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格教研为载体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以微格教研为载体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策略

黄欢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  邮编:4425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研工作也在不断地探索中,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改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教学科研从单一的知识获取,转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本文从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了如何运用微格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微格;载体;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策略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其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中加强教研工作,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保证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质量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要想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就需要制定教学科研计划,明确教学科研目标和实施方法,以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不足之处

(一)数学教师对教研活动认识存在偏差

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培养一大批具有探索研究精神的数学教师,所以近几年,学校到处都是“科研兴校”和“科研育人”的标语。很多教师都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但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将教研活动和教学活动简单地划上了等号,认为教学科研就是将教学活动打上了“科研”的烙印,只做表面的工作,以教学科研项目当成装饰品,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改革意愿。事实上,他们还在坚持传统的做法,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部分数学教师,一听到“科研”两个字,就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觉得这是一种专业人士的工作,与他们的工作无关,他们把学校的教研工作当成了一种负担,忙得不可开交[1]。实际上,教学与科研是相互关联的,但也有不同之处。教研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和依据,教研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是研究课题的重要源泉,也是研究的起点。教研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缺乏参与、创新的热情,这与他们对教研工作缺乏正确认识紧密相关,而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必然会影响到教研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教研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

教学研究工作的实施观念、教学计划的欠缺是影响其教学科研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效果一般很差,教学科研工作流于形式,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老师们在课堂上讲授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一种比较熟悉、比较轻松的状态,但是一旦教学评估活动,老师们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引导设计和打分上。虽然以此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在教研活动中得分较高,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却不会采取这种方法,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和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都不会有很大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在面对教研活动时,大都抱着“临时抱佛脚”的态度,采用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教研活动也不能真正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以微格教研为载体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策略

(一)紧扣主题

在活动开始之前运用微格展开调研,首先应当确定研究的主题,并且准备好理论知识,做到有备而来,例如在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展开探讨时可以围绕这一主题选择平均数这一课,并且在课堂导入部分渗透有关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教学的过程进行录制以供教研,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片段进行共同观看,并且展开针对性的探讨。通过明确主题的方式能够缩小教学研讨的切入点,从而帮助教师深入探讨教学方式是否合理。要使新的课程能够顺利地实施,能够迅速地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积极建立健全数学教研体系。学校要促进数学教研工作制度化,其工作内容包括:一、由数学组组长领导的数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要求,立足于语言专业的特征,注重课堂教学,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切入点,分段设计一套可操作的活动内容。二,教学科研工作要有针对性,要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的方法。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要把有关的资料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以便为后续活动的展开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对每个学期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总结,为下一学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制定出一个新的教学研究方案。这些都需要通过制度加以规范,使教学科研活动朝着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

(二)客观评价

在微格教研推进的过程中,可以以录像的形式记录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教学效果,从而为教师的分析提供素材。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整体情况展开细致入微的探讨,在避免传统教研活动中仅仅凭借记忆来描述教学过程所存在的弊端,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具有客观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幸福程度,例如在对平均数片段进行微格教研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置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都可以针对视频提出更加详细的建议,从而更加客观的评价课堂呈现的效果,在共同讨论利弊的同时做到精益求精。教师的参与热情是影响教学科研效果的关键因素,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进行改革。在正式教研活动中,多数教师都有应付心理,没有充分调动教学积极性,使其难以以一种轻松的态度进行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通过改变参与形式,确保教师自主学习,不强迫老师参与教学科研,让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教学思想,保证通过教研活动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并引导教师通过交流与反思,找到问题的出路,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实效。

(三)改变角色

运用微格进行教研能够改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学者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教学的整个过程,而这也是教师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预期与实际呈现效果之间的反思,使得教师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教学过程之中与学生产生的双向互动,感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传递信息,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在教学结束之后对于学生做出的评价是否准确,进而对教学过程展开创新,深刻反思教学行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教研在新课改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到教研活动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教学科研的宣传,把教研活动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科研意识,才能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共同促进教学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数学教研活动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看待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薄弱环节,抓住重点,运用微格突出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拓展作用,要持续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创造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1]杨乐.以团队课例研究为抓手  实施小学数学多彩教研模式[J].广西教育,2019(25):63-65.

[2]唐燕.微格教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新课程(上),2019(06):4-5.

[3]李春英,董学建.以微格教研为载体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活动[J].当代家庭教育,2019(06):147.

[4]翁文顺.浅谈微格教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形式和推广[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122-123.

[5]王凌燕.刍议小学数学微格教研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59-160.

[6]胡锦平.借助“微格教研”提高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8(0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