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对面瘫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7
/ 2

中医康复护理对面瘫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周晨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江西  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分析面瘫患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面瘫患者分为参照组(n=34,行常规护理)和病例组(n=34,行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总满意度。结果:病例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总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面瘫患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面瘫;心理状态;满意度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根据病因不同,可出现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该病治疗需针对病因施治,同时配合理疗、药物治疗等加速康复速度[1]。近年我国传统医学在面瘫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其中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得到医患广泛认可[2]。本研究即实际以我院收治的面瘫为例,明确中医康复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有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采用抽签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面瘫患者分为参照组,各34例,其中参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31~56岁,平均(41.82±3.11)岁。病例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33~59岁,平均(41.13±3.59)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加强面部保暖,对于眼睑闭合不全者需避免阳光直射,外出佩戴墨镜,睡觉覆盖无菌纱布。做好患者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多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病例组行中医康复护理:(1)情志护理:采用移情易性法,播放轻音乐、看电视节目、读书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恐惧感。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予以支持与鼓励,抑制负性情绪滋生。及时对患者释疑解惑,解决患者问题,降低其焦虑、不安感。(2)饮食干预:辩证给予饮食指导,气虚血瘀证患者食用桃仁、银耳、红枣等益气活血食物;风痰阻络证患者给予海参、白萝卜等通阳泄浊之品;风寒袭络证患者多食葱白、大豆等祛风散寒食品,忌食生冷、凉性食物;风热袭络证患者建议使用黄瓜、丝瓜、冬瓜等疏风清热食物,忌食辛辣燥热之品。(3)耳穴贴压:取面颊、口、眼、额、皮质下等出现结节反应点,消毒后以探棒探查敏感部位,压一小窝,将王不留行籽粘在医用胶布上贴于小窝处,按压至酸麻胀痛止,每穴按压1min,3次/d,隔日取对侧耳穴。(4)穴位按摩:两手摩擦至掌心微热,放于患者两颊,以顺时针方向摩擦,逐渐加重力度,至患者脸部微红,随后选择太阳、承浆、地仓、鱼腰、印堂、阳白、四白、迎香等穴,每穴点压1min,2次/d。

1.3研究指标

(1)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心理状态,HAMD量表共17项内容,总分54分,HAMA量表共14项内容,总分56分,分值与抑郁、焦虑程度成正比。(2)采用自拟问卷调查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服务质量、护理技能、工作态度等,总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数+一般满意数)/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1.0,计量资料(HAMD、HAMA评分)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总满意度)以“%”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病例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组别

例数

HAMD(分)

HAMA(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病例组

34

23.10±4.03

9.88±1.48

22.35±4.62

8.68±1.30

参照组

34

22.28±4.19

12.71±1.32

21.89±4.83

11.31±2.17

t

-

0.822

8.321

0.401

6.062

P

-

0.414

0.000

0.689

0.000

2.2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

病例组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病例组

34

19(55.88%)

14(41.18%)

1(2.94%)

33(97.06%)

参照组

34

15(44.12%)

12(35.29%)

7(20.59%)

27(79.41%)

x2

-

-

-

-

5.100

P

-

-

-

-

0.024

3 讨论

面瘫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归属“口眼歪斜”“口癖”范畴,病因在于卫阳不固,风寒入侵至阳明,气血受阻则筋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致病[3]。中医传统技术在面瘫的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如中药外敷、艾灸、闪罐等,其效果均已得到证实[4]。本研究将多种技术加以结合,开展中医康复护理。

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总满意度更高(

P<0.05)。究其原因护理中考虑到患者无法接受面部肌肉功能障碍,常容易产生悲伤、恐慌、不安等情绪,患者情绪波动大,甚至可能出现自残行为,影响治疗,因此开展情志护理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确保中医技术的有效开展。饮食干预针对患者不同症候制定不同食谱,利用食物性味的偏颇特性,调节阴阳,促进患者康复。耳穴贴压的原理是利用触电感与气体流动感刺激耳穴,调节相应脉络,从而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穴位按摩可以疏通经脉,行气活血,同时有扶正、祛邪、补虚等作用,可防止风寒入侵,同时该方法还可兴奋神经,改善肌肉收缩功能,避免肌肉萎缩。

综上所述,面瘫患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湘,黄蓓,鲁娟. 中医康复护理联合激励性心理护理对面瘫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7):24-27.

[2]薛海燕,陈晓,宋毅. 中医护理技术治疗面瘫后遗症1例护理[J]. 上海护理,2019,19(12):62-64.

[3]兰玉兰,黄云,黄利娟,等.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鍉圆针定量痧疗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 全科护理,2021,19(19):2692-2694.

[4]周丽娜,颜婷,兰美娟. 基于"1+3+X"的中医特色护理配合穴位贴敷护理在面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1):201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