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孙锦娟

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  210006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常规门诊护理管理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164例,最为对照组;并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17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门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和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交流沟通、应急能力、服务态度、责任心等门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门诊就诊期间的预检分诊及指引错误、就诊流程不畅、治疗操作及用药错误、护理服务态度较差等发生率(1.76%),显著低于对照组(15.85%),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开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显著降低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门诊;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门诊是医院人流量最大,患者最为密集的一个部门,这也导致其成为了一个护理风险较高的部门[1]。门诊就诊患者的病情复杂,存在着诸多不可预知的突发情况,一旦护理不当,则会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甚至是医疗事故的发生,危害较大[2]。因此,加强门诊护理风险管理,积极地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对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常规门诊护理管理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164例,最为对照组;并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17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170例患者,男87例,女83例,年龄28-65岁(47.37±4.62)岁。对照组164例患者,男85例,女79例,年龄25-67岁(48.11±4.6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①完善门诊护理管理制度:积极地对当前的门诊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构建起以风险管理小组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度。首先在院内针对门诊护理管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其次总结当前门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同时建立风险上报制度,由一线门诊护理人员随时对护理期间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记录,并上报给护士长,由护士长进行汇总,定期上报护理管理部门,由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分析,并给出应对措施[3]。最后要定期对全体门诊护理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其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操作水平,使其预防和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②贯彻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加强门诊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灌输,首先通过培训使其掌握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的核心、实施方法及重要性,提升其人性化护理服务实践能力,并使其充分意识到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其次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实践能力,使其在日常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时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及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主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及时掌握患者的意愿,重视患者的护理反馈意见,积极地改善自身的护理工作,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认可度,与患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4]。③优化门诊环境及护理服务:首先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门诊就诊环境,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其次在醒目的位置上放置警示牌、温馨提示语、就诊流程,并安排专门的咨询人员,为患者提供积极主动的引导服务。以此来提升患者的就诊效率,避免患者没有正确找到就诊科室,拖延时间,导致病情加重。最后要着重关注病情较重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护理人员要全程跟踪,随时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必要时帮助患者转急诊就诊。④加强应急情况演练:定期组织门诊护理人员针对门诊常见紧急情况进行应急演练,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门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交流沟通、应急能力、服务态度、责任心等门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1两组患者的门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护理操作

交流沟通

应急能力

服务态度

责任心

对照组(n=164)

85.22±5.24

82.14±6.02

85.37±5.81

88.24±6.03

82.03±5.74

观察组(n=170)

92.04±5.13

94.23±6.31

93.11±4.86

95.87±5.24

92.13±6.62

t值

12.963

16.082

14.243

13.326

16.04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门诊护理不良事件比较

观察组患者门诊就诊期间的预检分诊及指引错误、就诊流程不畅、治疗操作及用药错误、护理服务态度较差等发生率(1.76%),显著低于对照组(15.85%),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

2两组患者的门诊护理不良事件比较 (%

组别

预检分诊及指引错误

就诊流程不畅

治疗操作及用药错误

护理服务态度较差

总发生率

对照组(n=164)

8

9

2

7

26(15.85)

观察组(n=170)

1

1

0

1

3(1.76)

X2

11.428

P值

<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能够针对门诊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控制,以此来达到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5]。同时将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融入到门诊护理工作当中,以患者为中心,改革门诊护理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提升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从而显著提升了门诊护理服务质量[6]

    综上所述,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开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显著降低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丽伟,程诗音,李晓杰.风险管理结合流程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165-167+171.

[2]郭海燕.PDCA循环管理对儿科门诊护理风险的干预效果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3):253-254.

[3]唐晓华.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502-3503.

[4]宋生琴,张文凤,李刚刚.风险因素管理在感染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65-167+171.

[5]姜荣.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3):285+298.

[6]喻秋平,黄美玲.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736-1737.