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分析

王炳南

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供电段 山东省青岛市266000

摘要:国家铁路局提出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改造是推动铁路系统优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确保铁路系统运行稳定性。一段时间内,新旧网并有将会影响铁路电气化发展成效,需对接触网进行必要升级改造,以求更好提升铁路整体运输水平。对于铁路电气化工程接触网改造施工项目而言,其整体技术难度相对较大,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难点,需要技术人员予以精细化把关,力求更好保障接触网改造施工效果,为铁路电气化运行提供良好条件。基于此,本文将对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化;接触网;改造施工

1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特点

1.1 参建单位多

由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是在既有线路上进行的,在改造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设备管理、运输等单位进行全面配合才能有效开展施工。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及各设备管理单位之间的配合不协调时有发生,同时,由于不同的参建单位其性质也不一样,从而给铁路以及设备的运行安全造成影响,埋下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必须要达到有效沟通和配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消除隐患。

1.2 作业范围受限

在进行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时,由于是改造工程,所以施工作业范围受限,而既有设备会给接触网的施工作业增加施工难度,既要保证既有设备的正常行车状态,又要安装新设备相互干扰。在吊装施工过程中起吊作业的活动空间也会受到限制。施工顺序只能按照采取先进行支柱组立悬挂安装,然后进行承导架设,再进行倒替及拆旧作业。

1.3 工期长

接触网支柱及至支持装置是接触网悬挂部分的主要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为悬挂部分提供支撑,而在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行车会受到悬挂参数变化的影响。同时,接触网的改造工程非常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工期较长。而在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有任何影响行车等安全问题出现,都就会导致停工等处罚,工期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至延误工期,铁路的正常运行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过渡方案。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的铁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形势发生了转变,从而导致铁路工程建设要求不断增加。而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电气化改造施工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提高现有工程改造技术的应用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对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保证及优化提供巨大帮助。所以,在铁路电气化改造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析是保障施工顺利进展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重视,才能够保证施工行车运行安全。

2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对策

2.1 “天窗”施工安全维护

2.1.1严格要求临时措施

在实际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过程中,受到“天窗”影响,导致整个施工难度大幅提升,为铁路运行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实际“天窗”作业施工也无法达到竣工标准,但要保证列车处于稳定运行状态,需要开展临时性的处理工作。在这些临时措施的建设上同样需要严格控制,不能比正常运行要求更低,保证各个设施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以此来维护整个工程的正常运行。

2.1.2注重检测质量维护

从实践工作中可以看出,由于受到施工场地限制,接触网施工操作时,很难在场内开展改造工作,从而无法保证相关施工标准和要求。为了将该类问题改善,实践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过渡段方案措施把控好,并提前制定合理的限制方案,把控好检测质量。另外,站在接触网悬挂角度来说,整个实践过程并不能对相关方案要求进行把控,人们需要判断接触位置是否能够满足工电标准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新设置的软横跨无区电梯也要保证与相关安全性标准内容相符,同时保证过渡线路安装与标准同步,实际悬挂调整过渡关节方面,应满足电机运行电流要求,这些均需要在“天窗”设计中明确出来。整体来看,想要强化铁路列车运行安全标准,需要在“天窗”施工时进行良好的检查和控制操作,确保各项标准与具体要求同步。

2.2 现场管理卡控

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项目的优化落实离不开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尤其在面对环境相对复杂,且施工空间不足的状况时,更应该高度关注现场各因素以及全过程的实时把关,以此更好提升现场施工成效。技术人员切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全方位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对于既有要素,需全面综合掌握,对于能够继续应用的要素予以重点标注,使其可以继续发挥作用。需要替换处理的管材以及构筑物,也需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如何予以有效管控,避免其干扰到后续现场施工作业。对于现场过渡施工以及正式施工,同样也需切实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以便实时了解现场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干扰问题,对于不当因素予以及时处理。针对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面临的各人员因素以及立柱、管线材料,都需要采取实时监控方式,力求为现场改造施工创设有利条件。对于现场接触网改造施工中的一些关键接线等操作工序,更是需要动态化控制。针对现场中创造的无电区,需进行精细化管控,确保该区域的施工作业高效可靠,避免出现施工工序延误问题。

2.3 过渡工程施工

实际接触网工程中的过渡结构,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既有支柱会对线路铺设产生极大影响,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既有线路,实现对支柱位置的稳步设计,这主要是由于既有线路能够确保列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并采取临时支柱方式开展处理操作。另外,在实践操作上,对于那些重要位置的改造施工,管理者也要执行具体的控制措施,确保各项衔接施工顺利进行。也可以利用临时接头方式强化线索长度,满足车辆运行需求。总的来说,上述两种情况的处理,均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过渡方案制定情况。例如,在站场咽喉区改造上,接触网过渡施工主要是在道岔位置上进行合理化改进,如果工务和供电同时开展现场施工,极容易出现相互影响现象,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采取小范围临时过渡处理操作,避免在后续出现相应问题。第二,当既有支柱为线路运行带来影响之后,新支柱又不能完全替代悬挂网,此时,过渡方案应根据施工单位实际交桩操作情况,制定单立柱,以此来满足过渡要求。如果实践中无法应用单立柱,工作人员可以在合适的相对距离处,应用软横跨方式开展过渡处理操作。

2.4 技术人员筛选落实

基于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要对参与到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改造施工项目中的所有人员应进行严格审查,结合其工作岗位以及所操作的工序,评估分析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岗位胜任力。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的现场培训教育工作也应该落实到位,不断提升其质量意识以及时间观念,确保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改造施工任务可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分析,明确相应的施工注意事项,可以避免整个铁路线路出现问题,保证各个专业之间的有效配合,强化安全管理效果。另外,还能保证施工质量,为铁路行业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雷敬平.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网改造施工策略之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5):231-232.

[2]吴昊.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网改造施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8):242-243.

[3]胡军阁.关于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7):79-80.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5.1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