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直奉战争胜败异也原因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两次直奉战争胜败异也原因刍议

张虹阳

乌兰浩特市第十五中学  137400

摘要: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北洋派失去核心,军阀政客之间开始了争权夺利,纷争迭起。1922年发生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败,退到关外,在东三省闭关自守,而直系军阀完全的控制了北京政权。1924年发生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倒戈,直系军阀大败,奉系大获全胜,冯玉祥与张作霖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短短三年发生两次直奉战争,却胜负异也,原因令人深思。

关键词:直奉战争、吴佩孚、张作霖

一、两次直奉战争

1922年1月,受英、美支持的直系军阀吴佩孚,联合六省军阀,通电攻击梁士诒内阁媚日卖国,迫梁离职,直、奉矛盾日趋激化。4月上旬,奉军开入山海关与直军对峙,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以张作霖为总司令,率领四个师、九个旅,约十二万人,分东、西两路沿津浦、京汉铁路向直军发起进攻,直军以吴佩孚为总司令指挥七个师、五个旅约十万人迎战。两军在长辛店、琉璃河、固安、马厂等地展开激战。5月3日,吴佩孚出奇兵绕道攻击奉军后方,使卢沟桥奉军腹背受敌。吴还分化奉军内部,使奉军第十六师临阵倒戈,造成全线溃退。5日,张作霖败退出关。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果奉系军阀大败,退守东三省,直系军阀完全控制了北京政权。

1924年9月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江浙战争是其导火线。15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响应江浙战争为由,聚集十五万大军,分两路向直系地盘山海关、赤峰、承德发起进攻。直系吴佩孚任“讨逆军总司令”,以二十万人应战,彭寿莘为第一军总司令,王怀庆为第二军总司令。双方动用了陆海空近40万人在山海关一带激战,难分胜负。正当吴佩孚在前线督战正酣,其后院起火,身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的冯玉祥因对吴佩孚积怨太深,在孙中山和张作霖的拉拢下,倒戈反吴,于10月23日发动回师北京,发动政变。使吴佩孚腹背受敌,兵败难逃。历时50余日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以直系失败而告终,奉军大举入关。

二、胜败异也原因

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胜奉败而终,绝非偶然,原因很多。

一、直系在政治上处于民心所向的优势地位。“吴氏每次战争,均以民意为后盾,一般人皆知其有形之部队之精良,而不知其无形之部队,其势力之伟大。”而为什么直系能取的舆论的支持?首先是直系军队的纪律好过奉军。当直军到长辛店时,吴氏再三声明不准直军一兵一将入城。而奉军在此方面就差得多。其次,吴佩孚声称不向列强借款,而张作霖公开向日本贷款。这就使吴得到人民的同情,而张为舆论所谴责。

二、奉系整体战略失败,孤军深入,导致溃败。张作霖的全国战略是分离曹辊和吴佩孚,以弱吴之援,联合孙文、段祺瑞和张勋等,以树吴之敌。但结果是曹吴依旧,而孙段无帮助,使张骑虎难下,不得已而孤军而战,故而不敌。战争开始时,段之主力浙江卢永祥为江苏齐夑元所限制,孙本已北伐,但由于陈炯明倒戈,使其无力而为。且张、段和孙都是希望别人先出兵,自己得渔翁之利。故同床异梦,无力一起反直。

三、在军队的素质上,直军强于奉军。首先直军士兵多来自北洋嫡系,训练有素,久经沙场,严守纪律,尤其是直军第三师,作战勇猛。而奉军士兵差很多,奉军士兵多是土匪出身,贪生怕死。其次在军官的素质上直奉也有较大差距。吴佩孚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他勇敢、耐劳,与士兵同甘共苦。“吴氏对于此次作战,有七昼夜未睡眠,一切排阵计划,煞费苦心。”另外,直军还有猛将张福来,陆军大学高材生王承斌,以及勇敢善战的冯玉祥、萧耀南等。反观奉军张作霖,仅巡阅部队,而不身先阵前。且奉军将领多是泛泛之辈,如张景惠、皱芬等,畏吴如虎,与直军勾结。

