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王萌

              长岭县职业教育中心  吉林省松原市 131500

摘要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对于外界的评价是非常敏感的,并且在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当中其教学环境和普通高中学校有着一定的区别,就导致了很多中职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教师在对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先了解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然后找到相对应的对策,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现状探讨了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旨在为中职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前言: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这一群体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潜力群体,加之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敏感的青春期阶段,为了顺应社会健康发展、人才优质培养的社会需要,各方面关照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重点问题。利用各种心理健康辅导方法帮助中职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最终成长为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社会、学校、家长共同的任务。尤其作为距离学生最近的班主任,需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环节。

1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现状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习成绩不优秀、学习习惯不达标、与人交流的能力欠缺,他们处于青春期这一敏感阶段,由于自身发展,可能不可避免的在无法融入学校环境,对未来感到迷茫等问题。对自我认知的不清晰将直接导致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如何使处在身体基本成熟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得到同样成熟的发展,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时期是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关系到他们以后如何走向社会和终身发展,所以如果这一时期他们在面临内心矛盾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很容易将这种矛盾发展为心理障碍。而且这一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给予的往往是放纵与溺爱,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往往不具有更高的心理素质,在面对来自各界的异样眼光时,往往难以适应和忍受。当他们的人际交往出现问题之后,很容易继续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当诸多复杂因素统一发生在某个中职学生身上后,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身心健康的平衡难以维持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导他们走向极端。

2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

2.1创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创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外界的环境有着很强的应激性,别人的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性格,所以学校可以从创建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方面入手,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比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当中张贴各种各样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标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时候可以主动找到教师进行倾诉,从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或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以往严厉的态度,和学生成为师生朋友,逐渐走进学生的内心,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让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2.2在学生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现在的很多中职生都有自己的手机和电脑,那么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特点,在互联网当中构建起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当中进行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纠正的方法,让学生每天去阅读这些内容,从而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在生活当中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再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生活当中的正能量事件,通过这种交流,学生能够对生活充满阳光,能够善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从而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2.3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的家庭

学生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应当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的家庭。很多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进入了中职学校,就仿佛人生当中失去了光,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放任不管,甚至会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贬低,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各种各样不健康的心理。所以,教师在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家庭的时候,一方面,帮助学生家长树立起对于自己孩子的信心,让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更多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关心;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能够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便于在学校和家庭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

2.4改变学校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应当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学生能够有较大的改变。比如,在中

职学校当中有很多的学生是非常调皮的,往往会造成一些非常不好的后果。那么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改变以往严厉批评的评价方式,要能够冷静下来和学生进行耐心的交流,寻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通过鼓励式的评价方式或者期望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别让学生承诺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进行改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从而改变学生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让学生逐渐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5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在以往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能够及时被教师发现,最终酿成不好的后果。所以,学校应当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培训,让任课教师能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及时被教师发现,进而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避免学生因为心理问题的影响而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学校在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时候,可以采取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等各种形式来分享和交流教师在干预学生心理健康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并且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让中职学校教师能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都能够有所提高,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世纪社会发展变化要求,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将是未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高素质人才成长群体。由于当下各行各业、各方各面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中职学生这一相对特殊的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值得教育相关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只有当我们将提高人才质量、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中等职业院校所面临的迫切现实问题地位上来,才能真正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等各方面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更好的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晓春.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49-50.

[2]李芳芳.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析[J].学周刊,2020(02)8.

[3]刘巧.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策略研究[J].才智,2019(27)81.

[4]甘心静.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刍议[J].好日子,2020(30):1.

[5]姜梅.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刍议[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6):0367-0367.

[6]孟爽,万书亮.刍议艺术专业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以”特教”学生为例[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