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融入机械加工制造的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自动化技术融入机械加工制造的路径探析

周博,朱文韬,李玉婵,滕杰,王毅

周博  身份证号码:2302041988****0213

朱文韬 身份证号码:2302041971****0233

李玉婵 身份证号码:2302021975****1445

滕杰  身份证号码:6222231988****1316

王毅  身份证号码:2302041989****0236

摘要:对于机械加工制造行业来说,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保障了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当中屹立不倒,提高其自动化技术。由此可见,自动化技术对于机械加工制造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变得更高,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合理改进当前的加工设备,进而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在未来能够持续向着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进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机械加工制造;路径

引言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要进一步加强自动化技术应用,做好整体统筹工作。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通过有效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指标,对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控,分析故障节点,做到有序管控,减少故障概率,节约成本预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1自动化技术融入机械加工制造的价值

机械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相关装置或者机械设备,按照预定的指令或者程序,自动化控制或者操作机械制造过程。在机械制造领域,需要不停的提供能量给机械设备,才能持续制造生产,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可实现大批量、大规模、连续性地生产,既能有效提升机械制造的安全性和高效,而且还能解决传统人工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机械制造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促使产品产出的过程、工艺处理、原材料的投入更加快速和便捷,既能有效节约人力资源,还能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将传统机械制造中的体力劳动,转变为管理性和技术性为主的劳动,从而达到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所以,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制造发展的新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中的问题

2.1机械制造的自动化人才不足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机械自动化人员不仅仅要对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做到精通还应该会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信息的技术做到熟练,需要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并且最好是拥有复合型的学科背景而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机械操作的工作上面。如果企业的机械控制或者机器设备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复合型的背景,对大数据完全没有理解和感知,那么也没有办法带领团队深入到数字化和自动化机械设备制造的管理工作的转型当中,很难适应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所以,在机械制造行业不断地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才能保障自动化机械制造的有效应用。

2.2机械设备制造层面出现的问题

在机械加工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机械制造行业内部相关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健康运转。在行业不同的时期以及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和程度都是不同的。如今很多企业在机械自动化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在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保障相关问题。也就严重缩小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生产效率也会降低。

3自动化技术融入机械加工制造的路径

3.1集成化技术的应用

对于机械加工制造工作而言,在其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各环节环环相扣,彼此衔接。需要诸多部门配合才能完成各零部件的加工工作。如若在机械加工制造中其中的一个环节发生变动,则所有程序都应当产生相应的变化。一旦调节工作存在失误便会对机械加工制造工作的进行造成极大的阻碍,而集成化技术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难题。通过集成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机械加工制造的各过程处于动态可控的状态当中,即使是某一环节发生变动该项技术可以立即对整个流程进行调节,让整个制造过程联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集成化技术在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之后有效推动了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发展,使机械加工制造工作效率获得了飞速的提升。在今后的发展中,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应当进一步加大集成化技术的应用力度,进而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3.2机器人冲压生产线的布局规划

在企业生产线中发动机罩壳的具体生产工序为:初始物料可经过涂油机上油,依次包括粗拉伸、精拉伸、切边、冲孔和焊接等,根据搬运物料的大小,形状以及现场作业条件。同时受生产安全因素和现场作业条件影响,发动机罩壳工序采取整条生产线,对此提出两种生产线布局,如图1所示。根据图1,利用实心圆线表示机器人最大半径覆盖范围,机器人作业流程为:利用涂油机取料后,依次为压机一、二进行机器人供料,完成粗拉伸作业。机器人二可将压机物料提供给压机三,机器人二可从压机二取料提供给压机四,等到压机三和压机四依次完成精拉伸作业后,再由压机三、压机四为压机五提供物料。待压机五完成切边作业后,由机器人向压机六提供物料,压机六完成冲孔作业后,需将压机五和压机六物料提供给螺母焊接。在焊接过程中机器人六提取螺母焊接的物料,进行下料操作。结合工艺流程图,利用上述两种生产性布局方式,可满足产品生产需求,然而采用不同布局需考虑如下因素。针对第一种布局,其生产线占地面积较小,整体结构紧凑。机器人四、五、六能够在压机不同位置进行取料、放料,以缩短生产实践,降低干涉可能性,但会导致现场布线较为复杂,机器人运行空间较为狭小。第2种布局,现场布局便捷,机器人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并且可灵活性选择路径规划方案,然而整体来看,第2种布局场地利用率低,两两设备间距离较大,因此,会延长生产实践,并且机器人四、五、六需在压机同一侧进行取料、放料,这对于机器人逻辑性要求较高。

图1两种生产线布局图

3.3虚拟化技术的应用

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在其业务开展时经常会由于加工数值在初始设置阶段其精确度有待提高而使得生产的产品质量很难达到相关标准,使原材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但是当一些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引入虚拟化技术之后,可以在虚拟仿真的情况下对各类数值进行合理设置,并且对最终产品质量进行仿真查看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当对各类项数值进行优化对比分析之后,最终选择出最为合理的数值对相关产品进行制造。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减少次品发生概率。虚拟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大大节约了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原料,还有效解决了机械制造工作开展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大幅度提高其最终产品质量,使其产品更能经得住市场考验,全面提高其经济收益。

结束语

在机械加工制造中,难免会出现加工误差,为了提高机械产品加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需要减少误差的产生。对于自动化技术融入机械加工制造的路径进行详细分析,做出可执行性的解决措施,提高加工技术精准度水平,减少机械加工误差的方法,同时设置误差补救的方法,尽可能消除原始误差,并不断提升自

动化生产水平,让自动化在机制制造行业发挥集成化及智能化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雷荣.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2,58(2):174-176.

[2]刘乐.多元化分析视角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2(1):211-213.

[3]王姚,李汝翀.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汽车机械制造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2(1):229-231.

[4]李红星.汽车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J].时代汽车,2021(24):24-25.

[5]练冬兰.新形势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57(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