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田径教学中运动训练学知识运用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3

高中田径教学中运动训练学知识运用的研究

陈云凯,深圳市盐港中学,518083

【摘要】本文运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分析了运动训练学在高中田径教学中运用的现状,对其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运动训练学知识和高中田径教学两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关策略。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运动训练学知识对高中田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学生掌握运动训练学知识的程度与田径运动成绩有着一定的关系;对提高学生田径成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田径教学;运动训练;有效策略

【引言】田径运动是一项基本的身体活动,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健身项目。在高中田径运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高中田径运动训练教学主要包括了准备活动、基本技术教学、专项技术训练和恢复与营养四个部分。其中,准备活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增强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理解;基本技术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认知;专项技术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战术水平;恢复与营养则是提高田径运动项目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高中田径教学中运动训练学知识运用的意义

1.1运动训练学对田径教学有重要作用

田径运动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田径运动是一种集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于一体的对抗性体育运动,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体育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而田径教学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对运动训练学知识的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1.2运动训练学与田径教学相结合至关重要

运动训练学知识与田径教学结合之后,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田径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对田径运动项目特征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学生体育竞技水平。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田径运动训练学知识运用还存在一定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强训练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其次要重视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训练;最后还要积极创新田径运动训练方法。

1.3运动训练学在田径教学中效果最优

走、跑、跳是人的日常肢体活动,也是人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田径运动是把人的肢体运动结合在一起,在田径比赛中,同学们只要根据自己的生理习惯,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动作的错误,就可以采用更轻松、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的动作形式来进行田径运动,就可以在一项简单的田径比赛中,将全身大部分的肌肉力量都调动起来,由四肢延伸到身体的其它部位,从而达到全面锻炼的目的。在田径项目中,体育教师要与体育训练的各项指标相结合,采用有效、安全的方式,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田径教学中运动训练学知识运用的现状

2.1田径教学中对训练学不够重视

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运动训练学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进行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由于高中体育课程安排的限制,对田径课程不够重视,所以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对田径训练的相关内容缺乏深入研究。教师普遍认为,田径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不应该花过多的时间在这方面,因此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在很多高中学校,体育课程大多是由文化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缺少专门的体育教师以及完善的课程安排。因此,很多学校都是以文化课为中心开展田径教学工作。但在高中田径教学的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运动训练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运动训练学知识的使用过于单一、过于依赖教师、学生对运动训练学知识掌握不够等问题。因此,在高中田径教学中要加强对运动训练学知识的认识,使教师正确认识运动训练学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田径运动项目特点和规律的掌握。

2.2同学对于田径运动兴趣低下

田径运动相对于常规的运动形式来说,学生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参与田径,他们对田径已经非常的了解,但是在田径运动方面,他们的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觉得,田径就是一个只会跑圈的死工作,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跑圈的活动,好像这已经变成了一种固定的运动要求。在体育互动过程中,学生们更倾向于新颖、有意思的运动方式,而对这些比较枯燥、而且运动动作幅度较大的项目,他们往往会表现得很冷漠。在田径运动方面,老师也会对这些比较笼统、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生理差异。在运动中,他们对每个人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因此,有些身体素质差的同学,无法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在运动中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

2.3运动训练技巧在田径教学中缺失

在每一种运动形式下,都存在着一定的运动技巧。比如,在每一种运动形式下,都存在着一定的运动技巧。比如,在运动中,手臂应该抬高到什么程度,手掌应该是握成拳头,还是将手掌摊开。但是,老师们很少对这些内容进行解释,他们完全凭借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运动,他们会自己去摸索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学生对训练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充分,所以很容易在运动中受伤、感到无力等。田径运动并不只是一个跑圈的运动,也不只是一个赛跑的运动,如果在田径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注重对运动训练学的要求,不能根据学生的特征等,对他们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让小学、初中、高中的田径之间,没有任何的区别,这就会造成运动量不足、运动量过大、运动强度控制不当、运动中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运动中学生的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高中田径教学中运动训练学知识运用的策略

3.1加强训练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的发育阶段,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高中阶段体育教育既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还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机会。田径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运动,需要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在高中田径运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方法的指导,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合理身体素质训练,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强运动训练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在进行田径运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田径运动项目的魅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跑、跳、投掷等运动训练,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特点。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开展专项训练活动,通过专项训练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田径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

