

61.37±5.46

t值

0.265

5.486

0.176

7.873

0.265

8.12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和BDNF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BDNF水平高,且TNF-α、CRP以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5。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x±s

组别

BDNF(μg/L)

TNF-α(ng/L)

CRP(pg/L)

IL-6(ng/L)

对照组(n=45)

5.39±0.45

55.8±4.2

58.3±8.2

44.8±8.1

观察组(n=45)

6.67±0.32

35.2±2.6

40.1±4.1

30.8±3.5

t值

16.387

10.365

9.465

10.255

P值

<0.05

<0.05

<0.05

<0.05

2.6两组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6。

两组不良脑血管事件比较[n%]

组别

脑出血

急性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发生率

对照组(n=45)

3(6.67)

2(4.44)

5(11.11)

10(22.22)

观察组(n=45)

1(2.22)

0(0.0)

2(4.44)

3(6.67)

X2

6.745

P值

<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再加上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以血流动力学状态和血管壁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4]。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脑血供异常,当前研究椎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报道较多,发现患者椎动脉和颈内动脉PI和RI值升高,而PSV下降明显,对患者脑部血供状态造成直接影响[5]。当前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时,改善脑血流和修复血管壁损伤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机体氧代谢中,脑氧代谢占有较高的比例,可以将脑代谢状态充分反映出来,比较常见的指标有CaO2、O2ER以及SjvO2等,其中CaO2能够将全脑组织氧供状态反映出来;O2ER可以评价脑组织的氧摄取情况,若升高明显,则提示脑组织灌注不足;而SjvO2能够将脑组织的氧需与氧供平衡状态充分反映出来,有助于评价患者的脑损伤情况[6]。缺血预适应作为新型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使心、脑处于短暂的亚致死量缺血,使心脏或大脑对缺血性的耐受力增强,因为缺血预适应对靶器官产生直接作用,所以无法适应大脑和心脏。而远程缺血预适应则是重复对一个器官缺氧或者缺血,使局部组织器官对缺氧或者缺血的耐受力增强,从而提高其他远隔组织或靶器官的血氧、缺血耐受力[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颈内动脉、椎动脉PI、RI下降,PSV升高,且脑氧代谢指标改善明显,炎症因子水平下降,提示缺血预适应训练能够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氧代谢和血供状态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分析原因可能与开展缺血预适应训练能够充分调动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增强机体缺血应激防御机制,提高机体低氧耐受力,形成机体保护物质,升高毛细血管数量,降低组织代谢能力,从而发挥保护作用[8]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运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不仅可以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并且还可以预防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博,李媛,常立国,赵彩君,左秀婷,肖太星.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12):91-94+99.

[2]Christiansen Danny,Olsen Casper B L,Kehler Frederik,Hansen Anders P,Jessen Søren,Christensen Peter M,Bangsbo Jens. Active Relative to Passiv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Enhances Intense Endurance Performance in Well-Trained M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2022.

[3]马俊保,梁家辉,杨六红.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Lp-PLA2 HIF-1α水平及终点事件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24(19):1724-1732.

[4]薛超萍,闫重辰,吕良,于丽君.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及对BDNF、MMP-9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01):1-3.

[5]Denis R. Joanisse,Pascale Mauriège,François Billaut.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Enhances Aerobic Adaptations to Sprint-Interval Training in Athletes Without Altering Systemic Hypoxic Signaling and Immune Function[J]. Frontiers in Sports and Active Living,2020,2.

[6]宋春梅,席绪明,蒲亚岚,仰炯.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血供状态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06):11-13.

[7]鲁慧,崔宁宁,王彬成.远程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4):3074-3076.

[8]马春,李淑婷,吉训明,罗玉敏.肢体缺血预适应训练辅助二级预防药物治疗高度狭窄或闭塞性脑血管病临床干预的短期效果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1,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