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康复的作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康复的作用观察

刘风娟 ,者崔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康复对妇女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0名经阴道分娩的妇女作为受试者,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Kegel训练,术后应用早期生物反馈加电刺激。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状况及尿失禁状况要比对照组好。介入治疗组患者盆底肌力IV、V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出现尿失禁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后未漏尿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早期干预对产后盆底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简便易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Kegel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

医学上一般认为,妊娠期间在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盆底肌和神经损害,尤其是在阴道出生的初产儿,可导致盆底损害,乃至尿失禁,从而出现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性功能受损等,对产妇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分娩后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本文选取我院2021年阴道分娩产妇90例,并进行了相应的康复训练。具体的报告内容如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9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时都是单胎,盆底肌肉力量低于IV,没有辅助设备,且在分娩时没有发生难产。排除阴道炎、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感染、盆腔外科手术史的病人。对照组45名,初产妇29名,经产妇16名,妊娠39-42周,妊娠平均时间(39.7±1.2)周,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7.4±4.6)岁;观察组45名,30名初产妇,15名经孕妇,妊娠38-42周,,孕平均(39.2±1.5)周,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6.5±4.9。经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基本数据均无显著性(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术后6-7周测量两组的盆底肌肉力量,并作相应的记录。观察组在分娩后6-7周开始进行Kegel训练,即:进行肛管收缩训练,每次收缩时间>3秒,然后放松,持续15-30分钟,2-3次/天,或者150-200次/天。6-8个星期是一次治疗。观察中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来判断病人盆底肌肉的运动情况,从而开展早期的治疗护理,同时运用电冲击和电刺激来开展个体化的护理,并利用电冲击的种类、波形、次数、脉宽、力度,以及持续时间等逐步提高盆底运动。一周两次,每次10-15次,每次30分钟。两组在治疗后,分别进行了盆底肌的整体压力分析。

1.3观察指标;盆底肌压力测量是以手测GRRUG为依据,无收缩为0,阴道肌震颤可维持1秒,收缩1次为I级;未充分收缩2秒,2次为II级;全部收缩,不抵抗,3秒后,3次,3次,为III;全收缩,有轻微的对抗,可维持4秒,4次不疲劳,4次为IV,充分收缩,连续反抗5秒或更长,5次以上,为V。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P<0.05存在显著的差异。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比较:

表1两组千预前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比较(例)

组别

0

0级

级I级

Ⅱ级

Ⅲ级

V级

观察组

干预前

8

29

8

0

0

干预后

0

3

11

23

4

对照组

干预前

7

30

8

0

0

干预后

2

4

12

25

1

2.2两组尿失禁改善情况比较:

表2两组尿失禁改善情况比较(例)

组别

从不

≤1次/周

2-3次/周

1次/天

观察组

干预前

0

4

6

2

干预后

8

4

0

0

对照组

干预前

0

5

5

2

干预后

2

4

2

1

表3两组漏尿情况比较(z±s)

组别

不漏尿

少量漏尿

中等量漏尿

观察组

干预前

0

11

3

干预后

8

4

0

对照组

干预前

0

10

2

干预后

2

8

1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一个典型的妇女病症,此类病症虽不会致死,但会对病人的盆底肌肉功能造成一定伤害,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进而对病人的身心与精神健康形成不良的影响。长期的临床研究表明,怀孕和生育是引起盆底功能紊乱的高危因素,阴道生产会增加产妇排便、排尿等一系列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危险,从而使女性盆底肌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

产后盆底肌肉恢复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预防和治疗某些盆底肌肉引起的问题,例如漏尿,尿失禁。关于盆底肌肉的康复,医生建议产后42天要去医院做盆底肌检查,以确定自己的盆底功能状况。盆底肌的损伤比较严重,需要通过生物电刺激来进行治疗。

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占了绝大多数,但大多数女性并未及时去医院进行盆底检查,因为她们认为产后漏尿、尿失禁、性不快等都属于正常的情况。不好意思去医院。随着年纪逐渐增大,荷尔蒙分泌降低,肌肉持续松弛,骨盆机能失调的问题就会愈演愈烈,发展到最后只能依靠外科手术治疗。

产后盆底肌肉的运动对于女性来说尤其重要,尤其是在咳嗽、笑、腹压升高的情况下会出现尿失禁。通过锻炼盆底肌肉,可以增加尿路的阻力,提高尿液的控制。所以,长期以来,通过对盆底肌肉的锻炼,也是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非手术疗法。

孕期早期妇女如果没有压力性尿失禁(SUI),产前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妇女比没有接受过盆底运动的妇女降低了30%;而产后3个月就出现SUI症状的妇女,可以在产后12个月内通过盆底肌肉锻炼降低40%的危险,同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快速进行8周的盆底功能锻炼,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目的。

女性妊娠期和分娩期,因孕妇腹压增加、分娩时产程延长等原因,很容易造成盆底肌肉的损害,从而引起盆底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早期进行的盆底肌肉锻炼有助于促进产后性生活,并防止产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但是,在国内,因为大部分妇女对盆底肌肉的认识不足,而且因为盆底是私密的地方,所以她们很少去医院做太多的检查。产后康复是随着病人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而显得日益重要。而且,由于妊娠和分娩对盆底的损害具有可逆性,所以在产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阴道收缩,预防盆底功能紊乱、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

结论:通过上文所述,早期行盆底康复疗法对产后产后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操作简便、实用,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阳,杨丽霞.孕期联合产后盆底锻炼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6):16-17.

[2]刘芬,梁春明,刘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女性膀胱不稳定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9):35-36.

[3]鲍颖洁,胡孟彩,高桂香,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多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1):22-23.

[4]王道风.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5,(13):114.

[5]刘娟,曾洁,王海兰,等.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10):78-79.

邮寄地址:

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温泉西路21号第一济困医院 刘风娟139999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