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策梳理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基于政策梳理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王顺航 

八一农垦大学  163319

摘要伴随着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群体选择创业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显得尤为严峻,人才需求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即便我国基于政策梳理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更是面临着许多困境,这样不仅会遏制我国教育创新改革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教育;创新创业;问题研究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已逐渐步入正轨,相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也已经得到了创新和优化,同时高校学生由于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学生们对于创新创业背景下的就业理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能够贯穿教育工作的终始,这也是彰显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标签,但是教育改革和创业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一)基础教育表现不明显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完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能够贯穿整个教育体系,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是学生能够发挥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很多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时期都会视成绩作为考上理想大学的关键目标,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根本不会去理会,这样的想法就会导致学生在接受后期基础教育时,不会深层次的体会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意义,更不会从内心身处萌发创新创业的想法,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形成创新创业的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就会被完全压制,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完全被限制,促使学生们不清楚什么是创新,更不清楚创业的具体过程,学生长期处在固化老套的教学模式下,就会失去了创业创新的自主能动性。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行为,例如教师在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时,由于教师创新理念有所缺失就会导致教师不能发展学生问题中的创新想法,从而无法引导学生继续开展创新活动,此外,由于很所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对于教师的权威产生惧惮,在处分和批评的约束下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真正发挥自我,这样的情况也会导致学生失去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兴趣。

(三)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相对比较落后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教师没有全面掌握的学生的情况,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更有些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提升学生就业的培训工作,仅重视教育工作的功能性,没有认识到教育设定的人文性和可行性。此外还有部门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和班级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促使教育课程都是一成不变的内容,长期就会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学生教育脱轨,从而出现培养教育目标不清晰、教学任务不明了等诸多问题。

基于政策梳理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一)基础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将创新创业思维渗透各个教育阶段,总得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教育书本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对于不同的问题思考出不同的答案,对于不同现象思考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大学教师在讲解高等数学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丰富的数学历史相关故事,并且学生展示数学家们的创新创业工作,从而促使学生在了解数学历史内容时活跃数学领域内的创新思想,同时教师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朋友的姿态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循序渐进的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且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要多一些鼓励和肯定,少一些批评和干预,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的思考创新创业方法,久而久之就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习惯。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学体系

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应只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就业率,而是要通过教育教学真正解决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由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将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融合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当中,以此保障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还能提高自身素养,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除此之外,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还应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清楚掌握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从而更为精准的制定培养方案和目标,在完善优化教学形式过程中,还要建立健全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价结果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体系,同时还要不断引进学习崭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并且,高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将课程纳入到鼻血课程体系当中,让学生能够重视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内容。此外,由于各个高校中的学生群体不同,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根据高校的实际特点,编写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题材,将专业课程内容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展开有机结合,促使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具有意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完善师资力量,重视实践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在师资配置上仍然没有过多的投入,使得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停留在校内导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阶段,促使学生无法真正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由此高校要加强对校内导师队伍的建设,可以和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通过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目标,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的更为全面。也可说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带着自身的问题展开学习,寻找答案的同时巩固基础知识内容,并且高校还要不断扩张校外师资力量,在提升校内教师资源的基础上让教师的理论知识更加充足,要给予教师们适当的机会到企业中去锻炼,一方面得以真正的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经验充分融合,对学生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改革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还是要根据学生的现实因素进行考量,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科学合理的选择教育形式,只有积极开创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的功能,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深厚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邯郸学院学报,2022,32(04):80-86.

[2]郭凯莹.区域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J].江苏商论,2022(12):108-1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