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护耳,保护听力

/ 2

爱耳护耳,保护听力

童敏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俗话说:“聋人三分痴”。如果我们拥有良好的听力,即便蜜蜂游走花丛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这就是听觉的灵敏度;如果听灵敏度受到损害、并进一步引起听力损失,那么它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只限于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语言接受能力和言语信号辨别能力下降,还有头痛、头昏、失眠、心情抑郁、反应迟钝和容易激动等精神症状;胃肠蠕动和胃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胃炎和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外周血流变化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听力损失引起的交流困难会导致社会情感得不到满足,如自信丧失,人际交往缺失等,造成整体生活质量下降;听力损失还与认知衰退、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加速下降有密切关系,听力损失还能提升视力受损、死亡、失智和住院的风险。这些都将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耳朵、爱护耳朵,保护听力,认识到安全用耳的重要性、掌握保护听力的科学、有效方法,才能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病,使更多的人、更长久的享受到声音的美妙。

首先,我们要对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耳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耳除了有我们熟知的听觉功能外,还有平衡功能。耳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及内耳。外耳负责接受外界的声音,声波经空气振动沿着外耳道传播,引起鼓膜振动,从而引起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的振动,继而带动镫骨底板在前庭窗上的振动,引起内外淋巴的振动。外淋巴振动使蜗管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传到大脑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耳的解剖图(中文)-小

声音传入内耳的气道过程

我们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呢?那么以下这些现象大家可要引起注意了:比如爱打岔可能是没听清楚的表现;侧耳听人说话是为了能够听得更清楚;爱观察口型说明听得不清楚;看电视听音乐时音量调到很大;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千万不要忽视了有时候说话声音大也是听力下降的一种表现。

爱耳护耳,保护听力,避免听力损失,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就个人而言,我们应该力求做到:

1、提高爱耳护耳意识,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做好孕前体检,避免怀孕期间滥用药物,避免孕期感染(如麻疹、弓形虫及风疹等),避免怀孕期间吸烟饮酒,避免妊娠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比如化学农药、重金属、X射线等),避免怀孕期玩猫狗等宠物(猫狗为弓形虫的宿主),避免带病生育;.注意新生儿及幼儿避免其患耳疾(急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等,都能引起传导性耳聋),积极治疗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早产等,按计划接种疫苗避免传染病(如百日咳、脑膜炎、腮腺炎、麻疹等)。

2、保持健康规律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重视营养平衡,调整饮食结构,注意三低一高饮食(低脂、低盐、低糖、高纤维素食品);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睡眠。

3、减少接触:使用耳机连续3小时可造成大于10dB的暂时性听力阈移;所以,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隔离噪音损害的重要措施。对于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 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4、个体防护:对于经常暴露在噪声中的劳动者(如从事纺织、印刷、制钉、机械加工、木器制造、型煤加工、面粉厂、轧钢、锻造、采矿、汽车及拖拉机制造、钢丝绳制造等工作),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声音娱乐喜好者也尽量在参加音乐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佩戴耳塞。

5、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于保护听力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正确地用耳包括:(1)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听损;(2)不经常挖耳:外耳道皮肤比较脆弱,与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上呼吸道的感染也可引起中耳炎的发生,引起听力下降。(3)保持耳道干燥,洗头沐浴及游泳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可用棉花球塞耳或浴帽,防止污水流入耳道。(4)正确擤鼻;(5)耳部疾病及时治疗;(6)时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高危人群(家族性耳聋病史者;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应定期作听力检查。

就社会而言,我们希望能够做到: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交通噪声污染(引擎声、汽笛声、刹车声等)已成为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设置了禁止车辆鸣号警示牌,加大了管理力度;降低施工噪声:搅拌机、 打桩机、切割机等的声音;减少社会生活噪声:娱乐场所的音乐声,商店、集贸市场吆喝叫卖声,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高速路设置公路隔声屏障、多种树木设置防噪林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安装双层隔音窗。

另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

1、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张开嘴等;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

2、不在睡觉的时候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

3、避免外力掌击耳部、打击头部:击打头部可并发听力损害,而掌击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击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

4、避免意外伤害,尤其是头部:骑电动车及摩托车应正确佩戴头盔,保护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