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实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7
/ 2

关于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实例研究

俞丽利

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幼儿园 312039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大多数工作都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的,所以培养人们的合作能力非常关键。俗话说,加强娃娃教育是本质,唯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才能够为其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做铺垫。不过当前大部分幼儿在父母及家中都是备受宠爱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所以基本上不重视与他人的合作与共享,也无法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而现今的幼儿教育的宗旨是指导幼儿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其中,“共处”是培养广大幼儿合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路径。

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是结合一些实际教学案例,着重探讨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存在的问题,并为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带来支持与帮助。

研究现状:在当前的大班幼儿合作行为调查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大班幼儿在合作期间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①不懂得如何分工合作;②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出现冲突与矛盾;③缺乏强烈的合作动机等。

考虑到当前社会需要具备较强合作精神的优秀人才,唯有如此才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对此,广大幼儿教师需要在大班幼儿教学活动中,对其合作行为进行正确地引导与纠正。

研究策略:

    (一)组织分工合作的具体游戏活动

根据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要求来看:在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中,需要提供一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才能够完成的人物,确保幼儿在实际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合作的意义与价值,并逐步掌握分工合作的技巧。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广大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教学平台,鼓励广大幼儿积极参与一些多人合作活动[1]

例如:教师为幼儿设计一个乒乓球赛道,然后确定区域活动场地。在游戏一开始,小明、小花、小雨这三个小朋友选择了一个乒乓球赛道,此时小雨将一个空的牙膏盒放在赛道中,接下来小明也像小雨一样拿出一个牙膏盒,然后将其放在小雨牙膏盒的后面,随后小花也做了相同的动作,将牙膏盒摆放在旁边,接下来他对小伙伴说:应该竖着放,然后在上面继续摆放牙膏盒。随后小花也赶紧拿出牙膏盒,并将其放在竖立的牙膏盒上端。他们一边摆放、一边商量,并强调:这种摆放方式是否能够通过呢?随后小明拿出一个乒乓球尝试了以下,发现想不通,随后他们立刻更换了另外一种摆放方式,接下来小明又拿出一个乒乓球进行尝试,此时发现它们能够顺利地通过赛道,接下来他们继续摆放下一个空的牙膏盒。

根据此次案例能够看出:这一个游戏是需要三个小朋友共同合作才能够完成的,一开始三个人需要将牙膏盒摆放成一个赛道,随后对角色进行合理分配,谁能够顺利地将乒乓球推向赛道中,那么谁就是守球门的人。这一个游戏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三位小朋友积极地参与合作,并明确分工;而教师在此契机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分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所以这三位小朋友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利用牙膏盒的摆放设计出一个赛道,接下来确保乒乓球能够在赛道中灵活地滚动,所以为了完成这一个任务,这三个小朋友必须要互帮互助、共同探讨与协商,方可顺利地完成任务,通过这一个游戏活动,能够最大化地增强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与集体精神。

(二)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与方法

按照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要求来看:如果幼儿和同伴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矛盾与冲突,那么教师需要鼓励他们尝试着通过协商、沟通、交换、合作等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如果幼儿在合作期间出现矛盾,且不懂得如何处理的话,教师需要教会幼儿解决的方法与技巧,确保让他们明白该如何更好地合作与交流。

例如,在“谁做服务员”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安排八名幼儿在“大排档”的牌子前插卡,在游戏期间,所有的幼儿都是服务员,但是没有一个扮演“顾客”。随后教师则需要提出问题:为何大家都是服务员呢,怎么没有顾客呢?随后婷婷举手,并说道:我扮演顾客吧。接下来,我对其他幼儿说:你们自己协商,需要安排2名服务员,协商好了,就可以游戏了。随后我再一次来到大排档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已经把自己的角色安排好了,大家都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

通过这一个案例能够发现:很多幼儿在一开始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都希望 扮演“服务员”,但是却不想要扮演“顾客”,而教师此时需要给予正确地引导,让他们通过内部协商的方式来进行合作,随后通过教师的点拨与指导,幼儿们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唯有通过内部协商确定具体的角色,方可让游戏更加顺利地开展下去。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大部分幼儿都理解了合作互助的重要性,由此能够最大化地增强了参与游戏的热情。

(三)增强幼儿参加合作活动的动机

由于年龄的不断增加,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第一名,并且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光荣且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教师在对其进行引导的过程中,则需要灵活性地把握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然后对其进行教学活动指导。

例如,在“二人三足走”的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在户外进行区域场地设置,并安排学生进行跳绳运动。在实际游戏中,教师需要向幼儿们询问:玩游戏的方法。一些幼儿回答:这个游戏是一个人玩的;但是一些幼儿回答:可以安排2个人各自拿着绳子进行摇摆,然后让其他小朋友在中间跳绳;当然也有一些幼儿回答“可以玩2人3足走的游戏”,最后大家通过举手投票的方式,选择了2人3足走游戏。

接下来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一起商讨游戏的规则与具体玩法,在各个条件准备充足之后,正式开始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顿时高涨了许多。一些幼儿很早就选好了玩伴,并且能够自由参加训练。此时,小雨与小明是一组的,小雨一个手拿着绳子,并将其系在脚上,然后另外一个手叉腰;小明则是一只手拉着小雨,两个人拼命地往前走,随后,小雨突然跌倒了。此时小明需要第一时间将其拉起来,他们站在原地商讨着什么。没过多久,他们继续往前走,并且还边走边说:跨中间的那个腿,然后跨两侧的腿。随后他们的行走速度不断提升,乃至最后能够奔跑起来。

当幼儿们排好队之后,铃声响起,他们就好像是脱了缰绳的野马一样飞奔着跑了出去。在比赛的过程中,两人合作的默契程度比较高,而且奔跑的速度是最快的;一些人在中途摔倒了,不过能够第一时间爬起来继续奔跑;一些两个人奔跑的速度比较慢,但是依旧能够坚持下去。当然,比赛是有盈有输的,在比赛结束之后,一些人非常开心,但是也有小朋友不开心,不过他们的参与热情是非常高涨的,而且还希望能够再比赛一次。

通过这次案例能够发现,这对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是有很大帮助的。唯有两个人配合得当方可获得成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唯有整个团队中的成员积极配合,方可让小组获得成功与胜利,并顺利夺得冠军。在幼儿想要获得冠军的时候,他们的参与热情就会大大提升,此时他们也慢慢地明白:想要获胜一定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配合,单纯地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此时,合作显得非常的可贵及重要,所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研究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各个行业的竞争愈来愈多,所以合作与竞争也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方向。对于幼儿教育人员来说,该如何高质量地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促使其积极地开展合作活动,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及应对的重要课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案例,并按照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性调整,方可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提升,为其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卢佳. 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案例分析[J]. 新课程:综合版,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