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疾病

贾曼丽

荆门市中心医院  湖北省荆门市 448000

摘要:免疫吸附疗法是一种基于亲和原理的血液净化程序。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提取患者的血液,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然后通过过滤器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泵将分离的血浆输送到吸附剂中,通过吸附柱上具有高亲和力的物质去除致病因素。最后,将纯化的血浆和红细胞成分返回给患者。与血浆置换术相比,血浆置换术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补充外源性血浆或血液成分,从而有效避免血源性疾病或过敏反应,安全性更高。目前,该疗法已被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

关键词: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分析研究

1免疫吸附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这被认为主要是由于免疫障碍:活化的T细胞与体内的自然细胞相互作用,如B细胞、巨噬细胞和滑膜成纤维细胞。导致细胞因子IL-15、TNF-aJFN-y等)、酶[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透明质酸酶等]、血管生长因子(如FGF、VEGF等)、趋化因子IL-8、GRO~a、MCP-l、MIP-la等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目前,RA的治疗主要是抗风湿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来改善病情。然而,上述药物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疾病的活动,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严重的感染、肿瘤等情况。

1994年,免疫吸附剂首次被报道用于治疗严重和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烧伤。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使用Prosorba)柱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200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正式将免疫吸附疗法纳入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指南。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表明,联合免疫吸附治疗、晨僵时间、软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改善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其他研究表明,42例难治性RA患者在免疫吸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DAS28评分低于治疗前,ACR20为90.48%,ACR50为69.05%,ACR70为3和10%,并且国外学者报道的缓解所需的类固醇限制在最低10mg/d)o。一名患有严重难治性RA的患者在长期使用英夫利昔单抗和metrethrin治疗后发展为细菌性脊柱炎。

由于病情加重,调整治疗方案,采用低剂量激素联合免疫吸附法控制RA的病情,同时接受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第一次免疫吸附后,RA活性立即减轻。在持续免疫吸附和低剂量类固醇治疗的作用下,RA活性保持稳定和不变。事实证明,对于不能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严重感染RA患者,免疫吸附是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其他研究表明,在患有乙型肝炎的严重和难治性RA患者中应用免疫吸附不仅可以去除类风湿性致病因素,还可以减少DNA病毒的数量。张学武等人的口腔研究表明,免疫吸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不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是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老年人的合适选择。由此可见,免疫吸附是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可以快速降低疾病活动性,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激素剂量,减少副作用。

3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3.1拉

目前,RA常用的吸附柱有葡萄球菌A蛋白吸附柱和苯丙氨酸吸附柱(PH-350)。HAD IKA等人将体外白细胞吸附剂应用于RA治疗,结果表明,免疫吸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炎症状,还可以改善与血管炎相关的症状,患者血清和滑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5和RANTES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白细胞吸附剂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细胞因子水平来治疗RA。文献报道,免疫吸附疗法用于患有血管炎症的RA,如单神经炎、皮肤溃疡、皮下结节、胸膜炎/心包炎和心肌炎。2003年,MUGNIER和其他人报道了一名RA合并慢性乙型肝炎(HBV)的患者,该患者在接受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后表现出活跃的病毒复制。经过12次葡萄球菌A蛋白吸附柱免疫吸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下降并保持在A低水平,RA的病情一直控制到吸附后1年。提示当药物治疗有禁忌症时,免疫吸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

2015年,Yang Feng等人研究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联合免疫吸附和不联合免疫吸附治疗RA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免疫吸附联合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快,可快速诱导患者病情缓解。邢益达报告了2018年90例严重RA患者的临床数据。对照组43名患者接受了英夫利昔单抗和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47名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了两次免疫吸附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的DAS28-ESR评分和炎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种差异持续了30周。实验组ACR20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30周时,实验组ACR20的有效率超过90%,而对照组为79.07%。DAS28-ESR的临床缓解和低疾病活性也高于对照组。这项研究表明,生物制剂与短期免疫吸附疗法相结合,可以为RA患者提供更持久的治疗。

3.2系统性红斑狼疮

据LOO等人报道,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严重SLE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MAILLARD等人发现,免疫吸附在去除抗HLA抗体方面比血浆交换更有效,治疗SLE常用蛋白A吸附柱、DNA吸附柱、HA280树脂吸附柱和PH-350吸附柱。研究比较了HA280和DNA280在SLE中的临床疗效,发现HA280和DNA 280柱对所有类型的抗原和抗体的吸附差异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它们在降低严重SLE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方面是等效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差异。然而,HA280比DNA280便宜,这样患者可以增加治疗次数,治疗效果更好。然而,有必要扩大样本量,并在更长的时间内观察疗效。韩志武等比较了蛋白A免疫吸附法、PH-350免疫吸附法和DNA免疫吸附法对SLE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免疫吸附疗法对SLE具有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与治疗前和治疗后相比,患者的尿蛋白量、血肌酐、尿素氮、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均显著降低(P<0.05)。葡萄球菌A蛋白吸附柱能更彻底地清除自身抗体。杨锡超等人观察了A蛋白免疫吸附和DNA230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得出A蛋白免疫吸收治疗狼疮性肾病的效果优于传统的DNA免疫吸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免疫吸附治疗可减少SLE患者在激素减少过程中的激素剂量并减少复发。

3.3其他风湿性疾病

2010年,报道了一例对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炎进行有效免疫吸附的病例。李曙于2020年报道了HA280治疗炎症性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收集77例炎性肌炎患者,其中22例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的基础上进行免疫吸附治疗(免疫吸附组)。结果表明,免疫吸附组可显著降低免疫球蛋白、炎症指数、肌肉酶和抗体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经过3个月的随访,免疫吸附组可以更好地改善部分患者的肺间质纤维化,安全性良好,为炎症性肌病和肺间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免疫吸附疗法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有效性已在少数文献中报道。2019年,王凯等人研究了免疫吸附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身上的应用,结果显示,联合免疫吸附治疗1周后,治疗组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的活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免疫吸附治疗组的NSaids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这些疾病提供了额外的治疗选择,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病例规模。

5结论

总之,免疫吸附疗法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处于危重症和重症阶段的风湿性疾病具有积极的短期疗效。它可以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有效去除免疫球蛋白或致病性抗体,降低疾病活动性,提供良好的“治疗窗口”,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然而,免疫吸附不能从根本上抑制致病抗体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也不能从根本控制疾病的发展。长期缓解和低活性仍然需要定期用药和定期随访疾病活性指标。

参考文献

[1]孔晓丹,免疫吸附治疗技术在难治性风湿免疫疾病中的创新及应用推广.辽宁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01-08.

[2]路屹,马博,路宁.免疫吸附疗法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