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施工工法及其编制技术

刘成成,李晨,彭东旭,韩林时,黄兴达,赵曼

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200120

摘  要:工法是由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所构成的综合配套的先进施工方法。 文章简介了我国施工工法的发展史,阐述了工法的选题、内容编制等相关规定。

关键词:工法 选题 编制要点

AbstractConstruction method is an advanced construction method composed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thod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expounds the related provisions of the topic selection and content compil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ethod, topic selection, key points

前言

工法最早由日本提出。1984年,日本大成公司承建了我国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基于优秀的项目管理能力,在施工中加持其内部独特的“工法”,凭借输水隧洞采用的“圆形断面一次开挖施工工法”、混凝土拌制采用的“分次投料搅拌工法”节约了近两千万元成本,充分体现出工法推进的巨大经济效益和优势。1987年,我国要求施工企业学习“鲁布革经验”,原建设部首次提出实施项目法施工的概念;1989年,原建设部下发了《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的试行管理办法》;1996年建设部印发了《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建[1996]163号)文件;2005年建设部出台《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2014年7月16日重新修订)和《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2007中国建筑业协会下发了《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建协[2007]5号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国家级工法编写内容和申报程序,指导建筑业企业编写国家级工法。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工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对企业技术进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起到有力的推动。

  1. 工法定义及类别

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工法具有专业性强、推广价值高,实践性强、先进和系统性等显著特点。

工法按专业划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工业安装工程三类;按其关键技术水平及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水平可评定为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级工法。此外,大型集团企业还设有集团级工法。

  1. 工法与其它成果的关系

   1)工法与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关系

工法与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截然不同的两类文件。工法源于对施工规律性的认识,是施工技术的通用性的文件,是通过在施工后不断的实践认识总结而成的;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在施工前、针对具体工程编制的施工指导文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所以,不能以工法替代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但可以把工法文件当作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标准技术模块,起到简化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2)工法与技术专利的关系

工法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包含专利的一些属性,但不是专利,对于发明创造开发形成的工法可以申请专利。工法编写时可能会遇到保密的技术内容,可采取申报专利的方式予以保护,编写时可直接写明专利号。

工法转让是有偿与无偿的结合,专利必须有偿转让。

  1. 工法选题范围

(1)在工程实践中,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其技术核心成为具有一定水准的科技成果并带有规律性的技术工艺,能指导类似工程的施工;

(2)对国内已有的工法,在实践过程中又加以创新、提升后形成新的工法;

(3)应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设备,形成了创新工艺。

(4)对专利、发明创造的总结。

  1. 工法的编制要点

1)前言

简述工法形成的形成过程、开发单位、关键技术鉴定或技术可靠性证明情况以及相关获奖和推广应用概况。如涉及专利技术的,应体现专利号。

2)工法特点

说明本工法与传统施工方法的区别,与同类工法相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益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

说明针对不同的设计要求、施工环境、工期、质量、造价等条件,适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

从理论上阐述本工法施工工艺核心部分及管理的基本原理,着重说明关键技术形成的理论基础。凡涉及技术秘密的内容在写时都应加以回避,在编写时可以标记专利号,送审时将核心机密作为附件一同上报。编写时仅需要定性说明(不用定量阐述),对于多原理,要一一说明,有必要的应该画出原理图、列出计算模型或公式、给出技术参数及图表。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应当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与关键技术相应的施工机具和操作方法,同时说明所采用的施工管理方法和措施,显示本工法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1)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并应详细介绍关键技术的操作要点,编制操作要点时应与工艺流程一一对应。仅使用文字不清楚的内容,应附以必要的图表。

(2)工艺流程要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工艺流程最好采用流程图来描述。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所交代。

对工法中的专利技术或决窍技术属保密范畴的,可说明其代号或作简要描述。

6)材料与设备

应说明工法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以及施工机具、仪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最好列表说明。如有新型材料还应注明检验检测方法。自主研制的专用设备或机具,说明设计原理,提供原理图或者示意图。

7)质量控制

明确工法实施时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名称和检验方法,并指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要求,以及达到工程质量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如采用的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明确所依据的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使质量控制有参照依据。

8)安全措施

确定工法实施过程中,根据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的法规,明确安全注意事项、确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

9)环保措施

注明工法实施过程中,应满足的国家、地方、行业的环保要求,以及必要的环保监测、环保措施和在文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应符合当前国家政策,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方向。其中节能涉及的内容包括减少吊次、焊接,节约用电、用油等;节约材料涉及的方面包括结构原材料、措施材料节约等方面的;节地包括场地优化、减少存放等方式;环境保护涵盖大气污染、光污染(焊接)、噪声污染(吊装、校正)、施工垃圾防护等方面。

10)效益分析

说明本工法与同类工程釆用常规施工方法相比较,在质量、工期、成本、节能等方面具有哪些优越性,通过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对比,对本工法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客观评价。

其中经济效益分析通常从分析 人、材、机的消耗的降低来实现。社会效益指安全性提高、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等使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面。11)工程实例

列举使用工法的工程名称、地点、结构形式、开竣工日期、工程量、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并证明该工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通常需要列举三个工程实例(已成为成熟的先进工法,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推广的可适当放宽)。

5.结束语

工法的编制在内容组成和语言结构上都有着严格的规范,施工企业在编写工法时应注重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通常要反复加工,不断修改,使其深度能够满足指导项目施工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续理.石油化工建设[J].如何写好工法,2011(02).

[2]薛自礼.乡镇企业科技[J].施工工法编写技术,2011.

[3]秋枫.建筑[J].浅析工法编制的十大误区,2009(14).

[4]郭广义.中华建设[J].工程施工工法的重要作用探究,2017.

[5]裴勇军,张志强.山西建筑[J].施工工法编写要点,

2007(2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