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3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创新研究

胡韦苑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7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提出的一项新战略,有助于促进城乡要素流动,调整我国的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社会功能的转化。也就是说,未来村庄规划研究和实施的主要方面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创新乡村规划,以此促进城乡地区的多功能发展,同时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多元关系村庄规划创新方式的有效调和。

关键词:城乡融合;村庄规划;创新措施

引言:在未来,我国要将城乡融合发展理念融入村庄建设工作中,将两者联系起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是对城乡关系进行优化并实现城乡同步发展的实践选择,关系到未来乡村的转型发展,所以,我国需要着重思考如何在积极落实城乡融合战略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村庄规划创新方案。

一、城乡融合发展背景

 促进城乡经济的平等发展是城乡融合策略的落实重心,使乡村各项管理体制向着城市方向靠拢,加速城乡制度之间的融合,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社会生产要素资源,并在城乡地区合理布局社会劳动力和社会公共资源,以此促进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快速融合,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城乡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乡融合这一战略,可以实现对乡村发展问题和薄弱条件的有效整合,并采取相应措施激发村庄发展活力。村庄规划要求各级政府联系起来,并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实现城乡经济的振兴发展。

二、城乡融合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一项急需落实并实施的发展战略,可以将城市和乡村两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地域系统融为一体,在融合的过程中,基本载体是城乡空间的融合,物质保障是实现城乡经济产业的融合,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则是要加速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流动,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则是要实现城乡的同步治理。通过对城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来看,加速城乡融合有助于调整城乡各项要素,重新构建城乡新布局,促使城乡地区实现功能转型。

1、加快城乡人口流动

 以往,我国城乡地域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导致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拉大,同时也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双向流通,不能在城乡地区均衡配置各项资源,阻碍了城乡地区的同步发展。所以,要想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并逐渐追平城市区域,就需要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口双向流动,当前我国制定的人口要素流动机制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有助于均衡配置城市农业资源,加速城乡地区的融合发展。因为城乡融合战略的实施涉及多个领域,整体性特点显著,所以其中也囊括了城乡人口融合要素,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整合城乡各项资源,实现对人口的均衡配置,使得人口在城乡两区域双向流动。

2、调整城乡结构

 城乡融合策略的实施要求借助多项政策机制和技术手段,加速融合邻近的乡村组织,大力发展现代化乡村产业,适度集中村庄的聚居人口,提高乡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特色化和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加速产业结构的融合,这也是发展乡村产业的主要目标。现如今,我国城市消费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乡村市场主体需要对传统农业种植进行优化调整,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旅游业等现代产业,加快渐变乡村功能。此外,因为社会组织构成逐渐丰富,导致传统乡村组织结构发生转变,以乡村合作社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的出现为乡村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乡村市场主体得到进一步的充实。

3、引导乡村空间格局变化

 在城乡建设关联发展中城乡建设融合是最高阶段,也是城乡建设关联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城乡建设融入的本质就是要重构城市空间,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都市资源要素,加速城乡建设空间的优化升级。在此期间,最重要的资源要素就是信息技术,通过引进多种现代化技术对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并引导转变乡村空间结构。另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人们不再只是简单地追求解决个人温饱问题,而是重视消费质量和特色化消费,对于日常生活的舒适度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因为供需结构发生变化,使得城乡空间结构布局也在不断改善调整。

4、加速乡村功能转型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地区的作用显著,需要向城市地区供给资源,传播乡村特色文化,并具备农业生态功能。随着农业的深入发展,我国开始加速建设多功能乡村,充分考虑乡村地区的人地关系,在乡村聚落空间在基础上,对城市人口的变化态势进行引导,对乡村居住空间进行优化,使得空间布局可以满足乡村地区居民的需求。乡村并不是由单一个体构成的,而是包含了多个子系统,周期性和季节性是传统乡村的主要功能,在全面落实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之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具有综合多功能性的现代农业产业,加速乡村地区的经济转型发展。

