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5
/ 2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符礼琴

身份证号码:511622199202288923

摘 要:

为满足不同住户需求,目前很多高层建筑工程都建设有一层或多层地下室。地下室部位特殊属于隐蔽工程,所处的位置阴暗潮湿,对地下室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施工质量存在隐患,容易出现裂缝、渗漏等质量问题,影响地下室使用功能和寿命。因此一定要通过采取有关措施,保证地下室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其抗渗性能。本文对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个人意见,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防水;质量控制

前言

高层建筑所建有的地下室工程普遍具有埋置较深、环境潮湿等特点,

由于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隐患不容易被发现,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导致整个地下室工程投入使用后产生裂缝和渗漏等质量病害,要对其进行处理和维修非常困难。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地下室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其防水性能和抗渗性能。

一、高层建筑地下室常见漏水原因及分析

1、地下室渗漏水部位和形式

地下室投入使用后,出现常见的问题就是渗漏。具体包括有涌水、波动渗漏、构造性漏水等,地下室设有管道时,其附近的位置,也容易出现渗漏问题。

2、混凝土结构刚性自防水失效

地下室所处的环境潮湿,水份容易侵蚀到结构内部,影响结构质量。因此,必须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刚性自防水性能。要实现上述效果,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尤其关键,必须有足够的密实性和强度,方可满足要求。如果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合理,或者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施工工序质量不合格,就容易出现结构防水失效问题。

1施工人员不按规定进行作业

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的工序之一,如果作业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着浇筑中途停止、振捣不够密实、

不按设计规定进行施工缝处理、以及与旧混凝土接搓处理不好时,均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松散问题,引发渗漏。

2)排水方案不合理。

如果排水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地下水会过早地入侵到混凝土结构内部,造成质量隐患。如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停电或其它原因,引发排水设施不能正常作业,而此时水位高于预定水位,这样水分会涌入混凝土里,如其尚未凝固,必须引发结构质量问题。

3、柔性防水层受到破坏

不同的地下室应当采用不同的防水材料,如果施工材料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如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施工厚度不足时,会容易造成柔性防水层质量问题。

此外,设计方案不合理,如在进行地下室底板施工时,采用点粘法和空铺法作业,这样会容易在地下室垫层和柔性防水层的相汇处产生

缝隙,密闭性不足,水渗入缝隙流入结构内部。

采用外防外贴法作业,可促进结构混凝土与柔性防水层相结合,若

出现地下室下沉或者需要回填施工时,会引发保护层变形以及断裂等问题出现,防水层受到破坏。

二、 地下室防水施工及质量控制关键

要提升地下室工程防水质量,必须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以及管线安排等实际情况,坚持“放、排、堵”相结合,合理制定防水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通过采用综合的管理措施,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提升地下室防水抗渗性能。

1、防水材料控制

现阶段市场上用于防水的材料不断增多,主要是以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为主。防水涂料能够自动修复、耐腐蚀、环保,防水卷材主要是改性沥青,可以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

使用前一定要对防水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并按照有关说明书进行作业,保证防水材料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2、优化刚性防水混凝土质量

高层建筑中有些地下室工程,其埋置深度较大,在其上面需要设置绿化及消防通道,为满足上述功能需要,地下室混凝土防水要求更高,必须强化其结构厚度的控制工作,提升防水等级、抗震性及安全性。

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其缩水性必须满足相关要求,提升混凝土抗渗能力,防止水分入侵。

3、加强地下室结构防水设计

要制定正确的防水设计方案,应先对地下室结构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包括项目特点、项目地质条件、否存有地下水、防水要求等,在综合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防水设计方案,保证地下室防水系统能够发挥其防水作用。

对结构容易出现渗漏部位要重点关注,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如地下室侧墙和底板等,要进行精细化设计,保证底板厚度,保护层等的设计科学合理,防水材料选择合理。通过采用正确的设计和节点构造措施,综合防控,提升各节点的防水性能,实现整体地下室结构工程的

抗渗性和耐久性。

4、做好地下室细部防水抗渗设计

1施工缝

如地下室浇筑作业不能连续进行一次完成时,必须在合适的部位设置

施工缝。施工缝可呈水平状或垂直状,主要以平缝为主,但其存有橡胶膨胀带,较易变形,对接处不容易粘实等缺点,容易引发地下水泄露,为解决这种问题,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凸缝、企口缝等形状,防水率有了更大提升。

2后浇带

后浇带设置主要是为了降低温度、减小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问题。

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后浇带进行二次加固作业后,无法分割四周钢筋,容易产生污垢,带内容易受到地下水渗入。

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有学者建议实行跳仓法作业,应用该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混凝土初凝时期内部的应力释放出“抗与放”的特性,

把结构分成几部分,再进行各部分施工,接缝处就按施工缝方法进行处理采用此技术,可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出现温度裂缝几率,不需要或减少设置温度后浇带数量。

3穿墙套管

现阶段相当部分的地下室内都安装有机电设备,布满了各种管线。

外部管线一般都是用钢管套连接后,预埋混凝土里,同时安置止水环。

为提升防水性能,需要对止水环的高度、厚度进行严格控制,对出现

空隙部位,要采用封堵材料密封,阻止水源进入。

三、 地下室结构施工时防水质量控制

1、施工缝质量控制

对于施工缝可用不锈钢钉固定橡胶带,使之与混凝土连接,然后再在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粘贴聚乙烯泡沫板,最后再对另一侧混凝土进行浇筑。当结构沉降满足要求时,就可以进行沉降缝密闭施工。此时需要首先去除伸缩缝中的泡沫板,以及两侧较为松散的混凝土。然后去除缝隙内的杂物并清洗干净,涂刷一定的水泥浆液,最后进行浇筑、振捣。

2、防水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地下室施工所需要的防水混凝土材料,要按照预定的配合比进行配置,控制好搅拌时间。施工过程要及时跟进混凝土塌落度的检测工作,合理控制混凝土运输距离,避免出现因运输原因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提升浇筑质量,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方案合理。

要以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标准为依据制定施工方案,指导各工序有序施工。浇筑混凝土期间要根据有关规定设留沉降缝和伸缩缝,施工期间有关管理和监理人员,要加强对各工序施工的动态质量监控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2)浇筑混凝土工序完成后,对出现的泌水、裂缝等质量问题,应马上处理,如出现泌水时,可采用海绵吸水或真空吸水等方法处理,

之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并及时养护,消除裂缝问题。

3防水材料施工质量控制

对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水材料,要对其防水性能质量等各种参数进行检查,经检验合格后的材料要妥善安放在室内,干燥和通风良好的位置同时做好保护措施。

防水材料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铺设质量。如铺贴防水卷材时,一定要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有序作业,黏结剂要涂刷均匀,对于拐角、节点等位置,要认真细致铺贴,注意不要留有结构缝隙。

防水层工序完成作业后,要检验其施工质量,确保质量合格,同时保护好防水层及已完成的工序,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受到后续作业不慎而损。

结束语

做好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确保地下室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应当从设计、施工、防水材料应用、质量控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有关规范标准为依据,加强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通过采取多方措施,保证地下室工程质量合格,防水抗渗性能达标,投入使用后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

[1] 邱国富,地下室防水施工关键技术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7(10)

[2] 石红真,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