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解读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赵勇华 

广西柳州市凤凰中学  545002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更注重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此,教师将学科素养培养放在首位,为了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策略探究,本文将从转变育人观念、鼓励学生提问、创设生活情境、理 论联系实际这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思维能力;策略

引言:众所周知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数字运算能力与熟练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归纳起来即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部分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但依然不见成效,而部分学生学习情况较为轻松乐观,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性,它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初中生是数学思维培养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深远影响。基于此,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从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科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思维能力,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一、初中数学思维的含义

思维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是指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头脑中动态的活动过程,人经由观察、分析、判断等方式最终得出结论的认知活动,在字典中我们可以查询得到思考、想法、见解的含义,思考伴随人日常生活,面对外界刺激我们做出即时性反馈或再三斟酌作出判断等,其思维的具体形式可以分为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感性思维等。在数学学科中要求的思维能力,具体是为了解决学科问题的思维形式,进一步讲是对其本质与规律的阐述,学生根据固有规律发现数学知识运转的过程,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中塑造个性化的数学思维能力,最终具备机动性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教育教学工作逐渐完善,从传统的知识点、数学技巧的掌握转变为现阶段数学核心思维的培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根据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工具,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知识迁移、学科迁移能力的提升,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让学生学有所用。在我国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元化教学,作为教育的引导者与参与者,帮助学生建立学科自信,提升数学思维水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转变育人观念

在传统课堂模式下,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走进课堂,教师教学任务加重,教学难度加大,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课堂变化,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个体思维的发挥,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敢于展开联想、敢于交流表达,不再被思维定势影响,追溯学习本源,远离传统教学中模仿式学习法,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创设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启发的方式,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强化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素养。

(二)鼓励学生提问

善于提问是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引发我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更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与手段,带着问题思考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方法,有别于提问式教学,学生充满主动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教师、教材、课外读本等都可以提出个人见解,主动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多种证明方法学习时,部分学生将三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在三个对应角的位置上,分别标注A,B,C,然后将第一个三角形的A角,第二个三角形的B角,第三个三角形的C角,折叠后形成一个平角,得出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探究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尚未提出折叠法时,大胆做出猜想,折叠法是较为简单的研究方法,难点在于通过直观想象后敢于尝试,实践探究的过程,更是学生能力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教师适时鼓励,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引导其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三)创设生活情境

初中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化素材对于兴趣的养成有所帮助,同时为学生学习注入活力。教师以教材为根本充分挖掘生活化素材,建立起课堂与生活间的关联,学科所要求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难度较大,因此感性的认知能够拉近学生与抽象概念的距离,在生活化情境创设下,激发学生潜能从而实现思维的升级。

例如,在“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对中心对称与轴对称性质掌握的前提下,教师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反映赵州桥历史与概况后抛出问题:怎样求出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呢?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圆多次对折,操作后得出结论:任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基于此做出猜想一:如果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猜想二:图中相等的线段和弧有哪些?在归纳、观察后,证明了垂直定理。整节课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下开展探究学习工作,在生活化问题情境中,学生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均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的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最佳办法,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细心观察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生学习任务较为轻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因此,要求教师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例如,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数学定理学习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共同探究教学楼到食堂的不同路线,设计方案一:从教学楼出发到达食堂,方案二:教学楼出发经过操场到达食堂,学生按日常步行速度出发,教师计时,经过实验学生交流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从实践经验到理论生化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直观想象、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文字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式学生对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数学知识的熟练运用创造条件。

结束语:

总之,拓展数学思维是教学的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紧抓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周边事物,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不断探索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力。

参考文献:

[1]张南程.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构建策略[J].中外交流,2017(24):287.

[2]林志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