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预警设备及其调整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雷达预警设备及其调整方法研究

齐晓光

93246部队,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摘要:雷达阵地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其阵地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机动性更高的雷达。要使其更好地与战场地形相适应,就必须针对战场地形条件对其进行精细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低空预警雷达的阵地优化方法,并给出一套适合于低空预警雷达阵地优化的精化调节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验,以证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雷达;预警设备;调整方法

引言

阵地优化是实现雷达装备战技术性能最优,提高装备战斗力的关键,也是解决“任务”与“阵地”之间最优匹配的关键。雷达阵地优化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其在各种战场环境中的表现。雷达所面对的电磁环境愈加复杂,对机动能力的需求愈加强烈,对阵地适应手段的多样化、应用调整速率的需求也愈加迫切,亟需开展面向阵地优化调整的共性内容、流程与方法研究。

一、阵地优化的方法

(一)优化的基本准则和依据

阵地优化与精细调节要有一些基本原则与基础,总体上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雷达火力是否达到了目标指标;二是要保证被测对象的飞行轨迹具有连续性,方位偏移和高度测量精度能够达到雷达的技术指标。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小干扰与杂波对系统的影响,将图像中的杂波残留量减小到最小,将终端的虚警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不会影响到雷达的检测与接收与追踪。低空报警雷达的目标识别与虚警抑制是其主要功能,并承担空情报告的职责,因其任务性质,确定了其探测概率与虚警概率均达到要求,并在满足雷达功率等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将远区及近区目标探测相结合,以低空目标探测为重点,对杂波抑制、慢速目标探测等进行优化与提高。在此基础上,以环境杂波(地杂波、海杂波)强度、气象条件、任务要求(海空)、小目标探测需求(速度需求、加速度需求)等为基础,对目标进行优化。

(二)优化内容

按照最优阵地的原则与基础,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天线水平;阿兹imut标定;天线高度调节;工作方式的选择;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光敏度和光敏度的测量方法。(对波束资料的开关距离,脉冲压缩参数的选择,滤波器参数的选择,误告率的选择(对幅度无序卡的配置,对强无序鉴别的处理参数,对恒定虚警率(CFAR)的配置参数,对慢响应门限图的配置参数),对配置绘制参数(对配置评价参数(对噪声门限等),对随机抑制的关联距离或方向门限参数(对)等),对数据处理参数(对滤波后的轨道速度,最大加速)进行了最优配置;对图像进行了识别、显示、幅度门限的选取等。

(三)阵地优化效果评估

阵地优化效果评估是雷达效能评估的一部分,它是利用某种科学的方法,给出一种评价阵地优化的有效性的系统或方法,给出一种空管雷达的性能与阵地环境相匹配的系统设计,给出了雷达受干扰时的雷达抗干扰有效性的评价指标集合和方法。并将该方法与优化结果的评价相结合,形成闭环的阵地优化过程。

二、阵地优化的流程模板设计

(一)阵地优化流程模板分类

针对低空目标检测的阵地优化可划分为综合阵地优化、应急阵地优化、恶劣自然环境条件下阵地优化和特殊阵地优化等四种类型。

(二)阵地优化流程模板设计

为便于雷达技术人员根据一定的程序,迅速、简便地进行阵地最优调整,提出了一种用于低空预警雷达阵地最优调整的通用模板。该系统的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该调节过程主要由下列步骤组成。天线水平及角度校正,适应阵地情况,调节俯仰角度;针对不同阵地、不同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的工作方式;按照报文速率要求和具体操作要求,调节天线的旋转速度;依据所处阵地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观测到的回波饱和度、残点等情况,对时敏度进行了调节;通过对杂波、目标回波的观察,判断其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其进行修正,对测量范围、余辉进行修正,对测量参数进行优化。其中包括:滤波参数、杂波图参数、点迹参数等的优化;探测图像与显示图像的选取;探测图像的质量评定;振幅阈值的选取;如果评价通过,那么阵地优化就完成了。

图1 阵地优化调整流程图

三、主要解决的问题

其关键技术是可视化的动态可调,能够在不影响雷达工作的前提下,根据战场环境变化,进行最优参数的设计,以实现最佳探测效果。其中,过程参数的可组态性、参数的优化以及参数的保持等关键问题是关键。

第一,可以对模块的参数进行设定。利用软件来实现模块化组件技术,对模块在使用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参数进行提炼,比如:恒虚警门限设置、滤波系数可选设置、点迹凝聚相关参数设置,最终构建出一个参数接口协议,利用网络接口来实时地收发配置参数。在雷达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软件线程接口,专门用于收发参数数据,并将其配置到各个模块的关键参数中,这样就可以在工作状态下,对处理参数进行配置,并对其进行保存。

第二,通过参数“点到多”的方式,实现多个平台上的参数同步存储,从而克服单个平台上的数据传递效率低的问题,确保多平台平台上的阵地优化数据的一致性。拟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对已有的发射数据进行循环冗余校验,以解决大量的网络信息、错误信息的分析难题,确保阵地信息的安全、稳定、有效地发送与接收。每一台主机都会收到阵地优化的网络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以文件的方式存储起来,并将这些信息以二进制的方式存储到网络服务器的 SSD中,这样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并且存储技术是稳定的,安全的,有效的,这样就可以解决由于突然停电,系统崩溃,以及人的错误操作而造成的数据损失,当雷达关闭重新启动的时候,还可以重新使用上一次的设置,这样就可以减少雷达人员的工作压力,确保系统的各项参数都是稳定的,从而提高雷达的工作效率。

结语

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雷达阵地的优化方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对阵地环境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针对雷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具有较高精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于目标函数的、可实现的、可重复使用的、高精度的定位导航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一种新型雷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低空雷达阵地的优化和精细调整,可实现对地面、海杂波和虚假点迹等目标的快速自适应,提高雷达阵地自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冯乾.分析雷达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及新发展[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8):18-20,23.

[2]张阎,李壮.某型机雷达故障分析与排除[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8):176-177.

[3]王星,呙鹏程,田元荣,等.基于BDS-GD的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识别[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44(3):583-592.

[4]沈家煌,黄建冲,朱永成.基于折叠法和灰关联分析的威胁雷达信号识别[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8,40(2):115-121.

[5]曲志昱,毛校洁,候长波.基于奇异值熵和分形维数的雷达信号识别[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8,40(2):303-307.

[6]宋燕,李伟.降低雷达接收机中噪声的几种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7):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