三、基于城乡发展村庄规划的功能和作用

自2018年开始,我国出台并开始实施统一规划体系的战略方案,要求对城乡区域进行统一规划,以此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在此期间,要求各地政府立足于国家发展规划,充分研究对城乡空间的规划,深入分析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相关要求,由各级政府共同出力,对统一规划体系进行完善。次年,我国又出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意见,要求根据城乡发展现状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要求,建立创新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城镇边界的乡村地区进行开发和规划,并将邻近村落划分为一个行政单元,在此基础上设置内容详细的规划方案。除此之外,还应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准,借助村庄规划方案,对乡村地区的设施体系进行完善,对空间格局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快发展乡村经济。

1、完善设施体系,推动乡村发展

 乡村生产生活的主要支撑就是乡村基础设施体系,而要保证城乡发展权利的平衡,就要实现乡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向村镇地区延伸优质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和设施体系的一体化建设。而要想实现对乡村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加速乡村发展,就需要借助乡村规划对乡村功能进行强化:第一,需要在乡镇全部范围内对基础设施的用地布局进行综合考虑,在乡村地区搭建设施网络,并提升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第二,优先发展乡村地区的环卫和物流设施,政府部门需要以乡村地区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与民生健康安全有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加速城乡地区经济的快速融合。第三,需要综合分析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短板,并对设施布局进行合理布置,优化乡村设施的配置标准。第四,对新型设施进行超前谋划建设。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乡村地区也应该紧跟时代脚步,加速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加速乡村地区的发展进程。

2、强化多元参与,达成乡村发展共识和利益均衡

 我国乡村地区具有突出的地域差异性特点,而且基层群众缺少自治能力,导致乡村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加大,而且复杂化程度极高,需要对乡村土地管理办法进行多样化和体系化设置。当前,我国乡村地区正在以城乡融合策略为基础加速转型发展,转变了乡村规划工作的类型,正在从工程建设型城市规划转变为工程建设管制型规划,加速融合乡村工程建设和乡村管理。加速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是要在乡村地区设置多元化的权利主体,但是,又会引发不能明确划分权利界限的问题,导致不能发挥出乡村土地管理者的市场主体作用。所以,需要以农民多元化主导为基础,有效协调多元化权利主体的利益,实现对乡村规划的创新。

3、优化乡村空间格局,实现用地集约高效

优化乡村空间格局的主要目标,是要高效利用乡村生产空间,为乡村居民打造宜居的生活空间,保护乡村地区的生态空间。其中,乡村生产空间的主要功能是生产农产品,生活空间的主体是乡村居民点,从生产生活方面服务于乡村居民,而乡村生态空间的主要功能则是要向居民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方面,主体内容就是乡村地区的“三生空间”,所以,要求对乡村空间进行识别和功能检测,将空间的主导功能发挥出来,实现乡村地区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乡村空间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为了在乡村地区构建绿色、健康的空间结构,基础要求就是要加速乡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所以,地方政府需要重视对特色化乡村空间的打造,并从社会、文化和物质三个方面入手集合乡村空间。也就是说,为了在新时期有效优化乡村空间格局,就需要对乡村空间生长和生产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促进乡村空间的创新性发展。

4、底线管控,保证乡村的基本功能

以往乡村的整体布局存在缺陷,大多数空间区域都被耕地所占用,而且部分乡村地区为了加快农耕业的发展,甚至会大量侵占生态用地,将其转变为农耕地,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我国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要求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种植环保红线,需要将上层单位的管控要求作为国土空间布局规划工作开展的首要标准,并在落实的过程中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禁止或限制开发的乡村区域应加以保护。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村庄在进行建设活动时,随意对农田和耕地以及环保区域进行侵占,避免对乡村生态造成破坏。

四、城乡融合发展的村庄规划创新思路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创新城乡规划,就需要将传统城乡规划的局限性打破,突破物质空间规划所带来的局限性,在城乡转型发展的引导下,将村庄规划的综合作用发挥出来,有效引导和管控乡村发展。此外,各地政府要想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创新城乡规划,就要重视现代规划技术的引进和运用,确定乡村规划的创新思路,并制定具有实效性的乡村规划创新策略。