四、直军在战术上运用得体,这主要得益于吴氏,其在这次战争中主要用了地雷战、先弱后强、包抄、速战等,使直军屡战屡胜。此外直军的侦查敌情做的很好,且对侦查有功人员犒劳很大。而奉军战略战术有很多失误的地方,且对敌情了解甚少。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联合粤、皖反直的全国战略的失败;二是布阵上,奉军采用一字长蛇阵,吴氏击其中部,使奉军两头失去联系,首尾不至;三是兵种使用上,最大的失误是使用骑兵军团,骑兵本为突击而用,而奉军无能将领用其于正面战场,使其无用。

五、在外交上,奉系失败了。奉系本是以日本为靠山,而直系以英美为靠山。战前,英美根据九国协议限制日本,且日本内部在对奉系支持上存在分歧,导致日本在战时为奉系所提供的武器、贷款等援助很少。

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奉胜直负而终,原因也同样很多。

一、在战法、武器装备上,奉系优于直系。首先,奉张作战,采取新式,而吴氏仍用旧式战法。其次,关于武器粮食棉被,奉军准备于年前,而吴氏皆是当时购买,故出现断绝的现象,影响战斗进行。再次,奉军迫击炮极多,用离弧线之瞄准法,成三角形射入直军阵地,杀伤很大。最后,奉军所用飞机、机关枪、大炮皆从俄德购买,而直系多是中国汉阳兵工厂制造,质量很差。

    二、直军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吴氏的战略是用大军吸引奉军全部主力后,用冯玉祥出热河作迂回之势,威胁锦州,牵制另一部主力,再以其最精锐的第三师做奇兵走海路至葫芦岛登陆,截断奉军退路,从而歼灭奉军。但由于参战各军各怀企图,使直系内部缺乏作战协同,导致主战场被动。其次,用缺乏战斗力和无能的将领守战略要地,战时冯玉荣的第15混成旅驻守九门口未战先逃,张志公的陕2师在猪熊裕战斗中迅速崩溃,影响了整个战局,使直军陷于被动。最后,冯玉祥倒戈,直军惨败。

三、用人不当。“所用不偏徇于乡籍即沾儒于关系”,“陆军学生为直系排斥不用”。这些都在证明直系用人无方,且非常腐败,导致军队素质下降,出现了临阵先逃的将领冯玉荣、张志公之流,严重影响直系的军事部署和整个战局。

四、在军事经济上,财政是维持统治的重要保证。直系在经济上是有较大的困难的,随着直系的对外扩张,财政支出日益膨胀,战前的直系靠贷款维持,而渐渐地把诸如海关税、盐余、路矿等抵押殆尽。反观奉系,张作霖完全控制东三省的财政经济,其理财能手王永江为奉系揽到大量钱财,为直奉战争做了财政准备。

五、政治上,吴佩孚原是同情五四运动,坚持收回山东权益的,但随着直军四处扩张,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招到反对。特别是1923吴氏镇压京汉铁路大罢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接着是曹锟贿选总统,使直系声誉不存。全国掀起反直浪潮,直系面临着巨大危机。

六、直系的失败,孙中山、张作霖、段祺瑞的三角同盟起了很大作用。前皖系将领卢永祥首先打响了反直的第一枪,牵制了直系在江南的力量,接着孙中山誓师北伐形成了浩大声势,不仅威胁了湘、鄂的直系势力,也牵动了滇、川各省。分化了直系的内部力量。

七、在外交上,奉系的胜利离不开日本的支持。战时,日本给张作霖提供了大量的顾问,为其献计,并不断为其提供武器弹药和军事情报。而直系战争之初,不断拉拢日本,但结果相反,日本不予理睬,却引起了原本在道义和外交上支持他的英美的戒心,在战时采取了旁观的态度。

八、最重要也是最直接导致直军失败的是内部分裂,冯玉祥战时倒戈,突然回师,发动北京政变,使吴氏腹背受敌,最终失败南逃。战前,直军内部已开始内讧,吴氏调动十几省兵力战斗,但各个军事集团为自身利益,不能团结一致,有的消极应战,有的徘徊观望,使直军整体作战能力不足。而冯的倒戈主要是由于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政治上冯受其他直系将领的排挤,且与吴氏的矛盾激化。经济上,冯军军饷受到直系克扣,而奉张拥有大量军费,且对其贿赂收买,从而决心反直,临阵倒戈。                                                                                                         

参考文献:

[1]郭剑林.民初北洋三大内战纪实[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陈贤庆.民国军阀派系[M].团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