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

巩江涛

652922197708010610

摘要: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与我国国民经济密切相关。我国目前有一定的建设管理模式体系,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还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造;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具有防洪、蓄水、灌溉农作物的作用,而且对周边经济也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水利工程综合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不仅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目的的准确、及时、持续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特点
  一是区别。每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不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也不同。另一个是多样性。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发展迅速。在满足民生需要的同时,还包括城市建设、交通、经济、电力等领域的法律、学科;三是不稳定。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地域限制,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气候、植被等情况参差不齐,会不同程度地发生社会动荡和泥石流等,加剧了建设的不稳定性;第四是复杂性。水利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建设量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对各个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客观上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2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管理权责不明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中,一些政府部门受市场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权责不明的问题。由于政府的权力过大,这就造成了项目的法律权力过于虚拟,无法在项目管理中更好地承担相应的责任。也造成项目的合法活动性低。很难追究责任方的责任。而且,在现行的法律政策中,项目法人的责权过于模糊,各方责任不明确,也形成了项目法律制度的种种弊端,为逃避责任提供了便利。个别地区的一些水利工程直接与工程队签订勘察、设计、监理协议,没有提前开展招投标活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缺乏调查监督,缺乏竞争,从而形成行业垄断,削弱监督作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值得深思。
2.2发展不足我国目前水利工程发展还远远不够。由于发展落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水利工程是解决水利问题的关键举措,但目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都远远不够。
2.3监管机构松散
  只有建设、管理、监督机构环环相扣、顺畅运行,才能建设满足当前和未来应用需要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说只有抓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障经济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监管机构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建设”的功劳就白费了,“管理”的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目前的质监机构中最主要的是质监机构,比较松散。大多数员工都是兼职,当然也有一些全职员工。前者往往缺乏明确的功能规划,这期间也会涉及资金问题。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3.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
  只有领导足够重视,才能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所以第一要求就是。一是要树立良好的法制管理理念,能够从民生建设的角度出发,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受各种麻痹思想的束缚,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二是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工作日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要以核心为中心,主要领导负责。不仅要积极转变工作观念,还要增强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把工作注意力和工作经验都放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还要探索水利新模式新形势下的项目建设与管理,为后续提升项目质量提供相应的铺垫。
3.2统一思想认识,转变管理观念水利建设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领导对项目质量管理尤为重要,而这取决于领导的思想认识和管理理念,这将直接关系到水利建设工程如何开展,如何进行。因此,作为分管领导,要认识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坚持质量第一,在项目管理中把工作重心放在质量管理上偷工减料以削减成本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督促建设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避免过度浪费。无论如何,质量管理是第一位的,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底。重视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多方面管理。一是立法方面,需要给予法律保障;二是经济方面,需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行政方面,需要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一些便利,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调度和调整。政府领导部门要在项目实施中发挥表率作用,真正落实质量第一的思想。
3.3做好观察检查工作。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观察和检查,这一点极为重要。水利工程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间,其自身的状态和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一些变化。如果处理不及时有效,很容易发生事故。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各项信息,应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和检查,及时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安全隐患,从而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水平。


3.4按照目标计划做好动态管理。水利工程目标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运用计划、组织、协调等多种手段。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控制目标的顺利推进。在目标控制过程中,需要经过输入、转换、反馈、比较、校正等基本控制程序。如果缺少这些基本环节中的某一环节,动态控制过程就不全面,会降低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影响目标管理的效果。
3.5建管结合模式效益分析
  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建管结合的模式,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分析如下:一是运营管理单位在建设阶段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利工程的质量,降低了后期维护管理成本,使水利工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实施了建管结合,项目顺利接管,使水利工程早日投入生产使用,尽早发挥社会效益。最后,运营管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工作,对水利工程的相关环节有更清晰的认识,减少后期管理失误。从这个层面分析建管结合可以获得更大的管理效益。此外,部分运营管理单位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无形中提高了技术水平,理论联系实际,为后期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了解好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而对这些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其良好运行。希望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降速保量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抓住机遇,勇攀高峰,为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巍.浅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若干关键问题[J].建材与装饰,2020(18):287291.
[2]陈占虎.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1):112-113.
[3]安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及成效[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