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措施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水土保持措施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杨廷传

云南淩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 澄江     652500

摘要:水土保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技术人员,应采取高效的水土保持施工技术,科学的应用到实践工程之中,从而创新水土保持方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坡地;效益

引言

随着人口增长、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等因素,造成了大量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降雨和灌溉,土壤表面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生态退化。

1水土流失的危害

(1)降低土壤肥力。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养分的严重亏缺,直接影响农业生产;(2)加剧干旱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降水入渗少,流失多,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小,从而导致土壤含水量低,作物生长不良,产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破坏土地完整。暴雨径流汇集后由沟头流入沟谷,导致沟头前进,沟岸逐步扩张不断蚕食土地,进而造成交通道路毁坏,甚至危及到下游村庄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水土保持措施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就是指对某区域内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地分析,找出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和符合当前阶段国家及各地区环境条件、资源需求等客观存在问题,不仅要反映出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所造成影响,而且还要为未来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等目的。它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可将“经济”或“社会”作为衡量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有多种,主要可概括为:定性分析法。即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判断或依据现有资料和经验来判定其好坏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等内容的一种思维方式。定量研究与定性相结合法。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状况以及科学技术条件作为基础指标,通过科学计算方法得出评价结论并加以解释说明,从而为综合治理决策提供可靠信息支持。比如,在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时,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不同类型、性质确定各因素间权重系数;通过计算得到各个目标层的相对重要度值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个目标层所需投入资金量及需要防治措施和预防措施等内容,最后再将其转化为可量化评价参数。

3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措施

3.1植被配置方式

对灌木和草本不同配置方式,在不同强度的降雨条件下的产沙量和产流量进行了试验,结论如下:1)在相同强度的降雨条件下,A-PX植被配置方式的产流量最低;在灌木和草本覆盖比相同时,灌木位于坡上的产流量最高,坡中的产流量次之,坡下的产流量最低。2)在相同强度的降雨条件下,B-PS植被配置方式的产沙量最高,A-PX植被配置方式产沙量最低;在灌木和草本覆盖比相同时,灌木位于坡上的产沙量最高,坡中的产沙量次之,坡下的产沙量最低。3)在相同强度的降雨条件下,灌木和草本配置方式从坡上到坡下,产流量与产沙量均逐渐变小。当灌木和草本覆盖度为2∶1时,灌木位于坡下配置方式的产流量与产沙量均最低。

3.2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

以现代科技为导向,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耕地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可以进一步提升对现有耕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和土地实际产出率。比如,在进行水土保持和水土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地形特征的处理方式,提升土地坡度,使其外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可以对地表径流产生更为有效的拦截作用,进而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和改善土壤结构均属于极为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既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自身的蓄水能力,同时又可以增强

3.3立方卷积监测法

通过立方卷积法完成对关键数据的有效采样,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最大限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掌握的各方面信息资料,对图像信息进行合理的增强处理,以此达到整合关键信息的目的。使得工作人员不仅能够保证自身监测工作的效果,还能够细致了解不同时间段内的区域水土变化情况,准确掌握地质信息发生的改变,并以此为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手段,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保证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3.4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水土保持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推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协同,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抓好督促落实。三是加强投入保障。中央财政继续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水土保持投入。综合运用产权激励、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四是强化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普及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将水土保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强化以案释法、以案示警,引导全社会强化水土保持意识。

3.5做好养分流失分析

不同试验组氮元素流失总量均值大小依次为:工程试验组>原始对照组>植物+工程试验组>作物试验组>植物试验组,对比对照组,工程试验组、植物+工程试验组、作物试验组、植物试验组减氮效益大小依次为:-1.63%、13.25%、18.74%、19.83%。不同降雨条件下减氮效益总体表现为:暴雨>大雨>中雨,与对照组对比可以发现,降雨量越大不同措施减氮效益越好,在中雨的降雨条件下,仅植物试验组(ZW1)及工程试验组减氮效益为正,其余试验组的减氮效益反而小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原始对照组总氮流失浓度较低,因而其减氮效益较好。当降雨条件为大雨时,植物+工程试验组的减氮效益也为正直,但其增加的效益较小,仅为0.70%,且其余试验组的减氮效益负值也逐渐增大,在暴雨条件下,植物试验组、作物试验组、植物+工程试验组均具有一定的减氮效益,但工程试验组的减氮效益为负值、表明其总氮流失量大于原始对照组。分析不同试验组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总磷流失浓度,各组数据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对比发现各试验组的数据可以发现,所有试验组中,以植物试验组(尤其是ZW1试验组)、植物+工程试验组的总磷浓度流失最少,三种降雨条件下,ZW1试验组总磷浓度流失最大值为0.05mg/L、植物+工程试验组总磷浓度流失最大值为0.02mg/L,总磷浓度流失最大的试验组为原始对照组、工程试验组。

结语

为确保工程实施质量,扎实有效地搞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深入实地调查,综合分析项目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规模治理的原则,经过综合论证,选择了实施区的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加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投入力度,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展羽,吴云聪,杨洁,等.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方式径流及养分流失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3):241-246.

[2]吕玉娟,彭新华,高磊,等.红壤丘陵岗地区坡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J].土壤,2015,47(2):297-304.

[3]王全九,杨婷,刘艳丽,等.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6):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