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刘希山

武城县四女寺镇明德小学   山东德州   253314

摘要:小学数学学困生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难以有效地掌握教师所教导的知识,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害怕数学学习,这就进一步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如何培养学困生掌握科学且高效的数学学习策略,实现有效的转化,则成了目前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简要提出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希望能对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引言:

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而现阶段小学校园存在很多的数学学困生,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务必要对学困生的转化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将一个学困生进行良好的转化,要比培养一个优秀学生的意义更重大[1]。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应该是面向校内所有学生的,教师应该尽全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学习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一)学生不够重视数学学习

实际上,小学数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数学具体内容有关。但是,一旦这些内容被抽象化,提炼成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就变得非常难理解,同学们就会感到数学离现实生活很远。这些使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因而对学习不够重视。因为有些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许多基本概念和现象理解不了,所以学习起来特别困难[2]

(二)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产生足够的兴趣,能为其成功地学好这门课程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对身边不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调查走访以及平时细心的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小学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原因在于数学是较为抽象的学科,一旦小学生在平时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受到了挫折,或者天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很容易会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出现分神、厌恶甚至是抵触的情绪或者行为。如果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得不到更正,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掉队,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学生、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学困生。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方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偷懒,在教师开展数学课程教学前,缺乏对数学课本的预习。另外,在课后还不能进一步地进行复习,仅仅依靠数学教师在课上教学的几十分钟来进行学习,不能很好地对知识点进行重点难点分析,缺乏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知识学得并不扎实,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不理想。一旦进行考试实践检验,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分析试题内容。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中要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充分认识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建立非歧视教学模式。观念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分数至上的现象。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平等教育,重视学困生的教学转化,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力,使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实现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效地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加强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效地向普通学生甚至优等生过渡。对于学困生现象,班主任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增加与他们交往的机会,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困生积极融入课堂气氛,有效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3]

(二)情感激发,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情感教育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实现对“学困生”的成功转化,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采用情感教育原理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情感激发的手段调动“学困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主动针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索,从而在凸显“学困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

例如,在组织学生对“认识人民币”方面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情感,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采用情感激发的方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进“学困生”的成功转化。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购物的虚拟小情境,观察“学困生”在情境活动中的表现。在发现“学困生”按照教师讲解的规则成功购物后,教师要注意鼓励和表扬“学困生”,并引导他们分享自己应用认识人民币方面的数学知识成功购物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困生”能在数学情境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能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逐步学习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实现成功转化的目标,为“学困生”未来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探索做出积极的引导。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就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贵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给予指导,更需要学困生严格要求自己,具体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第一,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能够让学困生知道接下来要学什么,大概了解主要学习的知识点。在课前预习中,学困生开始初步理解知识,需要给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等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或自己提问。第二,要养成课堂做笔记的习惯。课堂学习是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是学生解决自己预习时出现的疑问的最佳时间。在课堂上,学困生要根据自己的笔记着重听教师讲解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要及时做笔记,等课下反复理解,直到完全吸收。第三,要养成课下复习的习惯。在课堂上刚学到知识,课下一定要趁热打铁,把刚理解的知识点再好好思考,回忆一下自己吸收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彻底理解,把所学知识再次回顾强化。要注意,一定要及时做好易出错的笔记,复习时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

(四)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自信是支撑每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学业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在学生的学习与交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不断锻炼、强化、体验中逐步形成。学生若没有学习自信,在面对学习困难时会受到较大的打击,也难以克服这些问题,甚至会给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为更好地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教师要充分赏识和肯定学困生,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数学教师都要积极挖掘学困生的优点,及时表扬学困生,让学生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更好地激励学困生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邀请学困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在学生表现优异时和学习有进步时及时提出表扬,让学困生减少对课堂的恐惧感,更自信地参与学习。面对学困生成绩降低或回答错误的情况,数学教师也要挖掘学困生的优点进行表扬,从而逐步建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学困生对学习充满自信,才会更加愿意投入学习中。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或许前路漫漫,但老师应不断探索各种方式,改善其学习态度和方式。学习成绩能在很大程度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态度,因此,小学数学老师要通过多种形式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促使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婷.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能力的探讨[J].考试周刊,2020(33):66-67.

[2]陈志毅.小学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与转化对策[J].教育界,2020(16):27-28.

[3]郑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措施[J].科幻画报,2020(0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