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3

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崔语方

中煤哈密发电有限公司   839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设备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对电能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对发电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发电厂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将其转换成电力和电力,为生产和生活提供高效的电力。就火力发电厂来说,其燃烧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很大,这与节能、环保、低碳的思想不符。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优化锅炉的燃烧工况,使其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从而为提高整个机组的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本文从燃煤锅炉的工作机理出发,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最优的燃烧操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引言:就发电而言,燃煤锅炉的热能效应既与其发电效率相关,又会严重影响燃煤的利用率。锅炉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燃烧效率下降,使其无法有效地控制其工作,并对其合理的燃烧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调整和改善锅炉的燃烧性能,可以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根据目前锅炉燃烧操作中的缺陷,提出了改善锅炉燃烧操作的措施。

  1. 综述

1.1燃煤电厂锅炉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在日常工作中转化能源的关键环节。在炉膛内,燃料与锅炉内的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成热量。在反应过程中,由于受热面的影响,高温烟气流会将热量不断地输送到受热面上,形成一个温度和压力并存的水蒸气,通过叶轮的转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继续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和煤炭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并非由一个部件构成,如下降管、单锅管等,其运行调试受风机、烟道振动、水位等多种影响。就拿“风机失速”来说,当锅炉被启动时,由于风扇的作用,流量很小,但当风压超出一定的限度时,它就会失去动力,从而导致锅炉的正常运转。因此,火力发电厂应针对实际运行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将风机出口风压降到一定的限值,防止主管压力超标,科学解决风机失速问题,优化锅炉运行调试,促使锅炉处于高效运行中。

1.2燃煤锅炉的运行原理

燃煤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关键设备,它的燃烧性能对整个机组的经济运行有很大影响。燃煤锅炉是以煤为主要原料,在生产中必须事先进行粉磨,将粉煤磨制成粉状,通过输送装置将煤粉送入锅炉炉膛。燃烧室将煤粉和空气混合,使其在炉中充分燃烧。在实际的锅炉运行中,燃煤通常会在炉膛中停留2秒,为使其充分燃烧,必须保证足够的空气流量,以提高其燃烧效率。燃煤在锅炉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使其与锅炉有关部分充分接触,从而达到高效的热量转移,同时又产生蒸汽,通过蒸汽涡轮将热量转换为机械能,从而确保发电厂的正常运行。

1.3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的必要性

在电厂生产中,锅炉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装置。锅炉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储存大量热量的设备,而在内部,蒸汽是一种高温、高压的环境,如果出现了故障,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由于锅炉自身的容量很大,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燃油,为了提高其使用和发电的效率,必须使其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燃煤锅炉的主要燃料是燃煤,其自身排放的 NOx污染物非常多,不但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还会加剧温室效应。通过合理的分配,可以有效地提高锅炉的燃烧状况,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以上问题。例如,合理分配燃煤锅炉的空气,可以使燃煤得到充分的、稳定的燃烧,降低烟气的热量和飞灰,从而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后,加强对锅炉燃烧系统的风量控制,合理调节一次风能和二次风能,并能正确调整同一层火焰的中心,防止水冷壁出现局部过热,造成焦化。并可减少炉膛出口部位的烟气温度偏差,防止管线泄漏等安全隐患。

2.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问题

2.1环境条件影响存在煤粉分配不均的问题

火力发电厂在使用时,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燃烧室内的煤粉分布不均匀是很普遍的,这将极大地影响到锅炉的燃烧效果。在锅炉的燃烧中,由于风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煤粉浓度的变化,所以当锅炉的风量分布不均时,煤粉的分配也会发生不均现象,从而使锅炉的燃烧不均匀,从而影响到燃烧的热效率。尤其是在节能减排的情况下,锅炉燃烧器煤粉分布不均现象较为普遍,这与控制系统设计的缺陷密切相关,应适时调整燃烧送风量,以防止煤粉分布不均。

2.2缺乏丰富的测量技术手段

目前,火力发电厂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火力发电厂的不断发展,火力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设备,它是火力发电厂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燃烧和运转性能直接关系到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进行强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燃烧和运行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火力发电厂没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外,还缺少一套完善的检测技术,这就导致了火力发电厂的锅炉燃烧和运行效率很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不够超前,导致他们在实际测量中只注重传统的工作模式,采用的测量手段比较单一,使得风、粉等测量工作难以高质量地落实,不利于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烧运行效率的提高。另外,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锅炉的性能,而外部的技术手段比较单一,很难对煤粉的浓度和速度进行精确的预测,从而影响到火力发电厂的燃烧效率。

2.3所用燃料质量较差

作为火力发电企业的核心,其相应的运行优化也是提高火力发电企业竞争能力的必然趋势。电厂的锅炉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量也与其所用的燃油息息相关,它的燃烧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到燃煤电厂的SO2、NO2、烟尘等污染物的浓度;同时,还会对整个电站锅炉的能源转换和工作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一半以上的火力发电锅炉都是以煤炭为主,根据统计,每年火力发电厂锅炉消耗的煤炭总量已达二十亿吨,煤炭质量对锅炉的影响不容忽视。

