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

张国琴

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现阶段,学界尚未就张库大道文献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入研究,本课题将以此为切入点,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广泛收集各地关于张库大道的文献资料,系统全面地进行文献整理、内容挖掘及内在价值研究,分析当前整理研究工作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思路,使之为地区历史研究和区域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关键词:张库大道;万里茶道;地方志

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特定区域内极具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察哈尔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拥有较为丰富的地方文献。但由于历史上该地区社会动乱、政权更替频繁等原因,大量地方文献未能得到妥善保存和开发利用,尤其是明清以来的“第二丝绸之路”张库大道文化文献资料较为匮乏,加强张库大道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一方面可以使张库大道的历史文化实现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有利于彰显张家口的历史文化魅力,为提升区域影响力提供了内涵支撑。

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整理的必要性

自21世纪初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被引入中国后,我国十分重视对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目前,长城、京杭大运河及丝绸之路己成功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万里茶道也自2012年的“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起,正式开启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至201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同意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最主要的路线之一,其起始于张家口,达库伦后,又至恰克图,继而延伸到莫斯科和整个欧洲,其不但是清政府的官马大道、俄国的官方商道,同时也是由北京出发经蒙古到达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的最直接、距离最近的道路。这既是一条政府传达政令、军令,使臣、官员往来的官方交通干线,也是一条中蒙俄三地进行贸易及文化交流的民间通道,在中国对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整理研究明显滞后于学术研究的需要,没有系统的文献整理目录,也鲜少相关的文献研究成果。为解决张库大道研究中的文献需求问题,作为张库大道起点张家口市,本地图书资料保存单位一直在积极开展地方文献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张库大道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利于推动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同时,更有助于推动对张库大道文献资源的深入研究与挖掘,使它们充分展示张库大道历史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为深入研究张库大道历史提供丰富翔实的资料,更为地区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和文献保障。

二、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概况

目前,关于张库大道文献资料多散见于张家口、内蒙古地方志及文史资料中,缺乏有效整合。关于张库大道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兴衰史和商贸活动,在著作方面,其代表有张家口地方史研究专家刘振瑛先生所编著《兴盛的古商道》(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出版),追寻张库大道的历史,探究张家口商贸文化的渊源;南开大学米镇波教授所著《清代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邓九刚先生《茶叶之路》(新华出版社,2008年),着眼于茶叶贸易,对张库大道的商贸作用有所涉及。在论文方面,较早系统论述张库大道的是牛国祯、梁学诚《张库商道及旅蒙商述略》(《河北大学学报》1988年),就张库商道的兴衰及贸易活动进行探讨。也有一些以茶马互市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如舒曼《古代张家口茶马互市与张库大道(茶叶之路)刍议》(《农业考古》2014年),该文着重对张库大道概念、茶马互市的由来和张家口商人的作用进行论述。近些年,零星出现研究张库大道的硕博士论文,如祁杭《张库大道的产生和发展及历史作用》(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研究了张库大道产生、发展及历史作用,任海霞《“一带一路”北京下“张库大道”化德段旅游风景道建设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以张库大道为背景,研究了内蒙古化德境内古道沿线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任君宇《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年),文章通过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现代考古技术,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特点。

三、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整理困境

目前,学界关于张库大道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兴衰史及商贸活动,未见关于文献资料整理及研究,且现有研究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文献资料整理面临诸多困境。

(一)文献资料收藏情况不明

第一,国内收藏情况不清,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散见于旧方志、游记、报刊等众多文献中,内容庞杂,缺少有效整理,收藏情况复杂,以旧方志为例,在清代至民国冀、蒙两地旧方志中对张库大道均有记载,一些方志书目虽对这些方志的收藏情况有过一些统计,但由于出版时代距今较久,难以反映出现今方志的存佚状况。第二,国外各机构对地方文献收藏情况不明,国外关于张库大道的文献资料到底有哪些、藏有多少,还需做进一步调查。

(二)文献资料实地收集困难

由于张库大道地面遗址所留无几,且所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涵盖区域范围广,增加了实地考察、收集文献的困难。

(三)文献资料研究数量稀少

当前,专家学者对张库大道文献资料的相关研究几近空白,缺少借鉴和参考,为文献资料整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整理对策

现阶段,为加强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整理,须对张库大道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勾勒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概貌,在广泛收集整理张库大道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刻揭示其文献价值。

(一)多方位、多渠道广泛收集张库大道文献

面向社会大众发放关于张库大道文献征集函,以期有关单位、个人将历年收藏或出版的地方文献资料有偿或无偿的提供给图书资料保存部门。同时,通过开拓新渠道,加强与国家图书馆、专业出版社、数字资源供应商以及海外图书馆的联系,搜寻、发现流散在海外的相关文献。尤其是对于张库大道相关文献的收集,可以通过走访张家口、内蒙古地区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其地方特色馆藏文献进行查阅,广泛搜集散存于各地的张库大道文献资料。

(二)梳理张库大道历史发展脉络

察哈尔区划曾多次发生变化,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是加强文献建设的基础内容,有利于提高张库大道相关文献收集的广度和针对性。图书文献整理部门可以通过探究察哈尔历史文化,梳理区域变迁情况,确定张库大道文献的收集范围,根据张库大道文献类型,分别对现存的地方志、报刊、碑刻、名人日记、游记、照片、研究论文等进行系统整理,梳理文献收藏及流布情况。

(三)高仿还原张库大道原始文献

在收集张库大道文献的过程中,部分原始文献保留不完整、难见原物或价格过高,可以收集这些文献的电子版,并以高仿还原的方法来复制原始文献,实现长久保留。

(四)丰富资源载体形式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读者对张库大道文献知识和信息的多元需求,也为了达到对历史文献长期保护的目的,在对文献整理过程中可以充分采用全文和镜像结合的方式,将纸质原始文献制成数字资源,建立张库大道文献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可进行智能检索、全文浏览、下载打印等一体化服务的文献资源。

参考文献:

[1]梁大伟.21世纪以来散失海外中文古籍文献的回归工作研究[J].出版广角,2020(23).

[2]冯敏莹.晋城市古籍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现状分析及思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4).

[3]黄晓敏.第四届全国藏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综述[J].中国藏学,2021(02).

作者简介:张国琴(1971.4-),河北阳原人,汉族,本科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政工研究方向:图书文献管理。

基金项目:张家口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张库大道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20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