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应用与改善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应用与改善措施探讨

王琳

海南诚安广和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现今行业发展存在着一些压力,处于一个需要把握战略机遇的时期。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推行预算定额管理是走向精益化管理的第一步,是企业增强自身优势、降本增效、稳定良好发展的有效保障。企业要想在竞争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首先需要管控好各项经济收支,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执行完善的、标准的规范化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促进管理工作改进、创新和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应用与改善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应用现状改善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为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维持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制定长远的发展策略,界定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集中资源,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企业要从战略角度出发,运用一系列的预算管理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合理安排资金的分配,从而达到最优的投资分配。为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系统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必须从战略上调整思路,逐步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1作用分析

预算定额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管理手段,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这种管理方式可以非常明显的增强企业的成本管控,并有利于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达成。行业的市场在近几年不断发展,品牌种类越来越多,还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产品,致使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激烈。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成本的限制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成本管控应该成为企业的初步目标。而实施预算定额管理可以将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量化处理,把各项资金流动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增强企业对资金的掌控力度。一旦有了一些成本优势,企业很容易在众多竞争激烈且相似类型的同等级产品企业中占得竞争优势,帮助企业日后更平稳地发展。其次,预算定额管理的应用会帮助企业将其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且逐步完成,这也符合企业科学管理的目的和精益生产的追求。围绕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实施预算定额管理,控制各种类型的定额管理,合理分配现有企业资源,让每个步骤的预算工作能与战略目标任务完美配合,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变得更加容易被实现了。另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难免存在风险,预算定额管理方式可以从预算过程控制、收支控制、预算执行等多个方面适当预防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保持企业良好的运营状态、财务水平。

2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基础薄弱

一是部分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结合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主要是部分企业对于预算管理的编制计划、执行等不是较为科学。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目标脱离的情况出现,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动力不足,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偏向于对于财务支出的预算,也未能够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作用,也就难以实现企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二是部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也不是较为完善,主要是内部责任机制和制度等不够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也不是较为健全,且大部分企业缺乏预算管理部门,往往是由财务部门统一的管理,就很难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协调和评价作用等。另外,预算考核和调整也不是较为到位,部分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编制确定后就不再修改,未根据外部政策以及市场等情况进行整改,使得企业预算管理失去一定的刚性,在具体考核时有失公允,其考核结果的真实性有待提升,也难以与实际的内部控制相结合。

2.2信息共享程度有待提高

一是部分企业难以实现信息的全员共享,尤其内部基层人员没法及时了解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造成企业的整体规划和战略发展难以实现有效的统一。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实际上也就是对企业的财务数据、经营活动、战略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控制,但是当前部分企业并未能够实现完全的信息共享,甚至各个部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滞后的现象,使得信息数据难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二是在数据的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财务报表资料数据造假的情况,主要是指下级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考量,一旦进行应用,甚至可能会使得企业经营出现一定的问题,缺乏真实有效的信息,各部门责任相互推脱,进而阻碍后续的内部控制流程,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等难以顺利进行。

3企业预算定额管理应用与改善措施分析

3.1制定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

在建立全面预算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平衡计分卡科学设置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细化和分解业务预算指标,科学设置预算定额,逐步实施标准化成本,实现定额标准设置全覆盖,加强动态跟踪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标准,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领先性,与行业水平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需要与行业标准管理建立良好的联系。

3.2加强预算定额管理的灵活性

通过对预算定额管理的动态管理,可以使预算编制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预算执行中的误差,同时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定额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增强预算管理的灵活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首先,要对预算实施进行短期的分析。行业的预算管理要从短期来分析和总结预算工作,及时掌握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使管理层能够及时地对其进行调整,有效地解决预算管理中出现的偏差。其次,要完善预算指标评价体系。健全的绩效考评体系是确保预算定额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最后,要健全预算定额问责机制,使职工的薪酬与预算指标的完成程度相结合,从而增强职工对实施预算定额的主动性。

3.3设置预算定额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预算定额管理组织机构主要分为三个层级。第一,预算定额管理委员会。作为预算定额管理的顶层机构,预算定额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负责预算定额体系建设的领导工作,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制定定额管理有关的制度和执行方案;对预算定额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调整等有关的申请进行审核批准;负责对预算定额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对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对定额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负责对定额管理工作进绩效考核。第二,各项费用的主控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的职责包括:制定、维护和审核预算定额指标;落实归口业务流程定额指标的执行情况;对定额指标与实际落实情况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将定额指标调整计划上报给定额管理委员会。第三,业务部门和费用发生部门。作为基层机构,其主要的职责包括:负责预算定额指标的制定和维护;向归口部门申请定额指标的调整;对定额指标执行的偏差进行分析;配合归口部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预算定额管理组织机构设立以后,要对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进行科学的划分,定出费用的主要管控部门和归口部门,比如各个部门都会发生人工费用,需要确定人员使用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强调人事部门是人工费用的主要管控部门和归口部门。通过建立具有清晰层级划分的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主要管控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可以依据不同的费用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人员使用、材料采购、物资消耗、资源调配等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为预算定额的落实奠定制度基础。

结束语

当前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预算定额编制人员的整体水平,通过制定和完善预算定额编制、监控、分析和考核制度,加强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构建起科学完善的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为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凤.完善企业预算定额标准管理体系措施[J].财会学习,2020(30):70-71.

[2]黄昕竹.进一步提升企业预算定额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6):26-27.

[3]高艳红.企业预算定额标准的制定与提升[J].管理观察,2019(35):162-163.

[4]李亚男.企业预算定额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商讯,2019(27):104.

[5]诸葛霄璐.定额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8(3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