1、创新村庄规划体系

 对城乡融合发展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涉及多项内容,要求各地区政府部门以城市空间规划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等多项管理机制为依托,加速对产业融合发展管理制度的完善,发挥出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协作作用,实现城乡要素之间的有序互动。另外,在创新城乡规划制度时,需要重点参考国家新出台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目标进行综合考量,实现城乡区域的同步发展。所以,政府部门不应该仅从优化人口空间结构等方面入手进行村庄建设,而是应该综合考量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人口结构和土地分配方式进行完善,使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应该对城乡规划应用管理系统进行健全和革新,实现对混合用地规划方案的创造性实施,对乡村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促使乡村生态空间可以尽早恢复。最后,还应该对乡村基础设施和整体布局进行优化,如此可以增强乡村地区的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新型农业产业。

2、综合实际需求创新村庄规划类型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且空间结构布局大不相同,这就导致我国乡村区域的结构复杂,所以,在制定乡村规划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乡村区域的类别和结构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对乡村空间规划进行完善。在分级研究村镇规模的时候,可以适当将其归纳为村庄规模大类之中,若是还需要考虑如何采取措施保护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还可以在划分村镇规模类别时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为划分标准。在划分的村镇规模大类为基准,再对乡村建设类别进行细致划分,以此实现对村庄规划类型的创新。

3、结合管理要求创新村庄规划内容

 第一,传导性是城镇化规划的主要内涵之一,要求在进行村庄规划时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规划要求和环境保护红线,以免对农田区域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细致分析城乡建设管理指标,确保在制定土地空间规划方案的时候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传导性内容包中还包括了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规划工作,这也是加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工作,最主要的一项难题就是要对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行协调处理,同时,还需要引进物联网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快速整合乡村地区的资源和信息。

第二,传承性是当前城乡建设方案中加入的新内容,要求在进行村庄规划时保存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人文,重点保护乡村地区的土地空间,并将多项要求结合起来,确保乡村地区的空间结构风貌变动不大,使得该区域在空间结构管控要求的基础上保存和活用整体空间。此外,政府部门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保护需求,结合当地的文明特征进行乡村规划工作,确保将乡村地区整体的空间风貌传承下来,并重视对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第三,将乡村规划中创新性内容部分凸显出来。首先,为了在乡村地区发展特色新农业,就应该对乡村产业规划进行创新,将乡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和休闲旅游业融合起来,以区域特色和产业功能为依据进行产业区域划分,同时,需要通过分析农业技术的创新方向对产业空间的发展需求进行梳理,然后对乡村地区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其次,需要对乡村特色图景规划的方案进行创新。需要对乡村空间进行特色化设计,在此期间,需要重视对乡村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注意不可以对具有乡村特色的建筑布局造成破坏,确保乡村地区的景观意象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最后,因为受到社会大流动的影响,转变了乡村社会的治理基础,所以要求政府部门对乡村规划治理方案进行创新和调整。

4、引进现代技术创新村庄规划方法

 积极创新城乡规划技术和评估方法是创新村庄规划方式的关键。在开始进行现代村庄规划工作时,包含多项内容,从一开始对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到最后开展规划监管工作,都需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所以,政府部门在对村庄进行现代化规划时需要引进大数据分析技术。比如,政府部门需要在移动定位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对村庄规划研究进行创新,借助数字技术和生产性数据等相关数据信息,研究村庄的群落结构和地域空间,并有效监督前期数据分析工作和后期计划的执行情况。此外,信息管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村庄规划的全过程中,融合各阶段的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对村庄规划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结束语:

城乡融合政策的落实并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而且在融合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求在今后进行实际工作时,深入探究可以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类要素,着重思考如何在乡村规划制度重构的大环境下,加速开展乡村建设研究工作。此外,在开展村镇建设工作时,还应该对城乡聚落的发展态势进行着重分析,以确保城乡地区的多功能发展需求被满足,促进城乡地区经济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科,南锡康,王伊杰.城乡融合视角下村庄规划策略:村庄分类与发展方向[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2,(11):35-40+47.

[2]何威风,苏丽艳,杨凤姣,王春晓.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村庄规划承载内容和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3):130-133.

[3]姚杰.城乡融合背景下城郊村庄规划编制研究——以溧阳市昆仑街道北部村庄片区为例[J].建设科技,2022,(12):49-52.

[4]马月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研究与实践[D].导师:李玲;孙志英.河南农业大学,2019.

[5]李源峰.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D].导师:李楠.武汉大学,2019.

[6]赵小风,张鸣鸣,赵雲泰,贾克敬,李颖.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总体思路[J].土地经济研究,2018,(02):1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