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胡哲维

湖南亿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越发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比如,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农业面源污染比较复杂,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综合性分析,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引言:当前,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越发关注,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实际活动开展环保工作,其中,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面源污染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重要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大重视和研究力度,结合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际情况,综合采取防治措施,实现绿色生产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将详谈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一、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为了合理高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相关部门需要明确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指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氮磷元素、农药、化肥以及其他污染物质流入水体中而产生的污染,这不仅会危害水体环境,而且会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发展带来威胁。主要类型有以下几个方面: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养殖产生的污染等等,这些污染源比较广泛,并且位置难以确定,危害性较大。

二、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1.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过大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百姓对蔬菜的需求量加大,蔬菜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众所周知,蔬菜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离不开化肥农药的使用,这导致许多蔬菜种植商过于依赖污染性较强的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以及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1]

2.粮食安全保障压力增大

随着我国人口增多以及人均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公民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这需要粮食种植者加大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其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会使得土壤中氮元素和磷元素增多,进而致使土壤的肥力持续下降,打农药亦是如此。此外,大部分农民为了粮食的生长,也会依赖化肥和农药,这会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增多,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难度。

3.农户缺乏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指导

众所周知,大多数农民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往往依靠传统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没有意识到农药和化肥对水体和土壤等的危害,无法有节制的使用。同时,部分地区的农业管理局并没有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绝大多数农户缺乏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指导,很难在开展农业生产时保护环境。

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意识

前文提到,由于一些农户并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缺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意识,这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并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农业讲座、印发传单等方式,让农民意识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农户会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下意识的保护农业环境,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2]。比如,笔者所在的农业管理局了解到某地区存在着农户过分依赖农药化肥的现象,当即派遣专业人员与该农户进行交流沟通,为他讲解了农药化肥的危害以及一些有利于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这样既没有干扰农户的正常生产生活,又能实现预期的环保目标。

2.加强法治法规建设,强化综合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需要相关部门构建完备的法治法规,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让部分农户知法守法。同时,还需要加强农业部门与相关环保部分的联系,共同探究新式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业种植方式,比如: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开展循环经济模式,施用有机肥或者动物的粪便等,能够大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危害。同时,还可以采取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模式,也就是将种植业收获后的秸秆当作动物的饲料,这样可以减少秸秆的焚烧,减轻环境污染。同样的,动物的粪便等蕴含着丰富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经过加工处理后当作化肥使用,也可以有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

3.实施农药减控工程,治理农药残留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农药的使用,相关部门开展农业减控工程,这需要环保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加大对毒性强农药的监管力度。不仅如此,还需要严格控制相关厂家的生产活动。同时,环保技术部门则需要加大创新研究力度,建立科学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化肥、生物防治等示范区,然后对农户进行培训教育,鼓励农户开展绿色无污染生产,以此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4.实施化肥减量工程,加快土壤改良修复

化肥过度使用也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这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户增施有机肥、绿肥、微生物肥或者动物和人类的粪便,还需要重视土壤的改良,经常进行土壤翻整,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也能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残留,这对农作物的绿色良性发展也有好处。比如,相关部门可以推广肥料的精准使用、鼓励农户施用有机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等,这样既可以实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也可以减轻对水资源以及土壤的危害,尽快恢复土壤肥力。

5.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合理利用也是推进绿色发展、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这样做:加快养殖业生产发展方式的转变,集中养殖动物家畜,建设标准化、生态化的养殖基地[3]。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地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合理布局,进而促进养殖业的顺利发展,之后,采取合理的方式将养殖业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将这些废弃物变废为宝施用在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能够实现预期的绿色发展目标。再者,农村地区还可以重点关注沼气这一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设大中型的沼气工程,将沼气回收利用,并且依照相似的方法建设养殖业处理利用中心等工程,这样能够有效治理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还能实现废物利用。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还有部分地区积极开展水产品养殖业,并且合理布局养殖业规模,优化养殖结构,实现了养殖业水体的循环利用,并且借助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维护了水体的质量。

6.建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利用设施

虽然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农药和化肥,但是,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排放也会直接污染水体,进而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难度。因此,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可以以村为建设单元,在村庄内建立污水排放治理工程,对雨水、生活用水等进行无危害处理后再排放,或者是将处理过的水体应用于农田灌溉,这样既可以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还能实现农作物绿色发展。例如,笔者所在的农村地区直接修建了污水治理工程,农村中家家户户在安装了这一工程后,废水会排放到相应的区域,经过治理后会暂时储存在容器中,待农作物需要水源、农田需要灌溉时直接引入其中,这样既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又能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进而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过程中,相关部门首先需要明确污染源来自何处,然后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相关环保部门也需要加大创新研究力度,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多样化战略布局,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到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加强农村生产和水资源污染的处理力度,真正实现循环利用、绿色发展。另外,通过多举措恢复农业湿地的生态净化功能,改善农业环境,并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杨世琦.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J].中国农业科学,2022,(17):3380-3394.

[2]王翠艳.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目标与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1,(23):43-44.

[3]黎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及对策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9,(06):48-49.

作者简介:胡哲维(1986.08—),男,汉族,湖南长沙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垃圾渗滤液处理、废水处理、农业面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