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浅探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叶有伟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邮编:325200

摘要:随着国家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广泛学习与深入实施,就是应不断革新教学思想及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突破语言文字本身的局限与禁锢,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进一步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到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本文以笔者所教高中语文为例,探索如何有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前言

高中语文是一门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由于高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因此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全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着关键的奠基意义。核心素养是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其实现有赖于学科课程任务的设计和实施。为达到这一目标自然要求各课程相互协调,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为教育实现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提供基础。其次,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核心素养,不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或是高等教育阶段,也不管是在语文专业或是数学等其他专业领域,在所有情景下对任何人来说都具有广泛通用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存在于语文课程之中,强调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素养能力的培育,是一种个性的存在,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奠基石,同样具有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目的,二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态度、情感和思维,是学生发展全面核心素养的坚实基础。综合来看,核心素养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前进道路上的指引。

一、革新教师教学理念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必然需要语文教师付出更多努力,这又势必要求教师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育出发,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时时谨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造力,将自己放在辅助者的位置。语文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基础知识和为高考服务,成绩也并非终极目的,而是注重在语文课程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学生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选修学习任务群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构建一个具体的学习情境,立足于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方面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更关键的是挖掘传统文化经典中的时代价值,使学生能够联系传统文化与现实,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现实应用,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课堂导入环节中以设计问题的方式引出本堂课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艺术。在讲授《大学之道》一篇时,可以首先让学生讨论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或者陈述一下希望未来的自己经过教育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继而引入文本中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将自身的理想同我国古代先贤的理想抱负进行对比,从古典文化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二、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语文教学摒弃“填鸭式”灌输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坚持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语文“新课标”中,强调了学习任务群的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单元教学能够整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性与关联性,因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要加强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和兴趣为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在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培养上的意义更是不可小觑。当然,学生自身也要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有了自信和自觉的心理,才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养

学科教师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执行者。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素养,决定学生的成长。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在“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提升,克服自身的畏难情绪,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教育观念,努力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实践。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了解最新动向,避免教育教学的碎片化和随意性。“新课标”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更具基础性和综合性,因此教师除必备的语文学科专业素养外,还应有一定的“跨学科素养”,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通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扎实的跨学科素养,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会有消极影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教学,有些老师会让学生进行表演,或者给学生放映一些著名的琵琶曲,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以加强学生对《琵琶行》作品思想的认识,进而理解白居易当时的心境,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音乐素养。

四、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语文学科带有极强的人文性色彩,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也不能被忽视。为了避免走入枯燥的知识本位教学,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围绕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方案,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陶冶情操,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各项任务群生成各种情境,让学生走进书本中人物的世界,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当然,传统节日也是进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总之,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升华学习者的思想境界,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五、结论

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各个学科协同努力,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而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路径在课堂,作为课堂引领者的教师自然要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导向,进一步拓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的同时,使语文成为学生受益终生的学科。这是教育“百年大计”的关键一环,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参考文献

[1]汪蓉,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写作课堂中的落实路径探究[J].名师在线,2022-12-28

[2]王文枝,基于核心素养视野 探索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名师在线,2022-12-28

[3]韩炜,以核心素养为纲,改革高中语文教学设计[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