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的水工环地质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地质灾害治理的水工环地质技术分析

李佳欣,冯治豪

西藏金海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人类工事活动及对能源的开采不断增加,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增多就是具体的表现。地质灾害是地质和人类活动一起影响的结果,产生的后果对人类的进步有很严重的影响。随着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不停进步,地质灾害的预防也获得了一定的提升,而地质技术的进步也给各种地质灾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基本信息和精确的地貌情况。基于此,文章将对地质灾害治理中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分析

前言:地质灾害的出现与水工环地质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从此角度来说,监测水工环地质中的物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还可了解自然灾害演变发展的趋势。水工环地质技术运用到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依据,可有效控制灾害发生的程度,减少地质灾害对当地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水工环地质技术简述

水工环地质技术指的是探测、调查、研究、评价区域性的环境、水文、工程地质,还有相关的地质变动作用,在现阶段地质灾害监测中,相对来说,它是一种比较前沿、使用频率较高的科学技术,目前,水工环地质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地质灾害和自然环境防控、监测上,是地质灾害和区域性地质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有效监测区域内的环境、工程、水文地质是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重要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水工环地质技术正在不断地与各种新兴技术和前沿技术相融合,其科技含量和精准程度势必会进一步加深,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中仍旧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二、几种水工环地质技术简要分析
(一)GPS技术

GPS技术主要是通过卫星、地面系数来完成对无线电信号的处理与分析,再应用无线电测距交汇机理,完成对勘察目标的定位,在水工环地质勘察进程中应用GPS技术,能够为地质灾害防控、环境治理提供全面、准确的资料数据,指导各项操作的具体落实工作,避免在治理过程中出现失误与偏差。
(二)地质雷达技术。

地质雷达技术主要用于短距离地质勘测,且勘测结果的分辨率、准确性可得到保障,利于后续的地质灾害处理工作正常推进;该项技术的应用原理如下:在地面通过电磁波直接向地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反馈地面,结合传播情况进行地下结构分析,明确该区域的地质特点与地质类型的整体分布情况,以此来进行各项地质灾害的针对性处理[1]
(三)RS技术

RS技术即遥感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实现计算机技术、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各项信息资料的合理运用,全面、详细地反映各种地质灾害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策略,提升地质灾害治理效果。
(四)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是通过相应的电磁装置将脉冲电磁波直接向地下传播,分析与研究二次涡流场变化,明确该地区地下地质的实际结果,明晰地质体整体均匀性,分析其有无明显的灾害问题,以此来实现对其的针对性治理。

三、常见几种地质灾害活动特点分析
(一)地震灾害特点

地震主要起源自地壳运动过于剧烈,若地壳运动达到临界值,就会发生地震。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地壳出现的任何震动均可被称作地震,仅破坏力存在差异。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化发展,地震勘察技术越来越先进化,但是,一直到现在,依托于现有的技术仍无法对地震发生做出精确判断,所以,地震灾害仍然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二)地面塌陷灾害

地面塌陷分为岩溶塌陷和非岩溶塌陷,非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与分布除了与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有关,主要受人类工程活动的控制;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和分布除了与岩石性质及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主要还受岩溶发育程度和地下水的动力条件所控制。与此同时,因为相关管理部门对地面监控工作缺乏重视,没有按时对地面工程实施风险评估,导致发生地面塌陷灾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三)地面裂缝灾害

在日常生活之中,地面裂缝灾害比较常见,在部分地区地面裂缝灾害比较严重,部分地区的地面裂缝灾害危害性比较小。此种地质灾害的出现,虽没有前面三种灾害的影响大,但也会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地面裂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下矿产资源、水资源的开采方式不科学所引起的,使得该地区的地质结构稳定性不断下降。 

四、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震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当地震地质灾害发生时,其影响是毁灭性的,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建筑物、地形地貌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人类会受到严重威胁。地震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失衡导致的,一般来说,当地震发生时,水灾、火灾是不可避免的。在防治地震地质灾害时,可积极引入、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深入了解灾害的类型,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来说,在地震灾害治理工作中运用水工环地质技术,相关人员可提前了解掌握地震灾害的预兆,直接观察获取宏观信号中的信息,运用先进的设备获取微观信号中的数据信息,提升治理的效果。人们观察和应用宏观信号,可直接发现一些潜在的异常问题,如动物的一些异常行为和反应等。微观信号通常是无法直接获取的,需要应用一些勘测仪器设备实现预期的目标,这也正是水工环地质技术实际应用价值的体现。另外,详细分析重力变化、地区磁场等因素,可根据结果,客观判断此区域是否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提前做好预防、警示等工作,以免产生更大的威胁和更严重的后果。

(二)水工环地质技术在滑坡以及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 

地面滑坡和泥石流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有着较大的危险性,尤其是地震灾害发生后,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很容易出现,由此,在治理滑坡和泥石流时,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将水工环地质技术运用其中,降低灾害发生的概率。例如,在开采和挖掘自然资源时,需做好提前规划,不要随意开采,以免对地质产生恶劣影响。在砍伐树木时,不要乱砍乱伐,要做好提前规划工作,在砍伐之后,需进行修复,避免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带来的影响[2]。 

(三)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面塌陷治理中的应用 

在地面坍塌治理时,可将水工环地质技术引入其中,增强治理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充分展现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预见性特征。一般来说,地面坍塌主要发生在岩溶地区,所以要详细勘察岩溶地区周边的地质情况,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区域范围内的地质变化情况,详细统计和分析地面坍塌灾害发生的频率,以此为基础,分析、总结地质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提升地面坍塌防治的效果。

(四)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裂缝治理中的应用 

地裂缝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在预防和治理时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地裂缝灾害事故指的是区域性地质构造出现严重的断裂,当发生这种状况时,要详细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地裂缝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具体运用地下水时,要有效规划和控制,增强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引导人们改变错误用水的观念,避免地下水开采过度的情况,保证各区域的稳定。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运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控制地质灾害的破坏范围,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人们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还可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地质演变状况,有效监控水工环地质环境,精准划分水工环地质灾害的范围、强度、等级,增强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效果。由此,要将水工环地质技术充分运用到地震灾害、滑坡和泥石流、地面坍塌、地裂缝治理中,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树隆.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华北自然资源,2021(4):114-115.

[2]叶润青,付小林,郭飞,等.三峡水库运行期地质灾害变形特征及机制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2021,29(3):680-692.

作者简介:李佳欣(199502-),女,西藏金海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核工业西藏地质调查院),主要从事地质灾害勘查、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