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思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思索

贺利萍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摘要: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是助推和事项中等发达国家和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工业企业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不仅要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还要兼顾节能减排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立足于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管理方式全面变革的思考,着眼于提高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出建议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重要意义;相关策略

引言:现阶段,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与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联系越加紧密。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21年国家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四五期间是实现碳达峰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间。工业企业作为减碳的主体,需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新发展机遇,以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绿色环保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实施节能减排改造、调整用能结构,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一、国际国内节能减排现状

随着工业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各国在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治理和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战略安全保障方面的压力日益剧增,工业节能减排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手段,工业节能减排带来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革将成为各国博弈的重点。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倒逼各国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步伐。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在气候立法、能源结构、低碳技术、绿色金融等政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欧盟国家在节能减排的意识和技术方面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尤其英国作为低碳发展理论的先行者,在立法、政策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地方政府先行探索,然后上升至国家层面。法国出台政策为产业结构调整、高耗能材料替代、能源循环利用等低碳目标保驾护航,美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趋于保守,但国内在节能减排方面表现较为积极,美国联邦政府带头提高能效,地方政府也积极探索,双管齐下实施减碳。日本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节能减排进程中。各国在低碳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政策各有侧重,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经验。相较于广大发达国家,我国的低碳发展起步较晚,节能减排体系尚不完善,工业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提升空间大。

二、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1.加强节能减排,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工业企业发展中,通过落实循环经济、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等多项措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在生产中的经营成本。同时,在排污时,达到缩减费用的效果,既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1]

在工业企业高质量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节能减排中长期发展规划,总结规划期前节能减排工作的得失,分析规划期内国际国内形式,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及措施,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企业节能减排规划中,一方面,加大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强调对重点生产及辅助设备实施节能环保更新(改造),从而促进工艺技术、生产能力、操作技能的提升,系统性提高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加强节能减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工业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是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既可以推动企业高效、绿色的发展态势,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企业绿色体系建设。

工业企业实施绿色体系建设中,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生产工艺、装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项目,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走上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相关策略

1.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应用。

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提高工业领域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对以煤炭、石油焦、重油、渣油、兰炭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自备燃煤电厂及燃煤锅炉,积极推进清洁低碳能源、工业余热等替代。因地制宜推行热电联产“一区一热源”等园区集中供能模式,替代小散工业燃煤锅炉,减少煤炭用量,实现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源头削减。推进原辅材料无害化替代,围绕企业生产所需原辅材料及最终产品,减少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所列化学物质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促进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毒低害和无毒无害原料,降低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大力推广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油墨、涂料、胶粘剂、清洗剂等使用。

【2】

现阶段,工业企业化石能源利用比重大,加快燃料原材料清洁替代,推广清洁能源应用,从能源使用的源头控制排放,不仅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升,而且污染物排放显著减少,调整能源结构是工业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关键步骤。

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

2.建立节能减排在线监测,优化节能减排考核机制。

工业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对企业能源计量仪表、污染物监测仪表进行摸底,确保仪表具备远程传输功能,搭建节能减排计量数据平台,对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和污染物排放数据联网实施在线采集及实时监控,并对节能减排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完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及机制,建立与工业总产值(或工业增加值)相关联的综合能耗指标和减排指标,梳理近年节能减排数据,参考同行业节能减排数据,科学制定节能减排定额指标,并设立考核值、目标值、参考值,分层级实施扣减和奖励,激发职工节能减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开展。

3.加大节能减排技改投入,搭建综合能源系统。

工业企业应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企业增加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改进的投入,加强节能减排重视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自主研究能力。需要重视对污染源头的防控,从设备、能源、生产工艺、原材料和生产技术等源头入手,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做好节能减排基础工作,提高能源节约生产技术水平,获得节能减排前端治理效果,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提升企业绿色制造水平,推动绿色工厂建设,推进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建设。

企业依托节能减排监测系统,分析企业能源消耗的数量和类别,对电、气、热等多种能源进行协同优化,试点建立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运用综合思维开展能源的规划、建设、供应和运维服务,探索构建多能互补的新型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

4.主动参与国家和行业协会绿色发展相关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制定。

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企业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国家和行业协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中,起到市场主体的作用,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结束语: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需要企业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规划和目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制造能力和环境,实现能源综合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使企业走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黄荣.浅析工业企业节能环保管理工作的改革[J].化工设计通讯,2021,(06):1-3.

[2]《“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