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实现学生学科质疑能力整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巧用信息技术  实现学生学科质疑能力整合

刘金凤,刘社玲

河南省濮阳外国语学校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实验中学 

摘要:实现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学科质疑能力的整合,教师需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有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要养成不断设疑的习惯,把握设疑的时机,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关键词:双减背景下  信息技术与学科学生质疑能力  整合研究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信息技术对学生学科质疑能力的整合研究,"质疑"必不可少。那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以下是在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学科质疑能力的整合进行了一些课题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问题。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地程度不同,基础知识层面参差不齐,有的同学操作较为熟练,甚至参加过计算机方面的竞赛,已经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能手"、"小专家";而有的同学则从未接触过电脑甚至从未见过电脑,一切只能从零开始。由于学生现有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不均衡状态,给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整合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对信息技术手段的曲解。有些领导和老师认为,新课改每一节课如果没有用到多媒体网络,或者只用了几分钟的计算机,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课,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好课"的局面。而其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简单单文字加图片,完全可以用投影片来实现。事实上,多媒体网络也是信息技术一部分,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3、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占据被动地位,具体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围绕计算机来开展,质疑都由教师决定,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来被动接受。

二、研究对策

1、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动机,引起质疑。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整合研究,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象、动画、影象、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反映事物本质,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这种做法满足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步步引发学生质疑。

2、把学生质疑的问题延伸到课外。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整合研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采取课后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解决。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兴趣,又使学生认识到把所学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的必要性。

3、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质疑。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整

合研究,要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多么天真幼稚,多么搞笑,不可思议,老师也要抱以鼓励的态度,保持学生这种用心思考的精神。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等对待每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适当的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交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捕捉"问与质疑"的契机,放心大胆的去质疑。

4、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热情。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整合研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2)确保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3)让学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在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整合研究教学过程中,要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并在展示的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探究,不能打击学生,要保护学生敢展示和与大家共同进行探究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热情。

5、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中 质疑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整合,教师要尽可能创设质疑问题的宽松氛围,课堂上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加勇气等于成功,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学生敢想敢说,有疑就问;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激励性的语言,实时的点头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要创设情景,优生引路,以点带面,使学生以平和的心境敢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表述自己的见解。

6、引导学生在复习课上大胆"质疑"在复习课中,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点拨、启迪、诱导等功能,提倡学生对于重要问题大胆争议、讨论和自由辩论,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出格"、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纳入"正题"。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重视和鼓励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学生别出心裁的念头,并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积极诱导学生打开提问的话匣子,全面调动他们的思维,力求全面参与,全方位思考,使整个学习、复习过程成为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造的过程。

7、指导学生在上机操作时"质疑""解疑"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整合,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可以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兴趣,有力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强化、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信息技术这一优势,在上机操作前,提出问题,指出目标,并在行动后检查结果。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又可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只有主动地质疑探究才会有所创造。所以,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驳问、敢于向教科书或现成的结论答案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对于不恰当的回答不要嘲笑,要对其质疑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从而真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总之,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整合,备受关注。在巧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采取多样方式,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培养提问习惯等,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质疑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天骄.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李艳.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试题与研究,2020(34).

[3]刘慧明.基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0(02).

注: 本文系2022年度濮阳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22-JKGH-265)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