例如,在田径教材书“短跑”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传授学生短跑技巧、短跑技术,从而进行短跑训练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且这一产物明确的在教科书上展示出来了,这足以表明在高中田径教学中运动训练学知识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有利于学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田径场上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田径运动技术。

3.2重视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训练

田径运动是一项以力量、耐力等为主要特点的对抗性体育运动,所以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运动训练学知识的运用中认识到自身身体素质与竞技能力之间的关系。田径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所以在开展田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技术动作的训练,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学生对田径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而为学生全面掌握田径运动项目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田径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不断吸收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通过互相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向其他教师传授教学经验。

例如,在田径教材书上“跳远”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跳远本身就是一个注重经验的田径运动,跳远的田径技术性非常的强。所以在学生学习跳远这一田径运动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学经验的传授同时也要注意技术的传授,并且在两者经验技术的传授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实践技术的训练,不能只注重经验,不注意训练。

3.3积极创新田径运动训练方法

首先,在田径教学中要积极创新训练方法。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体育课上度过的,所以很多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对体育运动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而通过运动训练学知识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改变传统训练方法,将各种先进的训练方法融入到田径运动教学中来,积极创新田径运动训练方法。比如对于跳远来说,很多学生认为跳得远就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在进行跳远练习时往往会采用压腿的方法来增加跳远训练的难度。但是通过运动训练学知识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跳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需要通过调整身体重心来实现的。所以在进行跳远练习时就可以采用单腿落地、双臂摆动以及双脚同时起跳等方法来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跳跃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例如,在田径教材书上“新兴户外运动项目”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这就是在创造创新一种新的田径训练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创建新的训练方式也就是要创新新的对应这种田径训练方式的田径运动训练方法。但是这种创新是建立在新的田径训练方式上,教师也可以针对原有的传统的训练方式进行创新从而达到由单一的训练方式转变到多种训练的方式,这种积极的创新是有助于田径训练的帮助的。

3.4通过体育游戏和趣味比赛的方式开展田径训练

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田径知识和技巧进行掌握。如在进行投掷运动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投掷游戏,通过投球、掷飞碟、接飞碟等运动项目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投掷能力,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更好地掌握投掷运动知识和技巧。此外,在开展田径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比赛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比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如在开展跳远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如跳大绳、扔沙包、跳皮筋等运动项目,让学生能够在有趣的游戏过程中不断地掌握田径知识和技巧。

例如,在田径教材书上“趣味田径运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田径训练是单一的、枯燥的,所以在现在或者以后的田径训练过程中老师是要进行积极的体育游戏和趣味比赛的进行来改变传统的田径训练的枯燥无味的过程。当然开展趣味田径运动也是要适当地,毕竟趣味田径是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上的,而田径训练是建立在艰苦的运动过程中的。所以老师在组织田径运动的趣味活动时也是要把握有度的。

3.5在田径运动教学中融合心理训练

首先,在田径运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练习田径项目之前组织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情绪,并使其明白田径运动的意义。体育心理训练与运动员的体质发育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运动员的体质发育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重视田径运动队员的心理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选手。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田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也有利于运动员对技术的掌握。从而产生强烈的自觉性。而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意识会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逐步转化为行为情感和动机,这与运动员的心理品质有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因为运动员有着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在进行心理训练的时候,可以提高他们的意志品质,减轻他们的疲劳和倦怠,给他们的比赛和活动带来活力。

例如,在田径教材书上“跳跃”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助跑”开始练习,随着距离的增加运动幅度。最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田径运动中心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田径项目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结合比赛规则给学生讲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心理表象”训练,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比赛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心理放松”训练使学生在比赛前有充分的准备。

【结束语】通过分析得知,运动训练学知识对提高学生田径运动成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运动训练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好田径运动技能,从而提高田径运动成绩。希望本文的研究对高中田径教学有所帮助,对提高高中生田径运动成绩有所帮助。高中田径教学中运用运动训练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动训练学知识在高中田径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1]赵宇.2013年—2017年周期廣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9.

[2]乔延宾,孟文,黄昕.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组织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7):44–47+49.

[3]李学军,王彩平.山西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训练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7(24):29–30.

[4]范传芳,葛庆焕.浅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现状及启示——以高水平田径队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7):53–54.

[5]张勇胜.高校田径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训练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7(0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