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管网规划的设计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城镇燃气管网规划的设计要点

张超

余姚市城市天然气有限公司,浙江省余姚市 315400

摘要:城镇燃气规划管网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应进行分类负荷详细计算,规划场站规模和数量,综合考虑现状场站布局、场站选址论证以及企业建站标准后确定,燃气管道规划布局应结合其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管线布局,经综合分析后确定。气源点选取、输配管网线位、场站设置及水力工况都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开展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必须积极完善和优化城镇燃气管网的设计和规划。同时,采取全面的规划策略,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燃气事业与其他各项建设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镇燃气管网;规划;设计要点

1燃气管道工程建设特点

1.1长途性

中国的天然气资源主要位于中西部区域,但天然气消耗较大的区域是中国人口比较集中和国民经济较为繁荣的东部区域。这说明燃气管路相对于其他类似工程的线路敷设距离较长,易遭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对工程的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

1.2复杂性

除了具有长途性特点外,我国的燃气管道建设工程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原因还是燃气管道线路较长,需要通过多个地区。这些地区的地质、气候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不同的施工队开展工作,由于不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所使用的设备有一定差异,这些复杂因素均会对燃气管道的施工质量和所需花费的时间造成影响。

1.3隐蔽性

燃气管道项目工程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由于燃气管道的许多部分都埋于地底,所以其中许多工序都比较隐秘,无法直接从外界进行或观测到,这表明其在建成后将易遭受地理、水文等条件变化的影响,当出现了质量问题后也无法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城市规划中的市政燃气管网规划设计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在城镇燃气管网中,通常都是由输气管道输送的,而燃气的运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运输中如果天然气泄漏,很可能会引起爆炸,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在城镇燃气管网的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安全问题,而在进行燃气管道的规划设计时,必须确保管网的安全与稳定。

2.2前瞻性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燃气的需求和汽化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另外,该计划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天然气和其他与国家发展有关的能源消费需求的增加。由于技术进步、能效提高、经济结构调整,使得单位产量的能源消耗指数有所降低。城市发展规模有其局限性,应合理地估算城市周围天然气供给的发展潜力。这就需要在燃气负荷预测、气源供应、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布局。

2.3整体性原则

城镇燃气管网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并不是单纯的城市管网的规划设计,而是要将其与多供应点燃气气源市政管网有机结合起来,遵循整体性原则,由于电力管网和给水管网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采用系统化的思路,以整体的思想,使燃气管网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与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相适应,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最优的管线规划和设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费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城市规划中市政燃气管网规划设计

3.1用气量预测的基本要点

城镇燃气建设的总体框架和投资规模是确定规划中天然气工程技术设施建设规模的关键因素。在中长期的预测中,其预测的性质、要求和方法与天然气的短期预测有很大区别。其关键是确定天然气消费总量层次,并强调“预见度”,而非“精度”。

第一个阶段,根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不同的天然气类型,运用不同的预测方法,对规划目标期内的煤气负荷进行预测;第二个阶段,根据城市规划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和权衡燃气负荷需求、气源扩张速度、建设资金筹措、建设方式和速度等定性因素,确定一种燃气负荷的年度发展类型,并确定年度用气量。在进行预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三种方案,在两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是最为基本的,能够在进行负荷预测中对技术以及经济的制约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尤其是对于气源供给的制约因素,要明确供需平衡。在负荷预测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城市经济发展对优质天然气燃料的需求、对更好的节能环保指标的要求以及其他天然气发展促进因素。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开发气源渠道、获得建设资金等更高目标,供规划决策和实施参考。

规划负荷预测结果应根据预见程度进行判断。建议采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多方向、多角度的比较验证方法。在横向比较中,从规模、性质和发展程度等方面与类似城镇的燃气负荷预测进行了比较。在这种比较中,有必要注意气体供应和其他条件的差异。在纵向比较中,可以考察城镇或某一阶段燃气消费的发展变化过程,并可以作为城镇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参考。在这种比较中,还需要考虑到气源条件的变化和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除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外,负荷预测的可行性可以从天然气资源(主要是天然气资源)的总体环境、可供应的具体环境和气量规模的角度进行调查,即实现天然气规划的基本条件,从而测量负荷预测结果的可预测性。

3.2站场规划的基本要点

3.2.1燃气储配设施

门站、调压站和液化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布局要比输配电网络的布局好,城市燃气规划要确定各主站的位置,并对用地分布进行控制。液化天然气贮存设施是一种危险品贮存场所,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并对其位置、范围、周边用地的管理和控制等进行明确。考虑到地形隔离、交通线路、需求分配等因素,并结合总体规划选址,可以采用“有机分散”和“相对集中”的布局方式。一方面,在重要的服务区域周边设置危险品仓库,降低了长途运输的风险。

3.2.2液化石油气(LPG)瓶装供应站

LPG瓶装供应站规划中存在着涉及区域大、选址少、分布密度大、市场环境较大、土地实施困难等问题,可以按照“优先保留符合条件的现状站点,尽量利用原有规划已选站点,缺口地区补充新增站点”的原则。

在土地落实保障上,要实行灵活的土地供应机制,按市场需要建设LPG瓶装供气站,如果有多余的LPG,可以改造成公共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防止土地闲置和侵占;减少LPG瓶装供应站的用地年限;配合市政规划,在需要时,进行变更;与市政设施如煤气站或垃圾转运站相邻,用地集中;为保证天然气供应的稳定,对现有的出租站实行过渡管理。

3.2.3汽车加气站

加气站是一种需求量大、市场导向大的设备。可以综合考虑加油站、加气站,规划实施“远景预控”、“现状利用”、“功能复合”、“充分挖潜”、“政府指导”、“市场反馈”等战略,明确“包括现状和规划新增”的机动车辆燃料供给用地都兼具加油、加气双重功能,具体场站功能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而定;从交通枢纽、线(干线道路)、面(交通分区)等方面对汽车加油(气)站的需求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加油(气)站规划布局;严格按照前期预选、中期实地踏勘、后期信息核查等时间顺序,从实物空间到隐性信息的全面核查,最终与规划管理部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制订出一套完整、稳妥的方案。

结束语

城镇燃气的供给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做好城镇燃气系统的规划设计,既可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又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城镇燃气管网的设计者必须高度重视,在具体的设计中,选取最适合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达到节约设计费用,保证安全、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翟庆振.济南市高压燃气管网规划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2(10):216-218.

[2]刘再冲.市政燃气管网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06):217-218.

[3]朱兆虎.燃气专项规划有关问题的探讨[J].煤气与热力,2021,41(11):11-13+42.

[4]刘庆宇.城市燃气工程规划设计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9):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