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储备林改培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国家战略储备林改培技术探讨

 屈国艳

湖北省咸丰县林业局高乐山林业管理站      湖北 咸丰 445600

【摘要】国家储备林是指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技术,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为一体,融生态产品、林产品供给于一身,本文针对战略储备林的改培技术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国家;战略储备林;改培技术

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林业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国家储备林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和最佳载体。国家储备林建设有利于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能全面激活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对推进林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国家战略储备林现状与建设目标

1.1国家战略储备林现状与建设目标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木材年均缺口达1亿立方米以上,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进口原木超过全球贸易量的1/3。2012年,我国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十年来,我国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9200多万亩,通过国家储备林累计产出木材约1.5亿立方米,取得了显著成效2

十年间,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就业岗位总数超过360万个,木材产出收入超过了1500亿元,依托国家储备林开展的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收入近100亿元,围绕国家储备林建设形成的加工企业有2700多家,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

“十四五”期间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收储林地400万亩,实施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森林抚育营林任务300万亩。

建设目标是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

1.2我县战略储备林现状与建设目标

我县现有人工商品林面积67.27万亩,其中乔木林面积66.52万亩,竹林面积0.075万亩,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0.45万亩。在2018年以来,我县以各种形式营造油茶林8.9万亩;2022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6.8万亩。“十四五”期间,我县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及小型水利水保措施。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板块总计41.9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14万亩、封山育林15.85万亩、退化林修复25.99万亩。目前,我县具备战略储备林的丰厚基础。

2 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原因

2.1 维护国家木材安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木材及其制品的消费无疑是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只有与木材相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休”养与健康。国家储备林具有能力储备、立木储备、定向储备的特点,它储备的是可预期的树种及其生产能力,是在野外开放的林地上定向培育的工业原料林、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具有改善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的功能。

2.2 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精华,是结构最复杂、群落最稳定、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强的森林生态系统。因此,在水土光热条件较好的南方省区和其他适宜地区,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的国家储备林建设,有效提升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天然林的保得住与可持续,是实现我国木材供给由采伐天然林到采伐人工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全面保护天然林提供可靠的资源支持和保障4

2.3 提升森林质量

我国森林资源家底薄,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森林数量有所提高,但森林质量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林木蓄积量低、中幼林比例大、树种单一,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几乎全面依赖进口。通过建设国家储备林,采取速丰林经营技术、现有林改培技术以及抚育经营技术,着力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重视扩大森林面积,更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培育珍稀树种与大径材,把森林的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共同提高,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同时,也可有效解决我国森林资源安全面临的困境5

2.4 推进乡村振兴

为环保、高效地处理国储林项目中的非目标树种及阔叶树种枝丫,可延伸一条林业废弃物—食用菌—菌渣—有机肥—林下产业绿色循环产业链。带动一方林下经济等“国储林+”产业蓬勃发展,按照原则,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方式,企业以资金、技术入股,合作社统一管理,群众以土地入股或劳务收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项目动能,实现利益共享。建设国家战略林能够提升乡村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提高乡村整体品质和面貌,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全面促进林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6

3 国家战略林改培技术

现有林改培工程,是在原本飞播造林和天然更新的林地中,采用补植补造、修枝、施肥、浇水等综合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林地的潜在生产力,改善国家储备林的树种、龄级和经级结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2

3.1 改培原则

①坚持因林制宜,分类经营。

②以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为重点。

③以中长周期、珍稀树种用材林为主。

④用材功能和生态功能相结合。 

3.2 改培标准

①定性标准:改造培育型(土地质量较好,由于未适地适树、未及时经营或受病虫鼠害及森林火灾影响,造成林木生长停滞,通过采取改培措施,能够达到预期培育目标的林分)和提质培优型(土地质量较好,林木总体生长状况良好,但通过采取综合性技术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和生长条件,林分质量和生长量能进一步提高的林分)。

②定量标准:立地质量指标(立地指数≥14或地位级中等以上)好人生长量指标(确定不同区域不同改培对象的年蓄积生长量标准)3

4 结束语

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对于推动生态空间由浅绿向深绿转变、绿色向美丽转变,加快生态空间绿色革命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吴国欣,何彦然,张伟,张先来.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现状及高质量发展策略[J].广西林业科学,2022,51(03):445-451.

[2]夏治斌,张家振. 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将动力电池原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  确保供应链安全[N]. 中国经营报,2022-03-07(T10).

[3]刘浩. 山西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发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21.

[4]廖高文,张文,龙冰雁.基于木材战略储备的非单一性林区森林资源发展对策——以金洞林场为例[J].现代园艺,2020,43(19):84-86.

[5]彭叶岳,柳丽霞,李成惠,苏善和,叶常欣.遂昌县牛头山林场木材战略储备林建设措施与对策[J].现代农业研究,2019(06):51-52.

[6]赵海. 钼资源国家战略储备规模优化及释放补仓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