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指向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黄小雁

怀集县怀城街道第二小学 广东 肇庆 526400

摘要:文章提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取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法,旨在是实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该教学法的重点在于预习环节设计了导学大纲,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开展互动教学,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和知识交流的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非线性;合作学习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组成的一个“线性”课堂教学系统,“教”与“学”之间发展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因果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反常”现象随处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很清楚,但学生未必能听懂;教师教学进度快,不代表教学效果好;学生完成了家庭作业,但并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则对应关系是不明确的,说明了数学课堂教学确实是一种“非线性”的系统。

一、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非线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学习、探索发现、发现数学规律。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从学情出发,推动教学,打破传统的单一知识主线和线性课堂结构,注重把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和活动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实现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非线性教学”主张让学生适当地进行预习,找到要学到的知识点作为学习起点,并把重点放在课堂上重难点内容,以问题和学习任务驱动课堂教学进程,简化教学环节,淡化系统讲解,重视课堂的归纳总结。总之,“非线性教学”认为,数学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预习导航”“引导反馈”“总结归纳”,构建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师生在学习活动中交流互动,整个教学的流程是非线性的。并以此为根据,培养学生数学学科关键技能,最终促成认知结构从量变到质变。

二、指向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基于上文可知,“非线性”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交流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应用“非线性”教学具有以下的意义。

“非线性”教学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的张力。传统“线性”的课堂是一种僵化、机械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只是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路来开展教学活动。“非线性”的课堂将“线性”的教学完全否定,只是对其进行“优化重组”,使其成为一种更加灵活的、富有张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互动,更加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非线性”课堂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线性”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疑惑带入课堂,在教室里围绕着关键知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生生互评、教师点拨解决预习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愿意表现自己,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关注。这种打破常规、主动寻找有效途径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非线性”有助于增强数学教育的连贯性。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许多老师在小学低学段采取的都是线性教学模式,因此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听课,不会自主学习、不会质疑,所以许多学生升入了中高学段后,在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掌握“会说、会听、会议论”的能力。而采用“非线性”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课堂互动,有助于增强数学教育的连贯性。

三、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预习导航

在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中,其关键解决“先学”的问题,因此课前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份预习导纲,促进学生进一步加强对于学习内容的认知,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教学前需要提前设置好相应的教学导纲,设计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理特点,导纲的内容应体现由易到难、层次性、探究性等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为了能够在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因此在预习导纲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导学问题应当指向已经掌握知识;导学问题应当指向最终学习目标。

比如在一年级《认识钟表》这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新知识,促进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在课前就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

1.请你画一画小闹钟的样子。

2.向家长请教有关钟表的知识。

通过画闹钟,学生可以回顾闹钟的结构“圆圆的,上面有数字,还有长针和短针。”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回忆起有关闹钟的结构,如“圆形、带有数字、长针和短针……”同时也为课堂的反馈做好铺垫,可以介绍自己的小型闹钟、讲讲自己的小闹钟结构、讲讲自己的画法、讲讲自己对闹钟的认识,以及向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互动教学

在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中,导学反馈是指在预习导航的基础上,由老师参与,集中于学生所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通常为2个),然后以此为线索和切入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新课的教学。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电脑学生进行组内交流,通过展示寻找共识,并在师生互动中解决课前预习的疑惑,接受学习新知识点。比如在一年级《认识钟表》这一课中教师在实施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利用PPT给学生播放一些漂亮的钟面,并将学生分成四个人一组,看看哪个组的学生做得好,并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1:能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这里面包含了哪些东西?

问题2:什么是长针?什么是短针?

问题3:组织学生修改钟面图,重新加强理解。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指针代表的是什么含义,钟面上的数字表示的是什么含义。最后让每个小组成员选出代表,上台给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解释自己钟面中的数字、刻度所代表的含义。

(三)归纳总结

在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就是利用课堂上小组合作中的成果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这个环节将传统课堂小组的“说收获”转变为学生“写收获”,要做到将所学习的知识点“三化”:一是条理化,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和之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二是概括化,这节课学习什么方法和规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三是策略化,这节课学习哪些解决问题策略,有哪些注意事项。比如一年级《认识钟表》,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钟面进行总结。

表1认识钟表知识总结

形状上

写 法 上

读 法 上

相同

钟面都是圆的,还有分针都指向12

都有“时”字,都有“:”,后面都有两个 0

后面都读“时”

不同点

时针指的数字不同

“:”前面的数字不同,“时”字前面那个数也不同。

前面的数字不同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提高教学效能和学校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设置导学大纲,促进学生掌握新知,为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做好铺垫,能够为学生实现异步学习提供组织保障,从而数学课程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潘光志,刘媛.基于非线性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2(10):49-50.

[2]戴根银.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线性思维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0):62.

[3]孙明洁.在小学数学非线性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师道:教研,2015(8):2.

[4]孙建锋.教师与文本对话:从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J].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0(1):3.

[5]曲芳沅.由认识圆谈如何真正地改变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 201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