3.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的优化策略分析

3.1运行方式的优化

由于煤质的变化比较大,所以锅炉的燃烧对锅炉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不确定的参数会对锅炉的温度分布产生影响,进而导致锅炉的煤耗和热量损耗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根据煤质的变化,合理地调节制粉系统的工作模式。同时,还要协调锅炉的运行等各项指标,以保证在煤质发生巨大变化时,保持锅炉的燃烧相对稳定,使其出口蒸汽参数和标称参数保持一致。另外,通过对不同煤种比例、不同的制粉系统的组合优化试验,寻找出最佳的混合方案,通过对不同煤种的配比进行实验,为煤种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通过对煤种的煤质参数进行合理的调节,保证了在不同煤种的情况下,锅炉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又能降低煤耗,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

3.2燃烧器配风系统的优化

当燃烧室分配气流不均匀时,会引起炉膛火焰中心的偏移,使得部分煤粉没有经过燃烧就会撞击到水冷壁,造成水冷壁上的还原反应而形成焦炭。由于炉膛内气流分布不均衡,必须适当调整总风量,以使其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但由于局部风量太大,使煤粉在未着火前就被吹离了燃烧区域,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系统优化过程中,应着重调节燃烧室的排风系统,使四边形风粉的流速达到均衡,以防止漏焦问题对燃气、燃油的混合质量造成的影响,并能有效地控制炉渣和焦炭。

3.3适当的煤粉细度

煤粉的细度有一个最优的经济细度,这可以从电耗、磨损性指标、锅炉燃烧优化调节实验中得到。煤粉的最佳经济细度与排烟热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磨煤机的金属消耗量、磨煤机的电耗等因素相关,要根据制粉系统性能、燃料性质和锅炉的燃烧调节来决定,因此,煤质的变化要适时调节磨煤机的粗细粉分离机挡板,使煤粉细度尽可能接近最优的经济细度,从而确保炉膛着火状况最佳。

3.4调整锅炉的炉内负荷

燃煤锅炉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特定的工艺要求进行调解,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调节速度要合理,以保证炉料在锅炉中的燃烧稳定性。当需要减少炉温负荷时,必须将燃煤原料从炉膛中抽离,并使锅炉送风装置停止送风。在增加炉内负载的情况下,应增加送风和送煤,以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从而使锅炉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由于燃煤锅炉在高负荷工况下工作,而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很容易造成煤粉在炉膛中结焦,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节风量和比例,以防止炉膛结焦,从而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效率。不同地区的燃煤锅炉宜选用不同的排气量比例,并适时调节炉膛内的风量和送风幅度,从而防止煤的原材料污染问题。

3.5创新与丰富测量技术手段

综上所述,目前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燃烧运行,除了工作条件差,还存在着计量技术单一等问题,首先是要健全相应的在线测量体系,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体系内容开展具体工作,确保锅炉燃烧运行的稳定性,并提高运行效率。在此期间,有关工作人员应综合考虑现场条件,选用合理、切实可行的测量技术,确保高质量、高质量地完成风粉灰的测量,从而实现对灰渣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其次是要对锅炉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质量和性能检查,以保证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运转,从而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转。当锅炉出现质量问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以确保其燃烧和运行的稳定性。另外,在选用计量技术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火力发电厂发展的现实情况,以确保计量技术手段的运用合理、有效,确保锅炉燃烧安全高效运行。

3.6优化锅炉运行参数

在电厂锅炉的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其工作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压力、过热蒸汽温度、水位等是影响其工作状态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控制。其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锅炉在使用期间,必须要有良好的蒸汽质量,保证水位在正常范围之内。其次,过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也不能超过正常值,防止各种异常现象发生。同时,及时掌握锅炉的运行规律,保证操作的准确性。通过对实验方法的不断优化,可以充分认识锅炉的有关特性,并对各种参数进行科学的调节,使其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在锅炉启动初期,必须严格控制风机运转部位的流量,以防止锅炉失速,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此外,进行冷态空气动力特性试验,通过具体的试验,发现需要改进的设备,并对其进行优化。比如,要着重控制叶片转速,并与试验结果结合,对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最佳工况下的参数。

结束语

因此,要使电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大力推广节能技术。通过提高锅炉燃烧系统、风机变频技术、锅炉辅机设备、锅炉日常维护、维护等工作效率,使锅炉的运行效率达到最大化,从各个环节降低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提高节能降耗技术,实现电厂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由于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对电站锅炉的节能降耗研究仍有一定的缺陷,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工作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化海.电厂锅炉热效率提升对策与运行维护方法[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1):133-134.

[2]胡佳琳.燃煤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J].智能城市,2020,6(24):61-62.

[3]郝美.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9):16-17;73.

[4]马毅.热电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探微[J].电力设备管理,2020(9):133-135.

[5]刁洪虎,赵钦,陈显.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20):12;25.

[6]沙占军.浅谈煤质对电厂锅炉运行及经济性的影响[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5(1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